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论文_李金玉

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论文_李金玉

朝阳市园林管理处 辽宁 12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植物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园林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园林无法发挥其功能,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保证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

关键词:园林植物保护;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态及生存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城市园林建设的地位更加突出。而园林植物保护是城市绿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城市绿化美化事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起着陶冶人的情操、传播文化的作用,这一切使得保护园林植物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植物保护就是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防治措施,平衡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因素,从而确保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一、园林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态及生存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园林建设的地位更加突出。而园林植物保护是城市绿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城市绿化美化事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起着陶冶人的情操、传播文化的作用。植物是园林绿化和美化的关键,园林植物保护是保证植物发挥美化环境的必要手段。园林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园林植物能有效地防治风沙、治疗雾霾,能够降低风速,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活层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益发重视植物保护,而园林植物面积大,园林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园林无法发挥其美化与绿化的功能,以故,我们应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确保园林植物发挥应有的性能[1]。

二、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病虫害的发生

近年来,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种类较多,且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园林设计者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设计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例如没有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植物配置不合理,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植物种植密度不合理,造成密度过大,影响植物生长环境,出现争水、争光、争肥现象,导致发生病虫害。或者是缺乏对植物多样性的考虑,使植物过于单一,抵御病虫害能力大大降低,致使病虫害猖獗。还可能是因为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无意散布了有害生物,引发病虫害[2]。

(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园林植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是我国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一大关键性问题。在日常管养中,不知道如何通过养护、栽培等方法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防止,同时也未对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规律进行记录、分析,而只是在看到病虫害时盲目的进行用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违背了进行环境绿化的初衷。此外,园林植保工作人员大都是聘用的临时工,流动性大,造成了管理和培训的困难。因此,许多植保人员仅仅是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植保工作,造成了园林植保工作成效较低。

(三)园林植物保护未得到足够重视,宣传力不够

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重视,倘若相关领导未将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任务当中,对其重视不够,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资金的投入,相关的工作设备也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由于缺乏对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宣传,公众缺乏园林植物保护意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影响园林植物保护的整体效果

现如今,全承包模式依然是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主要形式,由于不同公司都是各自为政,进行相应的工作,很难达到统一化管理,导致不能在同一时段内对园林植物进行全面的病虫害防治,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对园林植物保护造成了影响。

三、应对园林植物保护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园林,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在园林设计时,认真权衡和分析植物病虫害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从尊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出发,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既保证布局合理化,又保证观赏价值。如以乔木为主,实行乔、灌、藤、花、草多种植物合理混配的林荫型绿化,营造和谐、有序、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共存、遮荫效果好的复层种植结构,从而有效避免植物发生病虫害的隐患。此外,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种植密度,防止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滋生病虫害,也缩短了植物更新期,导致绿化“时装化”的不利结果[3]。

(二)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园林植物保护

为使园林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扩大投资,明确各分管责任,使相关部门的职责得到充分发挥,建立有效协同机制,使各部门强强联手,更好地进行园林植物保护。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相关人员科学管理,统一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加强相关检疫工作,积极有效的防治外来物种。制定应急机制,设置应急预案,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避免其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另外,还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技术能力,从而为园林植物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合理引进外来物种,选育及应用抗性植物品种

在引进外来物种时,要遵循植物的分布规律和植物适应性规律,立足本地资源,根据本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引进一些外域资源,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结构资源,同时还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又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在选种时,应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如抗干旱、耗水少、耐瘠薄和土实、抗污染、抗冻害、抗病虫、耐粗放管理7个方面为树种选择的首要标准。

(四)采用先进技术,减小植物对农药的依赖性

提高植物的机械装置水平,更新施药机械,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减少药物残留的污染如光电利用、机电一体化、农药回收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制定合理的施药方案,从而减少农药的危害。总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保护技术有了更多的发展,加强植物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在进行植物保护时,要利用园林生态中植物、病虫害、天敌、环境等多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遵循植保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合理地配置园林植物,促进生态系统间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使中国的园林植物保护工作能够更好更快地进行。

(五)因地制宜,综合防治

认真落实与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逐步增强植物保护的能力。一是注重园林植物的栽植,依照植物的生长特性,科学进行种植;二是提升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三是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四是选择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结论:

简而言之,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园林植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园林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对净化城市空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加强对其保护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周仁.小议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9)

[2]赵广阔.园林建设当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神州,2018(16)

[3]李开朗,园林植物保护趋势的相关思考[J].吉林农业,2017(10):147.

论文作者:李金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论文_李金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