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研究综述_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论文

社会基本矛盾研究综述_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论文

社会基本矛盾研究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矛盾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20年来,教科书哲学所及的社会基本矛盾问题,持“两对”观点,即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两对”究竟能否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有无其它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界一直有人在探索这个问题。现将相关的探索及其彼此间争论情况概述如下:

一、需要与生产是不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争论

赵科天认为,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唯一的基本矛盾。理由是:基本矛盾是由基本问题引发的矛盾,而任何领域内基本问题是唯一的,所以在任何矛盾系统中,基本矛盾是唯一的。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是解决生产生活基本的物质资料,即解决全社会成员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问题,它是引起其它任何社会问题的逻辑起点,由这一问题而引出的矛盾,就是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它是人类社会唯一的基本矛盾。尽管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形形色色,但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因而引发的基本矛盾也只有一个。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这个基本问题不但会因为是多个将失去“基本”的本来意义,而且也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所不能容忍的。

李学峰提出需要与生产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理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并不是人类社会的起点,而需要和生产这对矛盾不仅是人类社会的起点,而且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只要人存在就有需要,要想需要得以满足,就必须进行生产。需要与生产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而且也存在于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人需要越高,越复杂,其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反之则相反。

马学融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需要与生产的矛盾不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理由是:事物的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一是要贯串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二是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需要与生产的矛盾虽能够满足第一个条件,却不能满足第二个条件,而这第二个条件是更为重要的。因此说,需要与生产的矛盾不能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需要和生产的矛盾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间的关系

罗开福认为,生产和需要的矛盾是社会生产关系中一个具体环节上的矛盾。理由是:生产和需要的矛盾,实际上就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或是其关系中的一个方面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因此说,生产和需要的矛盾,就是一定生产关系首尾两极间这一具体环节上的矛盾。社会生产,就是人们以一定的生产方式改造自然界以满足其需要的社会活动过程。生产和需要的矛盾亦是同一生产过程中两个要素间的矛盾,是社会生产统一过程中具体要素间的矛盾,因而它决不是全局性的居支配地位、带根本性的矛盾。

吉彦波认为,就解决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而言,显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社会基本矛盾是取代不了需要与生产这对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只是揭示和解释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它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人类“为什么”要这样的问题,没有从根源上回答“人类历史何以能够发展”这样一个根源性的实质问题。而需要与生产这对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最基础、最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特质,它能以自身内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自身发展并进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李学峰认为,需要和生产的矛盾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了生产满足需要的资料,人们就必须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与“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相结合,便形成一定的生产力。同样,为进行生产,就必须成为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中主要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依赖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产,需要引起的生产活动中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了满足物质性的需要,人们必须与自然发生物质交换,对自然进行改造,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为了进行物质生产,人必须与他人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人们在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也生产着人与人的物质关系,即交往关系的生产,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既而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和需要的矛盾是包括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一个总体性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实际上是在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过程形成的,是在生产与需要的矛盾运动中展开的。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依赖于生产和需要的矛盾。反过来,生产和需要也依赖于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和需要的矛盾不是孤立存在和作用的,而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生产过程的性质、特点和目的不同,经济运行的规律也不相同。社会需要能否在生产中实现,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

兰泽明认为,需要和生产的矛盾运动是其它社会矛盾运动的基础。社会矛盾的运动是多种矛盾交织的复杂运动。在众多的矛盾运动中,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解决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以及其它社会矛盾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运动又是产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及其它社会矛盾运动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及其它社会矛盾运动都是它在社会各方面的最终表现。需要和生产矛盾的解决,是靠它内部的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来实现的。要进行社会生产,人们就必然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同自然发生关系,形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二是同他人发生关系,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它社会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它社会矛盾。并且,无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还是其它社会矛盾的解决,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而展开的,是以解决这一矛盾为根本目的的。

赵科天认为,需要与生产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形成的三对矛盾是构成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三大矛盾。但是,这三对矛盾并没有处在一个层面上,使社会形态呈现为一个平面图式。它们处在不同的层面上,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社会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立体结构。具体说,社会三大矛盾在构成社会形态时具有这样的层次性:需要和生产的矛盾处在核心地位,构成这种层次结构的第一个层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由于是需要与生产的矛盾的直接产物,所以处在第二个层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则处在第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依次具有因果关系,构成人类社会的矛盾系统。

