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要: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明显,不仅有利于各阶段工程量的精准计算及不可控因素的有效规避,而且有利于造价管理整个生命周期内产生成本的有效管控,切实提高了资源计划的管理水平,其科学、合理、智能的创新优势也大幅度提高了造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高效、精细、低成本实现提供了可能。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BIM技术在项目管理及工程造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应用
1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BIM技术已大量地应用于工程项目中。美国、英国政府明确要求实施国家级BIM计划,实现公共项目的BIM应用。日本的建筑信息技术软件产业成立国家级国产解决方案软件联盟。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孕育Tekla、Solibri等主要的建筑业信息技术软件厂商。在中国,无论管理部门还是行业巨头,对BIM的发展预期不如上述国家明确,但趋势已经日渐明朗。
2BIM在我国工程造价的的应用现状
BIM在造价的应用正在经历一个传统造价管理与新技术融合的过程。传统造价管理在现在的工程管理中仍占据主流地位,较多造价人员对传本专业熟悉,对BIM技术的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一般。在我国,现阶段BIM在工程造价的应用多于其在施工、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但仅停留于建模算量的阶段,没能贯穿整个项目周期。造价工程师运用BIM三维算量软件,将大量重复机械的算量工作转交于机器,在减轻了算量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工程量计算效率和准确率。使造价工程师能更多的将精力投向法律法规、施工技术、工程合同、采购成本管理、风险控制等方向。现阶段三维算量软件的局限是相关部门没有对数字化目标和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不同软件的三维建模不能在同一平台打开,承包方建模与咨询方建模可能是完全不兼容的两个文件,核对工程量的过程需要对模型进行手动操作,比较低效繁琐。除此之外,设计等前端工作仍在采用2D设计,或者使用了与算量软件不能兼容的BIM软件建模,因此设计与造价不能进行良好的衔接,造价工程师不能直接利用设计方的模型迅速地计算工程量,而是需要另外去建立新的模型。为算量而进行的建模也不能与项目的其他参与方共同使用,BIM软件应有的数据共享、调用方便的核心优点在现阶段的应用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3BIM软件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库
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就是信息数据库,从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可知,只有保证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更加的健全、完整,才能使整体掌握工程造价成本的全过程。然而,因为工程造价在数据库方面的种类比较多,并且工程造价管理要素也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且有些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则是出于相互对立面,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处于这种较为复杂的环境中而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工程造价如果想要更加全面顺利的结束,那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手段,而BIM技术则能更好的使这一需求得以实现,所以,BIM就是工程造价信息库的建立重要保障。
3.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作为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运行。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及技术设计等方面。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已经积累的数据基础上进行限额设计,确保项目实施及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一方面,使用BIM模型的关联数据,准确、快速地获取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基础数据,同时还可以虚拟构建设计中的疑惑环节,减少施工中的返工,也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在施工图设计中,利用BIM技术的3维立体可视化功能优化设计,同时还可在设计文件中存储较为全面的信息,突破传统局限,为后续的工程量计算、施工过程材料定制、进度跟进、采购领料等都提供了便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实现统筹管理
统筹管理建筑工程,从而使安全施工彻底实现。在企业的所有部门中,它们都与事业单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如果想要实现统筹管理,就需要它们之间共同协作配合。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一定的要保证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并且进一步强化员工对施工操作规范制度的掌握。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以往发生的问题来看,各部门合作不佳、沟通不好则是其主要原因,而BIM技术的应用就使这一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如果想要运用BIM技术使模型更加完善,就一定要保证各部门齐心协力。因此,在建筑工程中,BIM技术不但能够使其技术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而且还进一步促使统筹管理的目标达到。企业管理充分融合当前的BIM技术,就能够使其利用价值大大发挥出来,而且还能帮助管理人员更加有效的监控工程具体状况,从而整体把控工程质量,继而及时发现工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使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3.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为施工程中成本的控制,BIM技术拥有自动化计算程序和智能优化等优势,主要表现在工程计算、工程变更、进度款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及资金使用规划等方面:第一,可利用BIM模型的参数化特性,按施工进度快速准确地提取工程量清单进行计算,实现造价的精细化;第二,可进行施工模拟提前确定工程可能变化,进行工程技术变更避免成本增加;第三,BIM技术的应用可让企业实时掌握材料使用情况、准确的派工情况,严格控制物料使用、调整工人派调,实现限额材料动态控制施工进度,节约成本。
3.5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主要为对施工项目的实际造价进行计算,传统的竣工验收工作都是在二维图纸基础上进行工程量的再次计算,还需要结合施工中变更的部分因素,过程繁琐复杂,计算量庞大。BIM技术的应用,首先实现了三维立体可视化审核,检查变更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保证结算准确率,大大提高结算效率,减少双方分歧;其次,BIM模型及系统的数据关联设计变更、合同材料、计量制度、材料管理等信息,随着工程进行BIM模型的数据库也会不断更新完善,其存在的信息量可对竣工工程的实体进行表达,在进行项目竣工验收时,可参照BIM模型进行验收,极为便利可靠;最后,BIM技术从整体上提高竣工验收的工作效率,针对质量缺陷、工程索赔等造价遗留问题,有据可循,便于企业造价管理制度工作的进行,降低结算扯皮现象发生的概率,节约成本消耗。
4BIM 技术应用的思考与展望
BIM 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为主导建立体系,让软件开发者和软件使用者参与其中。依照我国的造价规则,研发相应的 BIM 软件和平台,既可以满足设计需要,又能兼顾到造价算量的功能要求。BIM 软件平台应该与国标清单一样拥有标准化、可通用的优势,可满足各项目参与方的使用要求。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推广 BIM 应用的工作比现在各家软件研发机构的推广高效。由于建筑行业管理技术的发展,对专业 BIM 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会不断加大,形成新的产业。对 BIM 技术的应用要求的是同时具备工程知识与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BIM 人才大致可分三大类:① BIM 标准制订人才;② BIM 工具开发人才;③ BIM 应用型人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即是运用 BIM 技术完成本专业工作任务的第三类人员应用型人才。BIM 技术应从高校教育开始推广,可以设立专门的专业,也可以在工程类专业中开设 BIM 应用课程。BIM 的应用也应从项目的源头,设计阶段开始。企业加大对设计师 BIM 应用能力的培养,合理开展人才引进、培训、及考核等各类工作,保证为其未来的发展储备充足的BIM 技术人才,以期在 BIM 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结语
BIM技术的全面应用可进一步推动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工程建设行业来讲,可最大限度提升工程的集成化程度。并能为工程行业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其造价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建筑信息模型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钱波,刘红霞.传统设计团队与BIM团队的融合途径分析[J].建筑经济,2017,38(1):101-104.
论文作者:王兰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模型论文; 阶段论文; 软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