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术后监测与护理体会论文_纪琴,浦晓珍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术后监测与护理体会论文_纪琴,浦晓珍

(1江苏省宜兴市张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宜兴 214200)

(2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江苏宜兴 214200)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正确的外科方式干预,术后进行优质的监测与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宜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6年10月共手术治疗SAP 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SAP患者通过正确的外科方式干预,术后进行优质的监测与护理。其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2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9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0.47%。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优质的监测与护理能配合医师进行更好的治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重症;外科手术;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161-0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急腹症,病情多危重,可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进行正确的外科方式干预,术后进行优质的监测与护理,使得SAP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死亡率已控制在20%以下[1]。宜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6年10月共手术治疗SAP 21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7~66岁,平均3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60小时,术前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全组患者均有上腹部剧痛,有急性腹膜炎体征,实验室检查有血淀粉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钙下降。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组制定的SAP诊断标准。经胃肠减压、抗休克、预防感染、抑制胰腺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都合并有多器官功能不全、腹腔室间隔综合征。手术方法:清除胰腺及周围坏死组织,放置多根引流管进行冲洗、引流。术后住院天数15~63天,平均28.5天。

术后进行监测与护理,监测项目有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尿量、24小时进出量血糖、血生化、肝肾功能、引流液的淀粉酶等;护理内容包括:管道的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护理、营养支持疗法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2.结果

21例SAP患者通过正确的外科方式干预以及术后进行监测与护理,其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2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9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0.4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长、并发症多,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对病人进行细致的观察,全方位的监测与护理,尤其是优质护理。

3.1 术后监测

3.1.1体温 持续高热(体温>39℃)或者体温不升者多说明有手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观测切口、深静脉留置以及其他导管处的皮肤有无红肿,进而明确可能的感染部位。向相关医师汇报病情,可作腹部B超、CT,胸片等进一步明确病因,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3.1.2血压、脉搏 当心率≥100次/分,收缩压≤10.6kPa,尿量不多时多提示血容量不足,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更有利于血容量的判定。在完善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测定)等相关检查的同时,进行补液扩容的治疗。

3.1.3呼吸情况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48~72小时,注意观测氧饱和度,观测呼吸的频率。若氧饱和度略有下降,应考虑病人是否有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多,而鼓励其咳痰,必要时人工吸痰。若术后感觉呼吸困难,并有高热者应警惕肺部感染的发生;增大氧流量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氧饱和度仍下降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者应考虑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

3.1.4尿量、24小时进出量 尿量是观察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保持尿量>30ml/h,及时发现有无肾功能不全。发现准确统计、记录24小时的进出量,为医师的治疗尤其是补液量的医嘱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依据病人尿量、24小时进出量的情况可调整补液的速度和补液量。

3.1.5血糖、血生化、肝肾功能、引流液的淀粉酶 定时监测,做好危急值报告,早发现、早处理异常情况,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

3.2 术后护理

管道的护理:胃管及胆道引流管有减低胆道、胰管、胃肠道的压力,能使胰液的分泌减少,胰酶的激活减少,减少胰酶对胰腺的自我消化,防止胰腺炎的进一步加重,在胰腺炎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认真记录引流量,注意引流物的性状。做好口腔及会阴部的护理,需要较长时间留置时可给予雾化吸入、膀胱冲洗,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几率。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常有多根腹腔引流管,有效的引流可减少坏死组织的集聚,减少胰周脓肿等感染的发生。根据引流管上的标识分清引流管的名称及部位,与相应的引流装置相连接。防止引流管滑脱、扭曲、压迫,保持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3.3 心理护理

病人卧床时间长,机体自主能力差,还有切口疼痛、各种治疗等都可能引起病人的心理变化,如:烦躁、压抑等。护士更要热情、用心得对待病人,使病人有信任感以及依赖感;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沟通,促使病人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向其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如腹腔引流管的作用等,打消其顾虑,取得其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及时把病情好转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告诉病人,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指导及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活动。

我们认为术后优质的监测与护理能配合医师进行更好的治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洪池.胰腺疾病[A].赵玉沛,姜洪池.普通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0-363.

[2]张婕,杨勇,张文杰,等.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方法的选择[J].肝胆外科杂志,2010,18(3):192-194.

论文作者:纪琴,浦晓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术后监测与护理体会论文_纪琴,浦晓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