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机场临空产业园发展规划对策与研究论文

无锡机场临空产业园发展规划对策与研究论文

无锡机场临空产业园发展规划对策与研究

周 超

(无锡高新区陆路口岸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8)

摘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机场临空区域建设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对比,在对无锡机场面临的优劣势进行详细分析以及对地区经济产业特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对无锡机场及临空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功能规划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借鉴;战略定位

长期以来,机场空港的建设及临空区域的经济开发一直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民航总局将机场下放给地方管理,机场的建设和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国内机场建设及临空港区域的经济开发已经掀起一股热潮。国内已经建设和正在进行园区开发且较具规模的空港在北方有首都机场、天津机场、大连机场,中部有武汉机场、成都双流机场、南方有深圳机场、广州新白云机场,长三角区域有上海机场、南京机场等。国内机场建设和空港产业园区开发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由于机场建设和临空区域开发建设之间是紧密相关,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无锡临空产业园的发展规划要结合无锡机场的发展战略定位来思考。

一、无锡机场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国内外的机场发展的历史表明,机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正确与否将决定和影响空港的发展前景及邻空港地区经济的兴衰成败,临空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必须与机场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和配套。所有的临空区域建设和经济开发都必须围绕机场的发展特色来展开。

1.无锡机场的发展战略

在面临国内外机场激烈竞争的局面下,如何选择既符合自身条件又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和定位?是选择定位于国内枢纽机场、干线机场还是支线机场,经营上是选择客、货运并重发展还是侧重于货运业务?如果选择重点发展货运,在机场物流功能规划上如何掌握好国内货运和国际货运设施的合理比例?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无锡机场的优劣势和一些禀赋资源情况。

无锡机场与周边发展成熟的如上海机场、南京机场、萧山机场相比,机场建设的时机较晚,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还处于逐步完善中,因此不具有先发的优势。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有利之处也在于机场的发展定位和功能规划建设可以另起炉灶,不必重新进行大的调整,可以汲取国内外机场发展的经验,从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另外,苏南地区发达的经济实力也为机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腹地支撑。

纵观国内外机场的发展定位,国外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孟菲斯机场得益于机场正确的战略定位:通过选择与联邦快递等大型航空货运公司进行合作,重点发展航空货运业务,从而使孟菲斯机场由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只有一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70万人次,货运几万吨的小机场,一跃发展成为如今拥有5条跑道,年货运吞吐量超过300万吨的世界排名前几位的大型国际货运机场,也成为联邦快递的总部和全球货运处理中心。国内的天津机场也选择了和首都机场错位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航空货运,注重加强货运设施的建设和空港物流产业的开发,目前已经建有国内最先进的航空快件处理中心。上海机场的发展目标是定位于亚洲的国际枢纽性机场,其国际客运和国际货运都很发达,航线网络覆盖广,航班密度大,基础设施好,无锡机场无法与之匹敌。但南京机场在客运和货运的发展定位上似乎并不清晰,常州机场和杭州机场也面临同样的定位模糊的问题,为此,无锡机场完全可以在战略定位上与上述机场进行区分和错位竞争。

结合现实条件,无锡机场长远的选择可以定位为发展成国内的4E级干线机场和苏南地区的国际货运枢纽机场。在发展初期,可以先发展国内和国际客运业务以积累人气,同时,逐步开展 “客机腹仓载货”等普通的货邮业务,直到最终发展成主要从事航空货运特别是国际航空货运业务为主的干线机场。这就与上海机场形成补充和错位发展的关系,也和长三角其他机场进行了区分。在航线的开发和布局上,要加强与上海机场联盟和协作,争取发展为仅次于上海机场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国际货运枢纽机场。还要加强与深圳机场、天津机场及香港机场的协作和分工,整合机场资源,形成航线覆盖面较广的机场网络联盟。

