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研究经费的七种类型

英国大学研究经费的七种类型

一、英国大学研究资金的七种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宁云才,程楷文,侯家萍,张赛楠[1](2021)在《文具中化学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从中国文具产业出发,着眼于文具产业大省—浙江省,分析文具产业发展状况和危害化学物质,从市场监管、消费者和企业角度探寻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其中包括完善文具相关限量标准、推广文具安全知识、企业增加检测投资、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邓玉金[2](2021)在《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是国家社会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象征,而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存在诸多问题,立法的滞后、救济途径单一、缺少残疾人特殊体育权利保护立法等。鉴于此,深入国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剖析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与国外的现实差距,为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提供经验与借鉴,从而寻求适合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现实路径与治理路径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以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比较分析,剖析其异同。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介绍性章节,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体育领域残疾人权利保护的研究状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为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相关概述,对残疾人的一般体育权利和特殊体育权利进行了归纳汇总,并介绍了残疾人体育权利法律渊源,对残疾人体育权利的来源进行了确切的说明;第三章为我国与国外残疾人体育权利的演进过程以及保障各国残疾人体育权利法律法规的具体分析以及国际统领性文件;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对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国家(美国、日本、英国)与我国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分别从立法内容、立法形式、维权范围、救济形式四个方面剖析相同与异同点,根据国外的先进理念得出对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启示;第五章为加强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提出相应的对策,从立法、救济、社会及政府职能多个角度加强维护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第六章为中外对比得出一些重大结论,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以及残疾人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中外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始终坚持从中国的民族特点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现实的发展模式;从立法内容上看,我国与日本、英国、美国立法内容大体相近,不同的是我国与日本都具有资金支持和体育文化权利的特色立法内容保障;我国在残疾人体育权利立法内容上也有一系列优越于其它国家,例如,我国在1995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覆盖我国各个残疾人群的体育权利;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情的分析,每个国家都具有各具特色的残疾人相关立法,以不同的形式保障残疾人体育权利;英国甚至将对残疾人的歧视认定为是违法行为,对比之下,我国在立法上对消除人们对残疾人的歧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残疾救济途径,我国一般倾向于行政救济,而国外倾向于司法救济,救济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残疾人维权的难易程度。并提出如下建议:健全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体系,建立相应的体育法以及配套立法;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残疾人体育,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政府)—社区(企业和机构)—残疾人机构,以管理健身和运动团体;深化残疾人体育的救济途径,加强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途径,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保障残疾人体育权利;加强社会团体以及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帮助与支持,开发适宜残疾人体育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

边泓溱[3](2021)在《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是政府用于指导三维空间建设、完善公共参与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存量规划时期的不断深入,我国导则更应当增强自身的管控能力,以此应对复杂的存量发展态势。然而,在以往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中,依旧避免不了导则职能定位混乱、对象界定模糊等问题的发生,从而削弱了理论研究成果在存量规划时期的指导能力。为了避免本次理论研究工作重蹈上述覆辙,保障理论成果能够契合存量规划时期的发展需求。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回顾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以往学者的理论研究观点和实践成果特征之间的问题,以及问题成因与增存量发展时期之间的关联,从而明确本次理论研究工作的关注重点及研究思路;第二,依照发展历程回顾工作的启示,本文不仅分析了存量规划时期下的经济发展规律及土地产权特征变化趋势对导则编制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还根据存量时期以来的12部公开导则成果进行梳理,进一步对我国导则管控体系的应对能力进行研判,并提炼了当前实践工作中所存在的三大问题;第三,本文简要阐述了存量时期导则改革工作背后的内涵,分析了在相同背景下,美国《精明准则》管控体系的具体应对思路及启示;第四,在存量规划的背景下,借鉴《精明准则》的管控特征启示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围绕“管控目标、文本结构、管控模式、指标构成、赋值形式”五个方面,为我国存量时期的导则重新构建了一套详细的管控体系,以期提升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在存量时期中的地位,同时保障本次理论研究工作所提出的方法与存量规划时期的变化趋势相契合。研究发现,受到经济与产权两大因素的影响,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管控体系应将公共品质的提升及协同机制的完善作为关注重点,以更为柔性的横断面分区管控模式,增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将行人活动体验及场所氛围感知作为公共指标的赋值依据,以此增强公共要素指标的管控能力。最后,导则还应当完善“机构组成”、“审核流程”及“许可要求”有关的指标规定,进而提升导则在存量规划时期中的调控及应变能力。

