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论文_汪洋

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论文_汪洋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庆安 2460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高频电刀18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临床给予预防高频电刀灼伤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180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电灼伤,护理措施得当。结论:高频电刀以其高频率、电流密度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其使用安全性能要求严格,只有给予有效地预防护理措施,处理得当及时,可以有效防止电刀灼伤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高频电刀灼伤;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187-02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新医疗设备也广泛应用于临床。高频电刀在手术治疗中较为普遍,但是由于其独特的高频、电流特点,对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安全要求较高。所以临床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电灼伤患者[1]。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结合高频电刀的应用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减少电灼伤的产生,为临床使用高频电刀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高频电刀18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高频电刀18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7例,女性83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8.19±2.01)岁。

1.2 方法

1.2.1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 (1)高频电刀通过产生高热,与生物组织接触进行有效止血或者切割。(2)高密度、高频率的电流会使局部组织产生高热,进而使组织快速膨胀爆裂分开[2]。(3)接触面积较小,可通过低功率小电流实现高电流密度。(4)高频功率,低密度电流会使潮湿组织液体挥发,最终实现凝固、止血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电灼伤的原因 高频电刀灼伤的原因较多,属于表面烧伤。在高频电刀工作过程中,为了有效的实现保证肌肤效应,可能会使作用范围内组织出现灼伤,通常轻度灼伤会表现为白色斑点,严重灼伤会呈现焦黄色,甚至发黑[3]。一般临床常见的,电灼伤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2.2.1高频辐射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携带金属或者碰触金属物体,造成高辐射,进而发生灼伤。因此,临床应该重视对金属物体的检查。

1.2.2.2负极板粘贴不当 高频电刀负极板粘贴不当主要体现在:粘贴位置肌肉不丰富;粘贴位置皮肤潮湿;负极板自身导电胶实效。以上这些原因都会引起灼伤。

1.2.2.3电路自我短接 术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对高频电刀线路未进行严格检查或者高频电刀使用后未及时清除有机物,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电路短接,造成病人灼伤。

1.2.3预防护理措施

1.2.3.1为了有效避免手术室高频电刀灼伤,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实施规范的管理。对于新护理人员,应该进行有效的培训和安全教育,以促进其熟练掌握高频电刀的操作方法。同时制定严格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以保证高频电刀可以正常使用,进一步为手术的使用奠定基础。

1.2.3.2严格规范手术者进入手术室不能携带任何金银手术。由于金属物质会形成高频辐射,电刀手术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电极、探头使用的管理,以免发生相互干扰。

1.2.3.3术前检查电刀性能、各个线路、负极板情况;选择肌肉丰富的位置粘贴负极板,但应避开脂肪组织丰富的部位;尽量选择患者体毛较少的部位,减少电极板接触不良的发生;粘贴负极板时应保证粘贴皮肤的干燥;保证粘贴板与皮肤接触面积在70%以上;患者是小儿时应选择小儿专用电极板;术中出现报警提示,应及时关节检查;手术结束后应先关机再撤下负极板。手术过程中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及时检查负极板部位,若发现移位应关机及时更换。

1.2.3.4高频感应电流会造成金属植入物高热,进而发生灼伤病人。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手术病人不能携带金属物体进入手术室;高频干扰可能会损害植入物,故携带金属植入物病人尽量避免进行高频手术;必须进行高频电刀手术者必须有可靠的防范措施;无源金属植入物,并远离手术部位,选择中性电极避开手术电流对植入物的影响;无源金属植入物,并离手术部位近者,可先取出植入物或不进行电刀手术。针对以上问题表明,高频感应电流会造成金属植入物高热,进而发生灼伤病人。面者这些问题,应该严格遵循电刀手术适应症,通常手术电极应保持与植入物2cm以上距离,并应用较小功率,确保植入物附近温度低于50度才能进行电刀手术[4]。

1.2.3.5手术前电刀各个连接是否接触良好;电刀头是否残留有机物;手术过程中出现参数与输出功率不符情况,应立即关机检查,禁止盲目增加功率;手术过程固定患者与手术台,避免旁路电灼伤[5];酒精脱碘后皮肤应擦干;对于手术应用钢板或内固定物者,避免高频电刀与金属物的接触;电刀脚控失败后应及时纠正;避免到头侧面与患者的接触;尽量减小电刀头与患者的接触面。

2.结果

180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电灼伤,护理措施得当。

3.讨论

随着临床手术对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高频电刀的特殊性,在进行切割或者止血时,会产生高频电流,在闭合的回路中,电流在人体产生热效应使组织被切开凝固或者止血,是一种有效地止血和切割方法[6]。

但是高频电刀灼伤对患者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为了预防电刀灼伤的发生,临床应该规范高频电刀操作要求,并结合有效地护理措施,保证电刀治疗的顺利进行,最大化降低高频电刀灼伤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的完成手术。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在临床使用高频电刀过程中,熟练操作,严格遵循相关要求,避免金属物与电刀的接触,遵循手术适应症,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高频电灼伤的发生[7]。同时,加强对患者进入手术室的管理,可避免由于携带金属物引发的电灼伤。

总而言之,分析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对高频电刀的良好使用奠定了基础。手术室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高频电刀灼伤的发生,只有通过得当的护理措施、操作规范,并加强对电刀的检查、维修和保养,才能对高频电刀灼伤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覃保华,肖屹.手术中高频电刀引起电外科损伤的原因及护理有效预防[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1(03):78-79.

[2]吴燕莉,康伟芹.高频电刀意外灼伤分析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12,13(10):549-550.

[3]佟金珠,齐淑兰.高频电刀影响切口延期愈合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护理,2014,22(02):119-120.

[4]赵中平,吴雪琼.如何在手术中安全便用高频电刀[J].医学临床研究,2013,13(06):145-147.

[5]朱茂青.高频电刀灼伤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2(5):240-242.

[6]赵淑妹主编.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4,15(03):308-310.

[7]李春玲.影响高频电刀灼伤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2,16(7):356.

论文作者:汪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论文_汪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