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生存,是发展,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简单事实。因此,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向前运动的主线索或叫做主渠道。不论将这一问题取何称谓,如最主要的、最高的,还是最低的或者最终的问题,等等,都是一个意思,赵科天将它叫做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问题。赵科天认为,人类在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中遇到的矛盾就是需要与生产的矛盾,如果人类社会最大的矛盾只有一个,则这最大的矛盾肯定是这一矛盾而不会是其它矛盾。因此,需要与生产的矛盾理应视为社会基本矛盾,而且在社会基本矛盾结构系统中处在基础地位。

三、人的需要与生产力及其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唐宗力认为,人类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理由是:人的需要可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生存是人类活动的首要目的,生存需要为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表明,生存需要是人类从事生产的最初动力。人类在生存需要强制下从事生产,以劳动为手段作用于自然,从中谋取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生存需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继而发生深刻的变革。那么,发展、享受需要作为生存需要的衍生物而存在,并随着生存需要的发展而发展。

需要不仅是人类从事生产的最初动力,也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进步,而劳动者在生产中努力探索,生产技能不断深入提高,给生产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术条件。而日益增长的人类需要——一方面人口增长带来需要的增长,另一方面生产可以刺激并产生新的需要——又对生产形成巨大压力,提出改进工具、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需要和可能——技术条件——相结合,新的劳动手段才会涌现出来,生产力才能相应上升到新的高度。向着深度和广度进军。

海涛、黄韶华不同意唐宗力的观点,认为人类需要不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理由是:(1 )人的需要同一般动物需要的分野不在于自然性,而在于社会性。人的需要同动物的需要之间的区别点最明显的标志就在于人的需要是同社会生产相联系的,没有社会生产就没有人类需要,甚至连人类本身也不存在。只有社会生产才是满足并发展人类需要的源泉和根据,脱离生产劳动,不与社会生产相联系的需要就不是人类需要,而只是一般动物的生理需要。(2)不是需要决定生产, 而是生产决定需要。生产不仅创造出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确定人们需要的性质、种类以及满足的程度。再者,人类需要属于意识范畴,是由生产决定的,并且在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3 )人类需要只是生产发展的动机而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劳动者使用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结合过程,这个结合过程无非是生产力三要素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这种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源泉和根本动力。

接上两种观点争论之后,范楚清认为,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任何实践,都是为了满足一定需要的实践。从社会来看,革命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决定人产生社会交往关系,结成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也是为了满足人们需要而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没有需要,就不会有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产生,也就不会有生产。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目的。从个体来看,每一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人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需要的产生、发展,而又不断被满足的过程。人的需要是使人从事劳动创造的最终动因。这种动因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需要驱使人成为现实的劳动者,积极主动地投入生产劳动中,劳动创造了满足需要的产品,获得了需要的满足。这是一个需要(观念上的需要)——劳动——满足(实现了的需要)——需要——(新的需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使人不断地作为个体劳动者投身于劳动实践之中,从而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丁春荣认为,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因为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主要体现着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人的职能被部分“物”所代替,但决不意味着抹杀了“人”的因素。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等,都是由人创造和发明的,也是受人直接控制和指挥的。他的结论是: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人”的因素,而人的因素的核心和实质或落脚点,应该是需要问题,换言之,人的需要问题,正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接着,丁春荣还认为,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要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人在整个行为过程中,需要既是行为的起点,又是行为的归宿点,需要是一切实践活动的驱动力。任何实践,都是为了满足一定需要的实践。

王孝哲认为,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来看,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中的社会生产,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社会生产力发展并不是只由于受到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之故,而是还有着自身的内在动力的,这种内在动力,主要就是人的需要。是人的需要,使得劳动者产生了劳动的动机和意志,并决定了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现实可能性。人的需要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可归结为二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迫使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它决定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二是人的需要促使劳动者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改革生产工具,改良劳动对象,决定了生产力的活跃易变不断发展。

赵科天认为,需要是社会基本矛盾诸要素生成的终极原因。推理:需要引起生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不能忽视或否认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以往解释社会基本矛盾为什么能够不停息地向前运动的理由是: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活跃的因素。其实,生产力之所以活跃,其根本原因不在别处,仍在它内部,在于它与生产关系构成矛盾的同时,其内部依然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一方面生产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不断变动、扩张、更新,便产生着新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着生产力超前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力框架也是按主体性原则构筑起来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对自然的能动性,人的自觉活动和创造性;其次是指人在生产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以保证生产力在运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渗透其中的科学技术及其使用方式作出选择。这种选择表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的变更归根到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和发展,是人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力量,从而形成充满生命意志的运动体系。人之所以在这个运动体系中自始至终保持其旺盛的势头,归根到底只能从人的需要中得到解释。人需要什么,也就是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依赖和欠缺什么。需要一旦出现,就会追求满足。一个社会需要发展,要前进,必须把全社会成员的物质及精神需要以及由这种需要的满足而再生出来的新的需要的满足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共同目的。由此推之,人的需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是社会基本矛盾诸要素生成的终极原因。