何静雯[4](2021)在《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提出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的一道绿色屏障,起着保护城市生态、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作用,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增长,郊野公园游憩功能不断凸显,郊野公园游憩空间逐步成为城市居民户外游憩和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但在开发建设中,存在资源保护力度不足、居民需求与郊野游憩适应性差、景观单一、同质化、制度性管理缺失等问题,制约着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关注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情况,以适应城市游憩空间品质化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城市游憩空间、游憩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运用实地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对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进行探究。在剖析郊野公园游憩空间概念、构成、特性和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并以上海7个郊野公园游憩空间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一章:绪论。在分析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对郊野公园、郊野公园游憩空间、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进行概念界定;梳理国内外有关郊野公园、郊野公园评价、游憩空间品质的相关研究;确定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游憩空间理论、城市游憩系统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第三章: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特性形成与质量影响。对郊野公园游憩空间构成要素、类型和特征属性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将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影响因素归纳为生态要素、景观要素、活动要素、服务要素、区位交通和管理模式等,为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模型构建。梳理关于郊野公园、生态游憩空间、城市游憩空间等的质量评价相关研究,结合前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情况,构建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从生态环境、游憩景观、游憩活动、支持条件、市场认可度5个方面选取13项评价指标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其中游憩活动和生态环境权重最高,符合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的内涵特征。再根据相关标准和研究阐述本文的评分标准。第五章: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选择上海建成开放的7个郊野公园游憩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得出质量等级情况。从指标要素来看,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生态类型丰富,美誉度较好,但活动设施和品牌建设较差;从整体质量上看,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得分为3.63分,属于Ⅲ(中等)水平。但7个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浦江、长兴岛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最好,等级为Ⅰ级;青西、嘉北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中等,等级为Ⅲ级;廊下、广富林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一般,等级为Ⅳ级;松南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不佳,等级为Ⅴ级。根据得分情况和实际现状,从生态管理、景观融合、服务质量、管理体制4个层面提出质量提升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归纳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赵东雪[5](2021)在《项目应对气候变化效应评估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带来全球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灾害频繁发生等诸多不利影响。世界各国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并在2020年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新的目标需要低碳技术、资金、政策等的支持,而技术与政策的实施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目前面临资金缺口大、资金投资盲目等问题,缺乏吸引和引导资金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工具,同时无法评估资金投入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减弱了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项目的吸引力。国内局限于以碳排放量这一结果指标作为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低估了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本文基于相关的文献指南,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建立项目应对气候变化效应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可对资金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起到引导作用。首先,论文从温室气体量化的角度,从项目这一落实资金、实现目标的基本单元出发,明确了项目作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次,辨析了与评估体系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绿色金融与气候投融资等重要概念,界定了评估体系研究范围。对比国内外各相关原则标准的侧重点并分析了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评估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评估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基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原则标准,以关联性、路径、效应三个准则开展设计项目应对气候变化体系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效应评估体系各指标权重,关联性、路径、效应三准则的权重分别为:10.01%、38.94%和51.05%;建立了各指标评估标准和体系综合评估模型,最终评估结果以百分制的形式呈现;并利用百分制赋分的方法量化确定评估等级,直观清晰地识别项目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的理想程度,从而构建完整的评估体系。最后,利用317个实际项目验证体系的合理性。利用SPSS软件对评估结果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行业领域、不同类型的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电力和热力生产行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效应较明显,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占有优势。将项目评估后的结果与仅用碳减排量结果指标衡量对比,情况基本一致,但也有不同,主要是因为评估体系考虑了更多应对气候变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关键指标。

