合唱从兴趣开始论文_胡雪清

合唱从兴趣开始论文_胡雪清

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 胡雪清

【内容摘要】:

合唱的进一步推广、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认识从兴趣开始,是老师们要思考的问题,促进孩子的兴趣方式很多,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兴趣培养,一定是最舒服的教学状态,把学生的被动变为主动,那么在合唱艺术的提高中自然一切要求都会变成美好,比如美好的声音,使孩子们听到自己声音的动听,使其更加热爱合唱艺术,这样的教育教学一定会走的更远更高。

【关键词】:兴趣 审美性 合唱 最终高度

听过深圳中学的合唱,听过杨鸿年老师的合唱,听过孟大鹏老师的合唱。都能让人有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耳目一新。而我个人是从爱好音乐开始爱上合唱的,常常从小县城坐车追赶着专业合唱队的演出,每听一次,都是满满的收获,每每听回来总在反思如何促进农村孩子的合唱,促进合唱艺术的发展。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合唱要从兴趣开始。歌唱对于人类是一种本能,一种最初的自在的歌唱,是一种从行为到心灵的和谐。虽然,合唱要求和谐,也追求技术行表现。但是,合唱首先要好听、有趣,也就是说让孩子们被音乐吸引和投入,可以尝试在音乐的多元化和趣味性上进行兴趣培养。

趣味性是审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抽象的音乐美,许多美好的游戏甚至都可以成为我们合唱艺术创造的源泉。例如我参加的陕西省合唱培训中,孟大鹏老师讲授的发声体操;八秒合唱团的阎宝林老师的节奏兴趣培养训练;都是既有趣味又有专业性的训练。节奏和身体的律动对音乐的感受最为敏感。合唱,在我们的音乐文化生态中越来越普及,但仍有很多人和合唱和歌咏比赛视为一个层面,于是我们总能看到不少合唱表演机械的加入一些表演形式就算合唱,那只能叫几十人整齐的歌唱比赛。那么在加入节奏或者身体律动的合唱,一定要和音乐、歌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合唱的创新表现形式在音乐中与舞台声音融为一体。

例如在排练《欢乐的那达慕》时,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掌握其中的规律,提高延长效果,首先应该查找这首歌曲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风格、诞生年代等内容。该合唱蒙古的那达慕盛会,音乐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富有动感和韵律,分为童声版和混声版,童声版清新活泼,混声版充满力量的奔腾。了解完所有的背景后,首先教会学生掌控节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合唱教学时,想要加深学生对多声部的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再用模拟声部的方法进行"合奏",就是让不同的学生用拍手等不同的发声方式来模拟各个不同的声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声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节奏的掌握。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也可以直接进行合唱训练,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声部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协调能力,为以后的合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要用歌曲做伴奏,这种"实战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多声部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节奏的把控。这样我们在演唱中当就能自如的进行节奏律动设计,将音乐和元素融为一体,又能使元素为音乐合唱服务。

当 然,合唱形式不管如何出新,审美性仍然是合唱的第一原则,趣味性是对合唱增色或者说充实,追求趣味性的同时,应当把握,以声音为审美基础进行创造,万不可喧宾夺主。集体在教育教学中,就要从欣赏,感受,模仿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把孩子们带进合唱的艺术欣赏中。

二、以兴趣进入合唱还远远不够,作为老师在第二时间给学生灌输声音的理念,美好的声音如何来,好听的合唱如何产生。

带领学生理解对合唱的认识,选择科学的唱法让声音更美好。合唱唱法就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消除个性的演唱方法。

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们强调、灌输合唱队员与合唱队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听别人的声音,调整自己的声音,而不是每个人都扯着嗓子去唱。指挥大师马革顺教授就曾指出:“当你想开怀畅唱之时,即是你犯错误之时”实践证明,那些在合唱中总想表现自己的有独唱风范的个人总是影响着合唱队声音的和谐,是合唱队员的破坏分子。

同样是蒙古歌曲,《梦中的额吉》这首歌曲,却以轻柔的声音,诉说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歌曲以马头琴作为伴奏开头,将人们带到蒙古草原静静的夜里。而歌曲对声音的要求则圆润,连贯,柔韧性要好,声音的控制去推动歌曲的内涵情感。童声是最美好的声音,他们的声音极具纯洁,柔和却又有穿透力,是明显的头腔共鸣,没有成人声音的颤抖和喉音。作为排练者作为指挥给队员传递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指挥应该有很好辨别、判断、决定合唱队的声音是否是歌曲所需要的声音,或者说是不是最美好的声音。我在实践中排练的很多歌曲,如:孩子们唱《飞来的花瓣》和《嘀哩嘀哩》这两首歌曲时,声音应该有所不同,一首抒情就需要柔和暗淡的的半假声来演唱,一首欢快应明亮活泼些则要自然轻盈的演唱。根据歌曲内容、情绪,去表现歌曲,往往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能让孩子们接受。

合唱与独唱最大的不同在于,合唱中美妙而和谐的声音是由众多参与者共同营造的,这使得合唱艺术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演唱者营造的天籁般的音响效果不仅感动者每一位听众,更使得演唱者在制造感动同时,自己也被深深感动。合唱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作品的内涵,唱法只是表达的工具,合唱的水平最终要体现在声音的和谐度、表现力和感染力上。农村孩子的合唱要更快的发展,就需要老师们用心教学,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强化专业。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孩子们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合唱水平,使合唱艺术教育渗透于每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论文作者:胡雪清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合唱从兴趣开始论文_胡雪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