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于冰涛,刘文娟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于冰涛,刘文娟

(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中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文章对目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而更好的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的配网工程中。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

一、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政府投入力度不大

该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电力系统智能供电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说,我国的电力系统对输电网的投资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有大部分用于电力系统建设的资金都投入到了输电网络的建设中去,因此,对于配网,我国投入的力度并不大,资金有限,所以,有很多理论上可行的方法由于资金的限制得不到较好的实施。

2、应用设备的不足

当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如果出现配网故障,基于自动化技术下管理系统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并根据该故障来进行控制,来达到有故障处理的模式,而这个模式则是有信道故障。在这种情况下,该技术能够对突发故障进行处理,但是,它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该系统的运行常处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因此,这样会使故障的处理达不到绝对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条件,并且对于故障的原因,也不能够很快的找出,从而使配网出现较大的问题,继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使供电受到阻碍。

针对有信道故障模式的问题,我国又采用了无信道故障模式来进行研究。该模式主要是对线路是否处理正常工作状态进行判断,这就解决了有信道故障模式对故障进行判别的问题。它能够在突发问题发生后,迅速的对该问题进行定位,并加以隔离,从而将该故障排除,保证配网系统的可靠运行。定位软件主要以两种分断开头及重合器组成。但是,不久之后,该模式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在无信道故障模式下,脉冲计数分断形状并不能对出现故障的线路进行断开处理,因此,它只能使用重合器开头实现配网。

3、运行过程的不足

配网自动化在大多数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并不成熟,正处于逐步适应的阶段,而且该技术对系统、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许多地方的工作电力设备还没有跟上其脚步。该技术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且基于该技术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还有待加强。一旦线路发生故障,其线路的损失是比较大的,而且容易造成电力系统功率的不稳定,降低电压的合格率。其对故障处理的反应还达不到人们更多的需求,其发展空间还比较大。当故障发生后,该技术对故障的隔离效果还不够明显,容易造成电力系统的暂时瘫痪。因此,基于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还需要更多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持,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将自动化技术的智能特点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其发展历程还有较长的路。

4、技术人员缺乏

我国于电力系统配网建设中使用的技术人员不多,该方面的人才目前是十分缺乏的,这也是因为我国政府对配网资金投入力度较小所致。相关电力企业对该领域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也没有提上日程,因此,在技术人员方面使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得不到进步的问题亟需解决。

二、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般来说,对于配网自动化技术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必须要对该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加以研究,使其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也就要求配电网得到更好的改造,这样才能使电力系统得到提升,使配网自动化技术较好的适应电力系统,从而减少系统自动处理线路故障的时间。

1、加快改造电力系统配网

只有对电力系统的配网加快改造的进程,才能够保障该系统自动化迅速发展。这也是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及人们对电力的需求的。

在建设电力系统配网时,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范围进行确定,并且针对不同的区域设计不同的电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设计的电网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使供电过程更加稳定。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的实现对整个电网的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提供给了电网高质量及高速供电的条件。因此,加快改造电力系统配网工作是当务之急。

2、建立有效硬件支持及管理支持

在原有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加以硬件支持,能够使该系统更加稳定。因此,尽快建立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事情之后。该系统能够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一定的屏蔽。这就需要更先进的硬件支持系统及修复系统来完成这一步骤。这两个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双面控制,一方面从根本上避免故障的发生,一方面从结果上对故障进行处理、修复,以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在这两种系统的支持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得到发展,其智能管理的性能也能得到提高。硬件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一些数据进行收集,并对其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找出其规律并总结出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设计过程对系统进行完善,以避免故障的产生。不仅如此,该系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还能够判断线路产生故障的可能。

管理修复系统的支持使电力系统在整个运营过程中都得到监控,以保证产生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使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3、完善自我诊断性能

电力系统必须有良好的自我诊断的能力,这是因为其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要求所决定的。只有拥有较好的自我诊断的能力,电力系统才能够在运行过程中针对突发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并迅速定位故障结构,使其可靠性得到保障。在供电过程中,电力系统需要结合各方面的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来完善其自身的供电能力,使供电稳定进行,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使电网的运行更加智能、方便,避免由配网工作出故障而带来的供电问题,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需求。

三、结语

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实现需要以众多的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为基础,相关的硬件支持为辅,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实现成果。因此,要做到这些,还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也需要从技术的角度加以更深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辛旭武.深圳配网自动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 杜浩东.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 阎阳.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1

[4] 宋永禄,胡一辉.配网自动化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111+116

[5] 莫海峰.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风险及控制[J].云南电力技术.2010(06):23-26

[6] 张宇.城区公司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应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28-31+36

论文作者:于冰涛,刘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于冰涛,刘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