张强[6](2021)在《复义的反叛与中国之行:以燕卜荪《南岳之秋》为例》文中提出作为抗战时期引介新批评的代表人物,燕卜荪在西南联大期间的教学及诗歌创作活动对当时中国新诗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写于这一时期的《朦胧的七种类型》阐述了英语诗歌从词语选择、意象呈现到阅读方式等诸多层面的特征。本文认为,燕卜荪于战时中国写作的长诗《南岳之秋》在以上三个方面恰恰背离了他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主张,这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其一,含混的话语表现方式难以进入战时中国的主流话语,因而不能参与到救国救民的统摄性宏大叙事当中;其二,这一时期的燕卜荪着迷于东方宗教的神秘主义特质,寻求中西文化的共通点,试图探寻神祗在东方的多重表现形式;其三,燕卜荪以现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精英与大众、叙事与抒情、诗歌的文学性与社会性等方面,探讨新批评的文本阅读方式对读者群的启示,证明了现代诗歌的阐释方式具有个性化、多样化与明晰化的倾向,而非故弄玄虚的含混化与去大众化。

邓雷[7](2021)在《上海新演艺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表演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化和演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上海涌现出一批多元化的新型演艺空间。它们类型多样且各具特色,为上海剧场业注入了新活力。2017年末,随着《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50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新演艺空间”概念被正式提出,开始受到业界和学界的热切关注。然而,实践往往走在理论前面,目前国内对于新演艺空间的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研究成果还十分稀少。因此,亟待对“新演艺空间”这一剧场界和演艺产业界的前沿热点议题进行较系统的分析,从而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参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和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为研究框架,以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上海新演艺空间的生成背景、概念内涵、类型和场所特征、市场运营模式及发展价值五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论文分析了新演艺空间生成发展的宏观社会背景和驱动因素。本文认为演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保存城市历史文脉的诉求;居民艺术消费的升级以及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及当代“特殊场地剧场”的表演实践等因素共同促使了新演艺空间在上海地区的诞生与发展。其次,本文讨论并界定了新演艺空间的概念,在将其与国际上类似现象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新演艺空间是一个于中国社会语境中产生的新概念,其“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场所的物理属性、使用功能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继而分析了都市演艺空间的哲学基础,指出演艺空间不仅是演出与观演行为所占据的物质实体空间,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空间及具有象征性和特殊语义的符号化空间,并由此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重点剖析了上海新演艺空间的生成逻辑。再次,本文基于场所空间的营构方式对已形成的新演艺空间进行分类,按照改造历史建筑、融入商业空间、融合公共文化空间和依托户外公共空间四种类型,结合优秀案例对每一类演艺空间的营造方法、可操作度及优缺点进行阐述,将新演艺空间的场所特征归纳为空间样式的复杂性和观演关系的多元化、与生活空间的融合性及使用功能的复合性。从次,本文以上海六十余家新演艺空间作为调研样本,从剧场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选址布局、剧场规模、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经营策略等相关问题考察新演艺空间的现行运营模式,并总结其与传统演艺空间相比呈现出的新特点。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从发展价值的层面对新演艺空间做出评述。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新演艺空间的场地特色打破了传统剧场空间的封闭性,为表演艺术提供了多元化的展示和交流载体。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演艺空间有助于快速补充剧场缺口、完善城市演艺空间结构,加快实现“场团合一”的运作机制,从而助力上海“亚洲演艺之都”建设。从社会公共效益的角度来看,新演艺空间具有“第三地”和“城市客厅”场所的典型特质,能够为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个释放自我,减缓压力,栖息心灵之地。

付子堂,郭小东[8](2021)在《认真对待法学翻译——以新中国法理学译着70年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学翻译是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新中国法理学译着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期和沉寂期(1949-1977年),这一阶段法理学译着选题在国别上以苏联为主,语种以俄语为主;第二阶段进入恢复发展期(1978-1991年),法理学译着选题从苏联转向西方国家,但该阶段仅有零星的西方法理学经典着作被引进;第三阶段为繁荣发展期(1992-2019年),中国法学翻译事业开始步入"译丛时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法理学译着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一阶段的法理学译丛可以划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法学交叉学科型、以国别为单位型、以法学家命名型、西方法哲学经典型、法理特定主题型、西方政法经典型和凸显人文精神型。回顾新中国70年法理学译着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具体表现为: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人才逻辑。