2.无锡机场的规划重点

定位于苏南地区国际货运枢纽的无锡机场在机场货运设施及物流功能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首先,在机场空港区内可以规划建设专用的货机停机位、货物处理区和功能强大的货运中心;其次,根据航空快件的业务量可以建设专用的航空快件监管处理中心,快件中心的建设要注意结合海关的监管系统来规划;再次,要结合苏南和长三角区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特点,积极探索空港特色的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但要与空港产业园区之间进行分工和错位,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可以采取机场侧重建货运站和海关监管设施,空港产业园侧重建设保税物流园区或公共的保税仓储设施。

1)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的洱海流域森林植被碳储量4047584 t,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储碳量为主。其碳储量价值3.314亿元,年碳储量价值1195.29万元。洱海流域散生木单株平均碳储量14.67 kg,四旁树单株平均碳储量9.14 kg。

二、空港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战略与功能规划布局

1.临空经济与空港产业园的发展

“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主要指依托机场,特别是国际性、枢纽性大机场对人流和物流的集散优势,促使周边地区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才不断集聚,形成一个多功能区域,从而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这一临空多功能区域按与机场的距离不等又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域:空港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区和外围辐射区。空港区指机场所在地区,通常在机场周边1公里范围内,包括机场设施和航空运输相关配套产业;紧邻空港区,主要指机场商业活动区和部分新兴产业,通常在机场周边1~5公里范围内;空港相邻区或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区,通常在机场周边5~10公里范围内或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分钟车程内,主要发展航空运输的附属产业和吸引产业;最后是空港辐射区,主要指机场周边10~15公里内的区域范围。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因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量上差异。资本家用工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劳动产品作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把维持劳动力一天的精力和体力消耗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看作劳动力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量上的差异无论对资本家还是对工人来说,都并不意味着不公平。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让这种量上的差异彰显为一种社会上的劳动不平等,在这种不平等的劳动关系之中,工人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的强制的、受剥削的、不够自由的劳动中。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领域不够自由和公正的劳动事实,被商品流通领域自由平等交换的表象所掩盖。

上海、北京空港产业的发展经验给无锡临空产业园的开发提供了几点启示:

纵观国内几大机场临空港区域的建设开发模式,基本上是各具特色。如首都顺义空港工业区规划较早,由于当时首都机场物流功能还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因此采取的是通常的经济开发区模式,但偏重引进与航空运输紧密配套的产业、相关附属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随后才陆续规划建设了空港物流园和机场出口加工区,从统一规划的角度看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的开发比较分散,有各自为政之嫌;上海临空港区域的开发应该说比较完善和全面,比较重视空港物流功能的规划建设,同时临空经济产业发展很有特色,如江镇充分利用航空运输优势,着重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长宁区着力构建国际产业转移对接平台、长三角洲商务平台和未来新兴产业的培育平台,南汇区则利用浦东机场航空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酒店商务服务业、会展业、航空食品加工、机密机械制造和IT产业。

对照上述标准和定义,无锡临空产业园属于典型的“临空经济”范畴。因此,无锡临空产业园适宜规划范围覆盖部分空港区和相邻区,覆盖全部的紧邻空港区,范围不宜扩展太大,以避免和机场当地行政区域的整体规划布局相冲突。

借鉴国内外机场临空产业的发展经验,结合无锡机场的发展实际,无锡机场临空产业园近期的发展重点应该是物流和货代行业以及与航空运输相配套的产业如航空食品、飞机维修、航材航油以及为空港运营所配套的商业和服务产业。因为发展初期,无锡机场应该优先完善各项航空运输的基础功能设施和相关空港配套服务设施,其中也应该包括物流功能设施,苏南地区巨大的物流需求也可以为物流功能设施初期的运营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机场航空运输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可以逐步发展对航空运输较依赖的附属产业和吸引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精密仪器、生物医药、IT及电子产业,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特点,发展现代农业如绿色食品、花卉种植及观光农业,发展为空港配套的航空现代服务业也极有前途。最终形成现代物流业、航空服务业、航空配套产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并举,产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无锡空港产业发展格局。

临空产业园的规划总体原则应该是结合苏南地区经济特点,严格遵循与无锡机场规划相适应的指导思想,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由近到远、全面带动”的思路,最终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水准一流的国际化现代空港工业园区。

