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烧伤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仇宝琴

喉部烧伤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仇宝琴

仇宝琴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1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喉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3月~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36例患者32例痊愈出院,2好转,2例无效。结论:经过临床治疗,了解喉部烧伤患者的治疗方法,降低感染,提高治愈率,是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探讨的方法。

【关键词】喉部 外伤 治疗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206-01

化学烧伤误吞或有意吞服强酸、强碱、甲酚皂溶液(来苏儿)、高锰酸钾粉、氨水、清洁剂等。热烧伤蒸汽;滚烫饮料、烫热食物摄入后,不立即吐出,由于突然惊吓,反而将其吞下,造成广泛的灼伤。化学武器烧伤 芥子气、氮芥气等化学武器的气雾吸入,可造成喉部烧伤。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3月~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喉部烧伤患者,年龄在12~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4.9)岁。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Ⅰ度烧伤主要表现为喉的炎症。有声音嘶哑、喉部分泌增多、喉痛、喉痒、咳嗽多痰等。喉黏膜充血、肿胀、水泡、溃疡和伪膜症状患者有19例。Ⅱ度烧伤,主要表现为喉的炎症,例如声音嘶哑、喉部分泌增多、喉痛、喉痒、咳嗽多痰等。喉黏膜充血、肿胀、水泡、溃疡和伪膜症状的患者有11例。Ⅲ度为喉部重度烧伤,吸入牲损伤不仅在喉、气管的黏膜,且累及支气管,甚至达肺泡。除上述轻、中度的表现外,因有下呼吸道黏膜的水肿、糜烂、溃疡和坏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出现严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缺氧和烦躁,咳嗽严重,血性泡沫痰,血脓痰和坏死脱落的气管黏膜,并发肺炎、肺水肿症状的患者有6例。

1.2方法与结果:急救处理,早期可口含冰块、冰水漱口,颈部冷敷;酸碱烧伤者使用相应中和液漱口或雾化吸入;补充水、电解质、吸氧、纠正休克、保护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者及早进行气管切开;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全身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结果:36例喉部烧伤患者中32例痊愈出院,2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

2 临床治疗

2.1轻度

强酸烧伤可用水冲洗口腔和喉部,可用2%苏打水、氧化镁乳剂、牛奶、豆浆、鸡蛋清等含服中和;强碱烧伤可用1%盐酸、构橼酸、5%氯化铵、醋等含服中和;酚类烧伤宜先用稀乙醇,然后用水冲洗口腔;蒸汽热液烧伤:冷开水漱口,口含冰块,颈部冷敷;保持喉、呼吸道湿化,防止干性分泌物结块阻塞。可用酶及黏痰溶解剂雾化吸入,如a_糜蛋白酶(5mg/次)、透明质酸酶(500U/次)、10%乙酰半胱氨酸等。雾化剂内可加用庆大霉素4万U等,防止感染;嘱患者安静,少言,进柔软饮食。口服氧氟沙星每日600mg,分3次,疗程7日。

2.2中度

解除喉、气管痉挛:减轻充血、水肿和痉挛,雾化吸入溶液内可加用麻黄碱15mg/次、新福林5mg/次、异丙基肾上腺素1mg/次或地塞米松5mg/次,作喷雾疗法,每日2次,疗程5日。

给氧:鼻插管吸氧是最常用的给氧方法,惟其最高给氧浓度不会超过50%,当氧流量超过6 L/min(升/分)时,病人即难忍受。给氧的目的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及氧弥散率,改善低血氧症。

利用高压氧舱治疗喉、呼吸道烧伤,一般在3个大气压下进行治疗,可使氧分压提高,血氧含量增加,改善缺氧症。头孢拉定静脉滴注,每日6 g,分2次注射,疗程5日。

2.3重度

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可解除喉、气管烧伤所致的严重呼吸阻塞,减少呼吸道死腔,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局部湿润与雾化治疗;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时应定时做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了解血液酸碱平衡状态,及时纠正。

2.4芥子气中毒治疗

芥子气中毒救治处理与喉、气管烧伤的治疗相似。惟早期局部消毒液可含氯消毒剂,如20%一氯胺酒精(70%酒精)溶液或水溶液、5%二氯胺酒精溶液等。

3 讨论

蒸汽、湿的蒸汽比干的蒸汽有更大的热能,能在声门反射性关闭前进入下呼吸道。因此,咽喉及呼吸道黏膜均出现充血、水肿和坏死。亦可伴发肺部感染:化学物质与有毒烟雾吸入喉与呼吸道后,可引起黏膜广泛化学性炎症,细胞缺氧和坏死,发生喉阻塞、支气管痉挛、肺水肿、肺不张与肺炎等。一氧化碳吸入咽喉及呼吸道后,能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血红蛋白(Hbc0),妨碍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组织严重缺氧,损害心、脑功能。战用化学毒剂,军用毒剂有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及刺激性毒剂等。能直接引起咽喉部损害的主要属糜烂性毒剂,如芥子气、氮芥气和路易氏气等,均为细胞毒。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烧伤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

[2]柴家科,盛志勇.进一步重视大面积深度烧伤皮肤替代物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2,18:73-74.

论文作者:仇宝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6

标签:;  ;  ;  ;  ;  ;  ;  ;  

喉部烧伤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仇宝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