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地蓝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论文_王珈

王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儿科 100043

【摘 要】目的探讨蒲地蓝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186 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3 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蒲地蓝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开始进食及咽痛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各症状的恢复时间,促进了患儿疾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蒲地蓝;伐昔洛韦;手足口病;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147-01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发病对象为5 岁以下的小儿,主要临床症状为手部、足部及口腔部位出现疱疹,部分患儿可出现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该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造成,其中以A16 及EV71 型病毒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对该病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1]。为分析蒲地蓝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我院对2010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186 例手足口病患儿分别给予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186 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儿手足部末端可见明显疱疹,口腔出现溃疡及疱疹,部分患儿肛门周围也有疱疹出现。采用简单数字法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3 例。对照组男52 例,女41 例;年龄为3 个月-8 岁,平均为(3.6±1.1)岁。观察组男54 例,女39 例;年龄为4个月-7 岁,平均为(3.4±1.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50mg 每片)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5mg/(kg.d),每天2 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蒲地蓝口服液(济川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5-10ml/次,每天3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开始进食及咽痛消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将患儿治疗效果分为对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治疗3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未出现新皮疹,进食增加。有效:治疗5 天体温恢复正常,无新皮疹出现,进食量增加。无效:治疗5天体温仍未恢复正常,皮疹继续增多,口腔黏膜充血严重,进食少,合并感染。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 对全文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进行校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民族间比较采用t 进行校验;P<0.05 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55%,显效48 例,有效39 例,无效6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显效29 例,有效37 例,无效27 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16.2460,P=0.0001)。

2.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比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开始进食及咽痛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表1.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比(x±s)d

3.讨论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是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3]。

诱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约20 多种,通常情况下该病可自愈,临床上给予治疗的额目的在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脑膜炎等,对患儿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4]。目前,学界对肠道病毒诱发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多认为病毒从呼吸道至消化道,对局部黏膜组织进行侵入,并在该部位增殖。

其中一部分病毒随粪便及分泌物排出体外,一部分可通过原发病灶向淋巴扩散,或经血液扩散至其他系统,产生多种临床症状[5]。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合并神经源性水肿的病例时有发生,导致家长产生恐慌。临床上绝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均为轻度症状,未合并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在治疗得当的情况下,均可痊愈。

本组研究中,对蒲地蓝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伐昔洛韦为阿昔洛韦缬氨酸脂,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服用后可在体内转化为阿昔洛韦,但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为口服阿昔洛韦的4 倍左右,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物的利用度,有利于药物临床效果的提高。蒲地蓝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为板蓝根、苦地丁、黄岑及蒲公英。板蓝根具有凉血化癍、清热解毒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谷甾醇及靛苷,对病毒及细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苦地丁的主要成分为苦地丁素,具有消炎、镇痛的功效。蒲公英被学姐成为植物抗生素,其主要成分为豆甾醇、蒲公英甾醇,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抗病毒的功效。

黄岑的主要成分为黄岑甙及黄岑甙元,具有凉血燥湿、解毒泻火、抗菌消炎等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蒲地蓝口服液与伐昔洛韦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病毒的功效,同时具有抗感染的作用。本组研究中,采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伐昔洛韦治疗的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开始进食及咽痛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证实了蒲地蓝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蒲地蓝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开始进食及咽痛消退时间,促进了患儿疾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李冬梅.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04(01):107.[2]朱晶波.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5):119-120.[3]刘海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软膏西瓜霜喷剂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06):210-210.[4]杨永莲,宋蕾.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19):155-156.[5]饶兵.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19(22):4949-4950.

论文作者:王珈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蒲地蓝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论文_王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