李岚[9](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指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王润瑶[10](2020)在《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是农耕文明的见证,是发扬民族文化及不可再生的文化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迅速推进,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衰败和消失的危机。青海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遗存了一定数量的传统村落,其在传统建筑、选址与布局、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要素方面凸显。青海省传统村落是本地地域文化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美学、旅游、科研价值。本文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下,以2019年06月06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青海省123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调查法、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地理集中程度、标准差椭圆分析法首先研究了青海省现存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Google Earth、Arc GIS10.2等技术平台,研究了青海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海拔、河流、坡度、坡向,人文因素中的经济、人口、交通、历史、民族文化因素。最后运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结合地方志探讨了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对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很强的集聚性,主要分布于河湟谷地。与其它省份研究比较,集聚程度高,在宏观区域分布上形成了海东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两大高密度分布区;玉树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形成了次高密度区域。第二,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海东市、黄南州形成密集区,玉树州、西宁市形成次密集区,而果洛州、海南州分布少。海西州、海北州均无传统村落分布,同时各市(州)内分布不均衡。河流、地形、交通、社会、历史、特别是多民族文化等因素是影响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因素。第三,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主导方向呈东北西南方向。椭圆中心在青海省海东市,椭圆的长短半轴的值差距较大,青海省传统村落的方向性较明显。青海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形地貌、河流、海拔、坡度坡向是影响青海省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海拔较低、河流汇集的河湟谷地。经济因素、人口因素、道路交通、历史和民族文化因素是影响分布的主要人文因素。一般分布在青海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交通较为发达、人口相对集中、历史悠久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中,运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表中的分类评价方式,根据主导因素原则、地域差异性原则、民族文化差异性原则和传统建筑差异性原则将青海省123个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得出青海传统村落有七种类型,即河湟谷地藏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土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撒拉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回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多民族传统村落、青南高原康巴藏族传统村落、青南高原果洛藏式碉楼传统村落。

二、英国大学研究资金的七种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大学研究资金的七种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文具中化学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文具产业概况
2 常用文具产品化学质量风险
    2.1 书写笔和橡皮擦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
    2.2 书包中的短链氯化石蜡
3 文具中化学质量安全问题及原因
    3.1 有害化学物质限量标准的缺失
    3.2 消费者风险意识不足
    3.3 企业化学物质检测投入不足
    3.4 监管部门监管力度宽松
4 结论及建议
    4.1 完善文具相关限量标准
    4.2 推广文具安全知识
    4.3 企业增加检测投资
    4.4 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5 结语

