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被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_电子商务论文

边缘被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_电子商务论文

锋芒掩于无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锋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坐在盈科大厦25层的办公室里,周伟笑逐颜开。透过办公室宽大的玻璃窗,他能俯瞰到北京东二环到东三环的朝阳区大部分地区。国贸、嘉里中心、京广大厦、SOHO现代城……在他心中,这个拥有北京最多最现代化写字楼的地段象征着巨大的财富和无数的机会。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计算机公司,IBM目前是中国营收最大的IT外商,服务器、软件销售、IT服务、笔记型电脑的市场占有率都是位居第一。2001年,在全球IT产业普遍陷入下滑泥沼的危机中,IBM中国公司取得了营收增长30%的好 成绩,相对于市场上其他苦苦挣扎的IT公司,IBM2002年的成绩更值得周伟开怀大笑。

虽然如此,57岁的周伟笑起来却依然天真无邪,这是一种让人看了几乎丧失抵抗力的笑容,然而,“大象无形,大音若稀”,没有人能够将这种温和的笑容与他领导IBM在中国进行凌厉市场攻势的那种锋芒结合起来。

近日,本报记者在北京对这位被称为IBM中国教父的湖南人进行了专访。

电子商务如同企业血液

记者:提到IBM,几乎就能想到电子商务,但一提起电子商务,就让人联想到前几年网络经济时期“B2B”“B2C”等电子商务泡沫的破裂,因此,现在IT业很多人已经不太谈电子商务了,但是IBM为什么仍然执意认为电子商务是今后IT业的发展方向?

周伟:IBM每天都在做电子商务,只是方式不一样了,已经从单纯的电子商务概念本身升华到了如何在整个业务中融合电子商务的问题。

现在客户已经认识到,在他们的PC应用费用之中,有至少80%的费用是在其购买PC以后出现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全球性公司都已经与IBM展开合作,他们希望在成本更低的前提下,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管理以及支持他们的PC系统,并且希望他们的PC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适用于未来的新技术和新标准。

记者:电子商务在未来IT业的发展中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周伟:在未来,可以肯定,整个IT产业依然往前走,更快的芯片、更高密度的存储器、更好的软件……所有这一切将如摩尔定律般地发生,但这些只是渐进式的进步,不足以催生根本性的变革。正如在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不难发现解决方案和软件已应有尽有,ERP、CRM、财务系统、OA……好 像什么都不缺了。可是,电子商务还没走到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站,这些不断涌现的技术并不能如互联网当初那样,给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震撼性的突破。因此,整个信息产业未来将有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以技术为中心,而是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在这种转变中,电子商务将如同血液一样影响着当代商业脉搏的跳动。而且,电子商务在今后应具备随取即用(e-businessOnDemand)的新理念,这意味着电子商务要成为一种社会公众的基础设施,像水、电、煤气、电话那样,随时可用。

点评中国软件

记者:目前,IBM将自己的产业链重点由“硬”向“软”转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中间件领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软件公司,那么对于相对较弱的国内软件,您是如何评价的?

周伟:国内软件业有其较突出的优势,比如说拥有雄厚的科研和人才实力,但这种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近两年中国软件一直在世界边缘徘徊,与国外相比,中国软件业的生态模式和定位似乎相对模糊,在出口方面更是薄弱。

记者:您认为中国软件弱在什么地方?

周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软件发展模式的特点就是产品附加值太低,公司规模小,专注于某项或某几项的中间件开发,缺乏在行业具有影响的核心竞争力,这在世界软件生态圈中属于那种“打工者”一类。我想除软件产业环境的不利因素外,软件企业本身的分散、无序、技术滞后等自身特点,也成为影响中国软件业快步前行的原因。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软件业何时才能超过印度,大规模的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挣得一份口粮?