马学融认为,需要不是社会历史的历史起点和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历史的起点和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众所周知,生产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但是使人从动物界脱胎出来,使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却不是人的需要,而是生产劳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所说的,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由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

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人的本质特征:如能制造工具的手、具有社会关系、抽象思维和语言等等,都是在人类祖先的动物本能活动向人类生产劳动转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中进一步完善的。由此可见,劳动是人类最初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也是造成这种分化的动力和决定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类社会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建立,如果不是以生产劳动(生产方式)作为起点的抽象,而是以需要(或需要和生产的矛盾)作为起点的抽象,它同用阶级斗争作为起点的抽象一样,都不能科学地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从生产方式出发可以科学地解释包括人的需要、阶级斗争在内的一切复杂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现象,而从需要或从阶级斗争出发则无法解释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许多复杂问题。

劳动过程(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包含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矛盾的萌芽,预示着由此展开的丰富多采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劳动不仅生产出为人和人类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劳动产品,同时也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并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其他政治的和思想的关系。马克思正是以劳动为起点,形成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阶级和阶级斗争,政党、国家和革命,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完整学说。

四、社会基本矛盾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我个人认为,20年来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探讨、争论,实际上就是针对教科书哲学把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为“两对”(依经典作家的论述)而展开的。八十年代,也曾有人提出一对社会基本矛盾之说,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但被学界所驳,只是昙花一现。更多的是探讨“两对”之外有无第三对社会基本矛盾,以及第三对是什么的问题。也有人内涵式探讨“两对”问题,认为“两对”之中的上层建筑,不能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至终,因为社会发展到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构成“两对”之中的后一对矛盾,就难以成立,现行哲学教科书中“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结论就难以使人信服,理论上也说不通。

大多数人从社会基本矛盾的发端研究起,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逻辑起点的人有之,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基础上,来揭示需要与生产(也有人说成生产与需要)这对矛盾,作为第三对社会基本矛盾;有的人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之前就客观地存在着需要与生产这对矛盾,当然,需要与生产这对矛盾也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产生了生产力之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随之产生,当阶级和国家产生后,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产生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对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三对社会基本矛盾共同作用于社会,由于其内部矛盾的不断运动、变化,不断推进、升华,由此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至于是需要决定生产,还是生产决定需要的争论,尽管没有动摇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大厦”的根基,但已是在“两对”基本矛盾之外探讨第三对基本矛盾的着力点问题。

“两对”基本矛盾之外,究竟有无第三对基本矛盾,甚至更多,或者说,能否找出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来取代“两对”之说呢?笔者认为,可以继续再探讨,也有再探讨的余地和必要。“真理越辩越明”。依照上述学术界争论的观点,还没有哪一种观点被人们普遍接受,可以对他们的观点再作争论,但大家必须拓宽视野,从大哲学、大思维角度来思考、争论这个问题,不要仅仅局限于社会历史观领域,可将这个问题放到整个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方面去综合考察。对社会基本矛盾探讨中所涉及到的,如需要、实践、劳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矛盾分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体性和客体性,等等,这些范畴和理论仅限于社会历史观领域考察,视野会受到限制的。当然,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观领域的研究课题,也不能无重点地将其放到哲学其它方面去“夺主”,乱移本来的位置。但我们可以在整个哲学的大视野中,以社会历史观中的社会基本矛盾为轴心,涉猎整个哲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真正将社会基本矛盾问题探讨清楚,用于指导我们的现实社会实践,在行动中可以少走弯路,甚至于(终极意义上)不走弯路。如果象有的学者所述:需要与生产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能否成立需再探讨),那么,我国现行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简称为需要与生产的矛盾),既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又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双重身份,决定了需要与生产这对矛盾不可能被轻易忽视和改变,从而不会重蹈1956年之后将主要矛盾(需要与生产)迅速改变的覆辙。因为主要矛盾是有阶段性的,是可以更换的,而基本矛盾不因任务或人为因素而改变。那么,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00 年不动摇的策略(需要与生产这对主要矛盾是此策略的题中应有之意),就不会因人为因素等而随意改换。社会发展是硬道理,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是硬道理。应该对“需要”作深层次的再探讨,确立它在唯物史观中的应有地位,同时,就需要与生产的关系问题,引起学术界的争鸣,以其论证我们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合理性和长期性。通过研究这对矛盾,进一步理清它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收稿日期:1998.11.18

标签:;  ;  ;  

社会基本矛盾研究综述_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