(2)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1.5.1 残疾人
        1.5.2 残疾人体育
        1.5.3 体育权利
        1.5.4 残疾人体育权利
第二章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概述
    2.1 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法律渊源
        2.1.1 残疾人保障法
        2.1.2 宪法
        2.1.3 体育法
        2.1.4 教育法与义务教育法
    2.2 残疾人体育权利的分类
        2.2.1 一般体育权利
        2.2.2 特殊体育权利
    2.3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2.3.1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演变历程
        2.3.2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法律法规
第三章 国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3.1 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国际性文件
        3.1.1 残疾人权利公约
        3.1.2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3.1.3 关于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
    3.2 美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3.2.1 美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演进过程
        3.2.2 美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
    3.3 日本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3.3.1 日本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演进过程
        3.3.2 日本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法律法规
    3.4 英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3.4.1 英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演进过程
        3.4.2 英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
第四章 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比较研究
    4.1 立法内容
        4.1.1 相同点
        4.1.2 不同点
    4.2 立法形式
        4.2.1 相同点
        4.2.2 不同点
    4.3 维权范围
        4.3.1 相同点
        4.3.2 不同点
    4.4 救济途径
        4.4.1 相同点
        4.4.2 不同点
    4.5 对我国的启示
        4.5.1 特色的中国模式
        4.5.2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4.5.3 加强和改进残疾人体育的法律框架
        4.5.4 澄清和界定残疾人体育立法中的部门责任
        4.5.5 引导与鼓励社会力量维护残疾人合法体育权益
    4.6 小结
第五章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对策研究
    5.1 完善残疾人体育相关立法以及立法形式
        5.1.1 健全立法及支持体系
        5.1.2 规范法规及制度体系
        5.1.3 完善立法实施机制,注重残疾人体育法律的执行
    5.2 完善我国残疾人体育救济措施
        5.2.1 完善我国残疾人救济现状
        5.2.2 加强救济保障,健全法律救济方式
        5.2.3 加强残疾人体育权利救济的监督措施
    5.3 优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路径
        5.3.1 改善残疾人体育权利信息传播,促进参与全民健身意识
        5.3.2 加强体育场地与设施筹建
        5.3.3 加强政府职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标题释义
        1.2.1 存量规划
        1.2.2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
        1.2.3 管控体系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现状研究问题思考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综述
    2.1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历程
        2.1.1 导则的萌芽阶段(1980-1994)
        2.1.2 导则的初创阶段(1995-2004)
        2.1.3 导则的提升阶段(2005-2010)
        2.1.4 导则的转型阶段(2011至今)
    2.2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理论成果梳理
        2.2.1 编制程序
        2.2.2 管控内容
        2.2.3 运作流程
        2.2.4 理论成果研究小结
    2.3 实践成果的职能特征研究
        2.3.1 作为指标推演的工具
        2.3.2 作为形态导控的方案
        2.3.3 作为评估管理的指南
    2.4 四十年导则研究总结
    2.5 增存量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成因研究
        2.5.1 增量规划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研究
        2.5.2 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研究
        2.5.3 导则发展问题的启示
第三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研究
    3.1 存量规划时期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城市经济内涵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3.1.2 土地产权特征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3.1.3 两大因素变化特征对导则编制工作的思考
    3.2 我国存量发展阶段的导则样本成果研究
        3.2.1 规划目标类型研究
        3.2.2 文本结构特征研究
        3.2.3 样本管控模式研究
        3.2.4 样本指标构成研究
        3.2.5 指标编制特征研究
        3.2.6 样本目标类型与指标编制特征关系分析
    3.3 存量时期样本成果所存在的管控问题
        3.3.1 导则管控思路存在滞后
        3.3.2 公共要素赋值形式模糊
        3.3.3 “成果落地”机制缺失
第四章 存量发展背景下中美两国导则管控体系对比研究
    4.1 追本溯源:国外经验研究对我国存量阶段的导则发展意义
    4.2 美国规划体系发展背景梳理
        4.2.1 1916年:《区划法》的诞生
        4.2.2 1961年:《区划法》的矛盾
        4.2.3 2000年:《精明准则》的诞生
    4.3 《精明准则》与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发展相关性研究
        4.3.1 发展背景关联性分析
        4.3.2 管控对象相关性研究
        4.3.3 管控尺度相关性研究
    4.4 《精明准则》体系下的实践成果管控策略研究
        4.4.1 样本规划目标研究
        4.4.2 文本结构特征研究
        4.4.3 管控模式特征研究
        4.4.4 样本指标构成研究
        4.4.5 指标编制特征研究
    4.5 存量规划背景下我国导则与《精明准则》实践案例的对比分析
        4.5.1 规划目标差异性分析
        4.5.2 文本结构差异性分析
        4.5.3 管控模式差异性分析
        4.5.4 样本指标构成及编制特征差异性分析
    4.6 《精明准则》的差异之处对我国存量规划导则研究工作的启示
        4.6.1 模块单元增强了管控工作的灵活性
        4.6.2 横断面类型提升了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4.6.3 指标编制形式体现了管控的公共性
        4.6.4 机构组成保障了运作流程带来的公正性
        4.6.5 豁免机制强化了成果的兼容性
第五章 存量规划时期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
    5.1 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目标定位
    5.2 存量规划时期的管控模式变革
    5.3 存量规划时期的文本结构重塑
    5.4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指标内容重构
        5.4.1 我国规划体制对导则的编制成果要求解析
        5.4.2 导则管控指标构成
    5.5 存量规划时期的指标编制形式建构
        5.5.1 土地开发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2 建筑风貌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3 公共空间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4 场所景观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5 运作机制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附录A:二十四部导则编制背景汇总表
附录B:二十四部导则目录内容汇总表
附录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设计