周伟:中国软件人才资源丰富且素质高。中国不仅有清华、北大这样出色的高校培养软件人才,而且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之大,也使中国的软件人才可以获得比世界其他国家软件工程师多得多的锻炼机会,同样,他们成功的机会也多。如果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十年之内,中国将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软件公司,不过能不能赶超印度我不能肯定,但我强调一点,未来IT业的竞争在软件,软件的竞争又在于核心技术,如果国内的软件企业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软件技术的话,今后将很难在国内软件界立足,更谈不上走出国门了。

对祖国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记者:您曾经在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很多国家和地区生活与工作过,您最喜欢的是哪个国家和哪座城市呢?

周伟:我最喜欢中国和北京。其实一生中去了这么多的国家,这些国家的

很多城市我都很喜欢。我是在湖南长沙出生的,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出生的那家医院,是一座外国人开的医院,我时常会回去看看。我在出生地长到3岁就离开了,现在还有很多亲戚在长沙。我是在香港长大的,并且在香港受的教育。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我都对祖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亲近感。

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悉尼,因为悉尼的环境宜人,很适合居住。

我过去很少在一个城市住很长时间,但从1995年起,我在北京已经住了8年了,在北京我有一套装饰简洁的复式小楼,虽然不豪华,但在脑子里面已经开始觉得这是我的家了。

记者:您业余时间有什么爱好?

周伟:当跟别人谈起爱好,我总说我有很多爱好,其实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工作。平时,我喜欢运动。我自己坚持每周做四天到五天运动,我每周去跑步。在香港的时候,我经常跑上坡的路,这对我磨练意志力有好处。住在北京的这些年,我经常参加国际马拉松赛。有时侯,我也偶尔打打高尔夫球,另外,我喜欢花点时间研究音乐和了解一下IT以外的东西,我喜欢收藏葡萄酒。关于接班人

记者:您对自己在IBM大中华区长达8年的执掌生涯如何评价?

周伟:刚刚上任时,前任告诉我“要做好一个礼拜吃十顿晚饭的准备”,而现在很多时候我不必亲自去吃“晚饭”了。因此,我对自己感到最满意的是快速培养了一个可以帮自己分担一些事情的管理团队,此外,IBM大中华区的架构和制度建立起来也是一个欣慰。

记者:是否已经打算为IBM在中国找到合适的人选?在公司内部产生还是空降?

周伟:我今年57岁了,在IBM呆了30多年,我希望有一个很好的接班人来接我的工作,而且希望这个接班人不是黄头发。至于到底是谁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记者:您还会在IBM大中华区掌门人这个位置干多长时间?

周伟:我有一个梦想,2008年的梦想,我喜欢中国,而且这种感情一天比一天强烈。如果能够一直与IBM中国一起努力,我希望在2008年的时候,在奥运会开幕的时候,使IBM中国进入IBM全球大家庭的前列。

记者:对于所有的CEO来说,怎样选合适的人,建立一个合适的团队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您觉得怎样才能找到自己所要挑选的接班人?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吗?

周伟:找到好的接班人我觉得有三点,第一是你有否办法吸引更多的人才;第二,你给每个人很多机会做不同的事,在

IBM中国公司里,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挑战,有很多机会让你选择;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执行很多规划的时候都有计划,1年、2年、5年、10年以后,IBM中国的领导班子是什么人,我都有规划。我每一年都要去总部报告,要跟我们的总裁彭明盛谈谈,我们将给未来的接班人什么样的机会去磨练。关于接班人,我并不认为非要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关键要看他是否能够担当这个职位。

人物介绍

周伟194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2岁从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加入香港IBM公司,开始了自己的“蓝色生涯”。

1985年8月,他被任命为IBM香港业务总监,3年之后,出任IBM台湾公司总经理,并于1990年入选台湾杰出商业人士。

也是在这期间,周提出了应该建立

IBM大中华区架构的建议,得到了管理高层的肯定。

1995年7月,周被任命为IBM中国公司总经理,并于1995年9月出任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至今。

标签:;  ;  ;  ;  

边缘被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