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维度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论述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G1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老问题再次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到底该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呢?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①习近平的这段论述,清晰地指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笔者从这三个维度出发,结合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作些分析。 维度一:“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维度强调的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其中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连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一起,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习近平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③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中国共产党人也就失去了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也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就会失败。 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形成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④在当代中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途,舍此别无他途。 这两个层次,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问题,也就是朝什么方向走、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道路,历史和人民已经作出了选择,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高度重视并多次阐述道路问题。他认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⑤,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指出:“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⑦;“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⑧。这些论述都阐明了中国往哪里走、走什么路的问题。 具体到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⑨再细化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习近平始终坚持和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辨别,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今天的事业”相联系,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以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维度,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以及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只有在这样的基础和前提下,才能理解得全面、准确、深刻,才能避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浅尝辄止。抛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推行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公民社会”、“三权分立”、“宪政民主”、“多党竞争”那一套,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解和背离,是错误的、有害的;同样,抛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张“完全回到孔子”、“以儒治国”、“全面儒化中国”等复古主义那一套,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解和背离,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因此,在今日之中国,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作用,不能也不可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个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始终坚持,须臾不能动摇。 维度二:“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 这一维度说的是如何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重要环节。 能否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中国共产党人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学哲学、用哲学,是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⑩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找到了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唯物主义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这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评价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基本态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至少有如下两条: 一是要正视历史、尊重历史,而不能割断历史、虚化历史,承认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现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历经几千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1)“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敢正视甚至全面否定自己的历史,不够珍惜甚至彻底贬损自己的思想文化,不能懂得甚至有意模糊自己的来路,那就丢掉了灵魂、丧失了命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没有希望的。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既不能骄傲自大、固步自封,也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 二是要一分为二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中国和现实中国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解决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所具有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要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发挥的深远影响。习近平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2)其次,要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今天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13)诚如此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指引,可以为我们治国理政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智慧启示,可以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经验借鉴。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贵思想资源,对解决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也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怎么解决这些难题呢?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14)他列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一些至今仍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思想: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15)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孕育、产生、发展于中国,但其意义和影响早已超出了中国的范围,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16),比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愚忠愚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后来逐步成为束缚和阻碍中国思想文化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中国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当时社会制度的僵化落后、封建社会文化的束缚羁绊,却是怎么也回避不了的重要原因。虽然经过五四时期的批判、涤荡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造、扬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和消极因素一时大大弱化和减少了,但仍在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不时地在社会环境合适时冒出来,束缚社会的发展进步。 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两分法和具体分析。无视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踩到地上,视之为影响中国进步的万恶之源,或者忽视其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把它说得尽善尽美、吹到天上,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妙药,都是不正确的。 如上所述,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认识到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认识到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实意义,认识到其中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才不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对立或者相互否定,从而才会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实际相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基本内涵。 维度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这一维度说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关键点和落脚点。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就当代中国的实际而言,就是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问题。这里有两个层次不同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显然,后者加了“优秀”这一限定词,范畴上比前者要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要“忠实继承和弘扬”的当然是作了限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非一概而论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从这一维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自然预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分析”这样一个前提。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阐述过。梳理和领会这些论述,可以归纳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鉴别与分析、取舍与扬弃。要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通过鉴别与分析、取舍与扬弃,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优秀的”,这是忠实继承和弘扬的前提。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难免存在过时的、腐朽的、糟粕性的东西,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也应“多一份思考”,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17),按照“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和要求,加以鉴别与分析、取舍与扬弃,而不能搞全盘接受、照套照用,也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8)。 二是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学习和研究是文明传承之途。要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要通过学习和研究,“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9)。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前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这些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思想精华作出细致、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进而深入阐发和挖掘,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 三是要切实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20)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2014年9月9日,习近平视察北京师范大学,谈到教材编写工作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1)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特定意义上讲,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文化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2)但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如果只学习西方和外国,“言必称希腊”,处处“去中国化”,忽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作,那么,时间日久,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弱化甚至丢失。所以,在学校以至全社会切实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 四是要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和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践行和应用。马克思主义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经世致用”,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应从研究者的书斋中和课堂上,走到群众中和社会实践中去。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研究的基础上,要真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兴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风,深入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和应用工作,“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23)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干部、群众中去,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内化到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中,起到“润物细无声、日用而不知”的效果,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 五是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资源,但毕竟客观实际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有鉴于此,习近平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24)‘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小康”这个概念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25)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 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才能忠实地继承和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目的。如此一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单纯的理论问题,也就落了地、接了地气,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实践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也就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结语: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从上述三个维度来理解和分析,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出这样的概括:一方面,二者都是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须臾不可离开的必需因素,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中国传统文化则是精神命脉和丰厚滋养,二者不仅有时代性上的差异,也有层次和本质上的区别,不能模糊差异和区别,不能相互替代、不分彼此;另一方面,二者又互为需要、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载体和精神营养。二者只有实现结合而且是正确、有效的结合,避免割裂和对立,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一言以蔽之,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理解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问题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域面临空前复杂局面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26)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27)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呢?习近平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28)这实际上指明了确立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的两条标准:一是要同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相契合,二是要同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相适应。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提出的。 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既应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又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中的有益养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更有效有机地结合起来,继续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篇大文章。 ①《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②《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6、80页。 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8、73、118页。 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7页。 ⑥《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⑦《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9页。 ⑧《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0页。 ⑨《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5页。 (11)《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2)《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3)《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14)《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5)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6)《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7)《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18)《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00页。 (20)《人民日报》2013年9月27日。 (21)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http://weibo.com/1699432410/BmmILuBfN?type=commet (22)《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23)《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 (2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01页。 (25)《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26)参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92—93页。 (27)《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28)《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标签: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习近平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精神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文化维度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