(4)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更新与城市郊野公园兴起
        1.1.2 城市居民郊野游憩需求的增长
        1.1.3 城市游憩空间品质提升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解析
        2.1.1 郊野公园
        2.1.2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
        2.1.3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2.3 小结
    2.3 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城市游憩空间理论
        2.3.3 城市游憩系统理论
第3章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特性形成与质量影响
    3.1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构成及类型
        3.1.1 构成要素
        3.1.2 类型划分
    3.2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特性形成
        3.2.1 空间边界弱化
        3.2.2 社区互动融合
        3.2.3 土地复合利用
    3.3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影响
        3.3.1 影响因素
        3.3.2 作用机理
第4章 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4.1 构建原则与指标筛选
        4.1.1 构建原则
        4.1.2 指标筛选
    4.2 评价方法选择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多因子综合评价法
    4.3 评价模型构建
        4.3.1 指标权重确定
        4.3.2 评价标准设置
第5章 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
    5.1 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概况
    5.2 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测评
        5.2.1 因子质量等级
        5.2.2 综合质量等级
    5.3 上海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提升
        5.3.1 生态管理
        5.3.2 景观融合
        5.3.3 服务质量
        5.3.4 管理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项目应对气候变化效应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峻
        1.1.2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1.1.3 应对气候变化资金缺口严重
        1.1.4 应对气候变化资金缺乏引导
        1.1.5 对项目应对气候变化识别评估能力不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
第2章 体系理论基础
    2.1 研究对象界定
    2.2 气候变化基本内涵
    2.3 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概念
        2.3.1 减缓气候变化
        2.3.2 适应气候变化
    2.4 气候投资项目相关概念
        2.4.1 绿色与低碳
        2.4.2 绿色金融
        2.4.3 气候金融
        2.4.4 气候资金
    2.5 评估体系及方法
        2.5.1 相关原则标准
        2.5.2 权重确定方法
        2.5.3 综合评估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评估体系构建
    3.1 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3.2 评估体系框架设计
    3.3 评估指标确定
        3.3.1 指标选取原则
        3.3.2 评估指标确定
    3.4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3.4.1 层次分析法
        3.4.2 指标权重确定
    3.5 综合评估
        3.5.1 评估标准确定
        3.5.2 综合评估模型
        3.5.3 确定评估等级
    3.6 评估体系构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评估体系实证研究
    4.1 项目概况
    4.2 体系评估实施及结果
        4.2.1 评估体系实施
        4.2.2 项目评估结果
    4.3 评估体系分析
        4.3.1 评估结果总体分析
        4.3.2 项目类型因素分析
        4.3.3 行业领域因素分析
        4.3.4 资金与减缓效应分析
        4.3.5 评估前后综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项目应对气候变化效应评估体系研究调查问卷

(6)复义的反叛与中国之行:以燕卜荪《南岳之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飞来”/“逃亡”的诗人
二、圣山“南岳”的多重面孔
三、科学、人文与新批评
结论