图3为动态实验的装置示意图,主要由高速摄影系统、放大器-应变仪系统和Taylor-Hopkinson杆装置组成。采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冲击动力学实验室的37mm的Hopkinson压杆装置开展动态冲击实验。动态实验试件也是从上述三块不同相对密度的闭孔泡沫铝中经由线切割系统加工出来的,试件的直径d为36.5mm,长度L0为100mm,相对密度为0.127±0.006、 0.171±0.002、 0.207±0.003的闭孔泡沫铝试样,通过控制氮气罐的气压值,分别做了6次、5次和5次不同初始冲击速度的动态实验,实验所涉及的全部试件的参数见表1。

一是要紧密依托并充分发挥空港的航空运输优势和经济辐射作用来规划和发展我们的临空产业;二是要紧密结合自身地区的经济特点和比较优势,扬长避短;三是要加强科学规划和布局,利用无锡空港开发体制比较完善的优势,强调空港建设和临空区域经济开发统一规划,功能布局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政。

2.临空产业园的规划和功能布局构想

尽管快递柜公司早有准备,但再创新高的快件量,让本就紧俏的格口爆满,许多快递员纷纷吐槽,几乎“抢不着”快递柜格口。

根据泥鳅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性,将潜伏泥中、具商品性的泥鳅进行捕捞。春季时,将进出水口装上竹篓,泥鳅随水流进入其中进行捕捞。秋季时,先排干田水,重晒至田面硬皮,然后灌一层薄水,待泥鳅从泥中大量出来后进行网捕。冬季时,在泥层较深处,事先堆放数堆猪牛粪作堆肥,引诱泥鳅集中到粪堆内,然后分次捕捞。

(1)空港物流产业区:①自由贸易区性质的保税经济功能区:依据实际情况建设不同层次的保税物流体系,可以是保税物流园、公共保税物流中心及公共保税仓库、海关监管仓储设施等,主要进行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的运作。②普通仓储物流区:主要处理非保税货物的仓储、分拨、整理、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包括大规模的仓储设施和配送中心。为苏南地区的企业提供非保税原材料和成品的仓储和配送服务。③航空快件处理中心:主要承担国际和国内航空快件的分拨、报关等作用。④管理和服务功能区:主要为进驻的单位提供办公与商务服务功能。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海关、商检等管理机构的联合办公机构,各种配套服务功能(餐饮、娱乐、就医等)设施,以及商务中心(金融、保险、外汇、代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办公大楼。

需要注意的是,空港物流产业区各功能分区的建设规模和用地面积的确定宜采用“由粗到细”的原则,也即“总体可控,微观可调”。在规划初期,要尽量进行精确、科学的预测和推算,如可以先预测无锡机场未来一段时期(5年~10年)总的货邮量,然后根据每平米建筑面积所能处理的货邮量范围及建筑容积率两个指标来确定各功能区整体的建设规模和用地面积。在后续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经济和产业实际的发展进行适度的调整,从而兼顾规划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根据临空产业园的发展战略,产业园具体功能分区可以按产业特征划分为:空港物流产业区、航空配套产业区、新兴工业集中区、现代商务服务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五大功能区,各功能分区又可以再进一步详细的规划本分区的功能设施。

(2)航空配套产业区:主要集中与航空运输相配套的产业,如航空食品、飞机维修、航空公司、航油航材等。

(3)新兴工业集中区:主要引进对航空运输比较依赖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如电子、IT、精密机械、生物医药、通信、精细化工等产业。

(4)现代商务服务区:主要是为空港配套的高端商务服务业,包括商贸、餐饮、金融、酒店商务、地产、会展、大型超市、医疗保健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截至2017年末,北京地区印刷业的资产总值达到464.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300.7亿元,分别是四十年前的141倍和87倍。

(5)现代农业示范区:结合机场所在地现有的农业经济特点,重点引导发展现代绿色食品制造、花卉种植、观光农业等现代高新农业。

参考文献:

司芙瑜.无锡机场临空产业园发展规划对策与研究[D].河南财经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19-0119-02

作者简介:

周超,供职于无锡高新区陆路口岸服务中心。

标签:;  ;  ;  

无锡机场临空产业园发展规划对策与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