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举措论文_杨海韫

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举措论文_杨海韫

(学校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摘要:国际标准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众多的国家或组织共同参与开展的标准化活动。作为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从大工业生产出现以后开始,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从19世纪产生至今,发展已有一个多世纪。到目前为止,已有162个国家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参与国家遍布全球。

关键词:国际标准化;战略;秘书处

欧盟制定了“控制型”国际标准竞争策略,要建立强大的欧洲标准化体系,对国际标准产生更大的影响,牢牢控制住国际标准的制高点。美国制定了“控制,争夺型”国际标准竞争策略,要深入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使国际标准反映美国的技术要求,承担更多ISO/IEC的TC秘书处,确保美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与我国地理上相邻、经济上互补的日本也在发布了国家标准化战略, 意图打破欧美对国际标准话语权的垄断地位, 全面提升日本的标准化水平。

面对发达国家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上的战略,我国要想发展,不被发达国家落下。就必须结合国情分析参与国际标准化对于我国的意义并采取相应行动。

(一)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 是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影响力的关键

国际标准是国际间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 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国际标准的产生就是为适应贸易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为国际贸易提供基本的技术依据,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创造条件。同时也可解决国际贸易质量纠纷,创造公正的条件,提供仲裁的技术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定给予了国际标准化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际标准是各成员国协调一致的产物。各国在制、修订国际标准时, 从本国利益出发, 尽可能在国际标准中使本国利益最大化。因此, 不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 就没有机会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 在利益面前没有永恒的朋友,要想谋求发展就只能自立自强。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社会化、专业化大生产发展,现在许多产品的生产已不在一个国家内完成,许多企业也不仅是国内的企业,国家之间联系愈来愈紧密,要想某地长久发展,就必须与他国合作。国际标准可以为这些产品的生产提供共同的技术依据,也可以为这些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因此只有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 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在标准审议讨论时多结合我国国情发表意见, 才能得到委员会和各成员国的关注, 争取和维护我国在国际标准中的利益, 树立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威信,进而使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争取承担更多秘书处, 是获得国际标准话语权的关键

标准作为相关方共同遵守的准则, 标准制定者总是占有有利地位,而当出现冲突时,秘书处的作用就开始展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国际标准组织一直在制定标准时体现公平的原则,官员在工作时不可代表任何成员团体,但在协商各国意见时,适度的倾斜也是不易察觉的。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标准化战略已成为国家利益在技术、产业、经济等领域中的体现,及实施技术和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发达国家都把国际标准化战略作为其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力图将本国的利益和要求通过国际标准的形式表现出来,控制和争夺国际标准化制高点。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由于诸多产业的国际标准牢牢掌握在几个大国手中,既可把标准当矛,也可以做盾。一方面,可利用其在国际上科技领先、话语权垄断之优势,不断拓展新产业的国际标准,“刷新”已有的国际标准,使我国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跟随更新。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已经成为限制“中国制造”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一些跨国企业为了控制产业标准,将标准与专利技术紧密结合甚至捆绑,以保证竞争优势。例如,欧盟2002年要求销往欧盟市场的打火机必须安装安全锁。而安全锁领域的主要专利早已成为外国公司囊中之物,要达到这一标准,我国企业必须支付高昂的专利使用费,使得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受到很大限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工作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差距,使得我国很多产业扮演的仅仅是制造者、组装者和本土市场分销者的角色,只能无奈地留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和附属地位上。

一流企业卖标准, 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卖劳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国际市场,一流国家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永远站在国际市场的最前沿, 主导市场的发展,永远处于市场竞争上游,其他国家,没有国际标准的制定权,永远受制于人,永远为一流国家打工。因此,积极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关乎国家民族的发展强盛。

(三)改善标准化工作者环境,发挥企业标准化工作者的作用,是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基础

回顾历史,在我国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常任理事国时,由于精通标准编制官方语言的专家人数受限,险些丧失机会。这件事也为我们日后发展敲响警钟,我们必须有一流的人才和技术,才能立足于世界中央。企业是与市场接轨的地方,创造力最旺盛,一流的技术多数产生于实际生产中。所以发挥企业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对于我国标准化工作至关重要。 越是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越注重员工的体会,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极大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价值。标准本身也是为实现以人为本,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需要。因此在企业应创造良好的标准化环境,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

结语

我国面对日益变化的国际环境,必须紧跟时代脚步,自立自强,争取在国际标准化舞台的一席之地,才可以助力我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万良,李祥文,张秀兰.从参加国际标准制定过程, 谈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制造技术与机床[J].2013,(10),146-150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标准化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杨海韫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  ;  ;  ;  ;  ;  ;  ;  

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举措论文_杨海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