(7)上海新演艺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演艺空间的生成背景和动因
    第一节 上海演艺产业的新态势
        一、表演艺术概念的厘清
        二、演艺产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三、多元业态催生了“演艺+”新模式
    第二节 城市更新背景下空间的重塑
        一、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
        二、城市更新重塑演艺空间
    第三节 新时代居民艺术消费的升级
        一、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增长
        二、艺术消费需求及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趋势
        三、艺术消费新趋势对演艺空间提出新要求
    第四节 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政策引导
        一、政府出台促进演艺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二、扶植新演艺空间是优化产业载体的重要举措
    第五节 “特殊场地剧场”的表演实践
        一、“二战”后(1945-1980)西方先锋戏剧家们对演出空间的探索
        二、“特殊场地演出”推动了“非剧场”演艺空间的发展
第二章 “新演艺空间”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演艺空间概念的讨论与界定
        一、表演艺术空间的演变脉络
        二、为什么是“新演艺空间”
        三、“新演艺空间”相似概念及现象辨析
        四、新演艺空间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都市新演艺空间的理论基础
        一、演艺空间的哲学基础
        二、上海新演艺空间的生成逻辑
第三章 新演艺空间的类型和场所特征
    第一节 新演艺空间的分类
        一、改造历史建筑
        二、融入商业空间
        三、融合公共文化空间
        四、依托户外公共空间
    第二节 新演艺空间的特征
        一、空间样式的复杂性和观演关系的多元化
        二、与生活空间的融合性
        三、使用功能的复合性
第四章 新演艺空间的运营模式
    第一节 演艺空间的功能结构
        一、演艺市场的核心主体——演艺空间
        二、上海演艺空间基本情况和结构特点
    第二节 新演艺空间的运行现状
        一、地理位置和空间布局
        二、剧场规模与主营艺术门类
        三、经营业态
        四、经营方式
        五、经营策略
    第三节 与传统演艺空间运营模式的异同
        一、经营内容和演出类型
        二、经营方式与利益攸关方
        三、市场监管主体
第五章 新演艺空间的发展价值
    第一节 为本土演艺创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载体
        一、新演艺空间为民营表演艺术团体提供了固定的演出场地
        二、新演艺空间充当本土演艺产品的孵化器
    第二节 快速补充剧场数量缺口,优化演艺空间的功能结构
    第三节 打造“第三地”,实现城市客厅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一、“第三地”的理念构想
        二、将演艺空间打造为城市客厅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认真对待法学翻译——以新中国法理学译着70年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新中国法理学译着发展的第一阶段(1949-1977年)
    (一)苏联法理学译着
        1. 教材型苏联法理学译着
        2. 专着型苏联法理学译着
        3. 论文型苏联法理学译作
    (二)非苏联法理学译着
    (三)对新中国法理学译着第一阶段的评价
三、新中国法理学译着发展的第二阶段(1978-1991年)
    (一)“零星式”的法理学译着
    (二)第二阶段法理学译着的特征
四、新中国法理学译着发展的第三阶段(1992-2019年)
    (一)“译丛时代”的法理学译着
        1. 第三阶段法理学译丛的出版机构和译丛数量
        2. 第三阶段法理学译着选题的国别和语种
    (二)第三阶段法理学译丛的类型与经典译丛评析
        1. 第一种类型:法学交叉学科型
        2. 第二种类型:以国别单位的译丛
        3. 第三种类型:以法学家命名型译着
        4. 第四种类型:西方法哲学经典型译着
        5. 第五种类型:法理特定主题型
        6. 第六种类型:西方政法经典型
        7. 第七种类型:凸显人文精神型
五、余论:新中国法理学译着发展的内在逻辑

(9)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预期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传统村落
        2.1.2 古村落
        2.1.3 历史文化名村
        2.1.4 空间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第三章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3.2.1 核密度分析
        3.2.2 标准差椭圆分析
    3.3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均衡性
        3.3.1 传统村落分布集中程度
        3.3.2 传统村落分布均衡程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4.1.1 地形、地貌因素
        4.1.2 海拔因素
        4.1.3 河流因素
        4.1.4 坡度因素
        4.1.5 坡向因素
    4.2 人文因素分析
        4.2.1 经济因素
        4.2.2 人口因素
        4.2.3 交通因素
        4.2.4 历史因素
        4.2.5 民族文化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
    5.1 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原则
    5.2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依据
    5.3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分布概况
    5.4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
    5.5 青海传统村落类型特征
        5.5.1 河湟谷地藏族传统村落特征
        5.5.2 河湟谷地土族传统村落特征
        5.5.3 河湟谷地撒拉族传统村落特征
        5.5.4 河湟谷地回族传统村落特征
        5.5.5 河湟谷地多民族传统村落特征
        5.5.6 青南高原康巴藏族传统村落特征
        5.5.7 青南高原果洛藏式碉楼村传统落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6.1.3 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科研状况及学术论文发表状况

四、英国大学研究资金的七种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具中化学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 宁云才,程楷文,侯家萍,张赛楠. 化工管理, 2021(28)
  • [2]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比较研究[D]. 邓玉金.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D]. 边泓溱. 广西大学, 2021(12)
  • [4]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以上海为例[D]. 何静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项目应对气候变化效应评估体系研究[D]. 赵东雪.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6]复义的反叛与中国之行:以燕卜荪《南岳之秋》为例[J]. 张强. 中国比较文学, 2021(02)
  • [7]上海新演艺空间研究[D]. 邓雷. 上海大学, 2021
  • [8]认真对待法学翻译——以新中国法理学译着70年为研究对象[J]. 付子堂,郭小东. 法治社会, 2021(02)
  • [9]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研究[D]. 王润瑶.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英国大学研究经费的七种类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