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评价系统中几个统计指标时间函数属性的探讨_衰减系数论文

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若干统计指标时间函数属性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研究论文,函数论文,评价体系论文,属性论文,指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0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03)09-0009-04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造、指标取值和得分计算的基本思路是基于布尔函数型的,即按照指标统计实际发生数额,产生数额的计算数额,未产生数额的按零对待,如式(1)所示: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统计结果存在着大幅度的波动,统计图形的收敛性不高,规律性的显现受到影响,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科学研究活动有自己的规律和周期,投入类指标(投入经费、设备、人力等)要素一般具有连续性,而产业类指标(鉴定成果、获奖成果、专利、论文等)要素则具有明显的离散性,由此形成统计图形的离散性波动;二是科学研究评价中的大多数指标具有时间函数的性质,指标项的发生数额往往是指标函数的某个拐点,在布尔函数的过滤下,拐点以外的数量变化被屏蔽,造成统计图形的离散性波动。

根据科学研究活动的客观实际,分析指标项的时间函数性质,对指标项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一方面可以平抑统计图形的偶然性波动,凸现统计数据中的规律性和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可使统计结果向科学研究的实现情况进一步逼近,提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根据对统计结果偶然性波动影响的大小,找出强时间函数型指标项和弱时间函数型指标项。弱时间函数型指标项可延续布尔函数的计算方法,强时间函数型指标项则需对计算方法加以修正。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强时间函数型指标项,包括参加标准化建设指标、专利指标和获奖成果指标。

二、参加标准化建设指标

(一)设置“参加标准化建设”指标的意义

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尚未设置参加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评价指标。根据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科学研究活动对国家标准化建设的贡献情况应当纳入评价体系,这类指标是强时间函数型的。

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中,发达国家利用知识创新的优势,优先制定各类贸易和技术标准,构造技术壁垒,技术壁垒的基础是技术创新能力,基实质是国家之间技术实力的较量,这种较量在很多领域里体现为技术标准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技术成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技术标准甚至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

(二)标准化建设指标的时间性

技术标准建设所产生的影响是关乎全局性的,是深远的。从某项科学研究成果进入技术标准或创立了新的技术标准时起,到技术标准的该项内容修订(或标准整体改动)时止,都将对相应的技术研究、工业生产、经济贸易等等领域产生持续性的制约作用。如果按照计算产生数额的方法,只计算技术标准更新年(或公布年)的得分,忽略后续期间该技术标准的影响是不科学的。为此,赋予标准化建设指标以时间函数属性,不但计算技术标准更新年(或公布年)的得分,而且计算该技术标准延续期内的得分。

(三)标准化建设指标当量设置

技术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部门标准。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国际标准(或将自己的技术标准纳入国际标准),基点是制定、更新国家标准,切入点在于行业和部门标准。在标准化建设中,根据对技术标准体系产生的作用,可以大致分为改良、局部修订、独创三种情况。按作用大小排列为独创、局部修订和改良。将标准化建设作用等级与技术标准等级重叠,可得标准化建设指标当量设置坐标。以适应标准作为考察的原点,作用种类为横轴,标准等级为纵轴,则标准化建设指标当量设置坐标(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标准化建设指标当量设置坐标(示意)

根据标准化建设指标当量设置的示意坐标,推算标准化建设当量如表1所示。

表1 标准化建设的当量分(仅供参考)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部门标准

独创1000

 500200

 100

局部改良

400

  1005010

适应8040 10

1

(四)标准化建设指标得分计算

(1)标准化建设得分的计算公式

为第i项标准化建设的当量值,g为标准化建设得分级别的当量转化指数,则1到n项标准化建设指标总得分B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其中,g指数值(仅供参考)如表2所示。

表2 g的取值(仅供参考)

学科类别

 理

人文、经管 工

转化指数g(加权

23

 6

经费数(万元))

得分的第2年开始,直至该项技术标准重新修订,计算其间(按年计)学术影响延续得分。设a(a>1)为折算因子,第i项技术标准生效年限为T,t(t∈T)为标准执行期的某一年,得1到n项标准化建设指标总得分B的修正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一部技术标准可能会有多次修订,假设这些修订均为同一统计对象所为,则统计图形会出现多个拐点,其中,技术标准公布年的拐点为时间函数的极值,技术标准公布的第2年的拐点标志着进入延续期。标准化建设指标得分B的统计图形(示意)如图2所示。

图2 标准化建设指标得分B的统计(示意)图形

三、专利技术成果指标

(一)专利技术成果的意义

与标准化建设有关的另一个统计指标是专利技术成果。标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创造性过程,需要大量的、连续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种创造过程的衡量指标就是专利。

目前,我国专利产出的总量有限,而且大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规划和引导,发明创造活动个体色彩浓厚,难以形成产业优势,无法为制定新的技术标准提供有力的支持。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其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拥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发明专利、自主知识产权等。发达国家正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将其技术独占优势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因此,需要从发展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专利工作。对于专利产出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一般数量概念的水平上,应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单位专利总量出现大幅度增加,为实施专利战略提供量的支持。为此,对专利技术成果指标赋予时间函数属性。

(二)专利技术成果指标的时间性

专利工作包括五个环节:一是专利申请,这是形成专利技术成果的起点;二是专利授权,这是依法获得专利技术成果的标志;三是专利维持,这是获取专利技术成果精神和物质利益的保证;四是专利运用,包括转让、实施等,这是获取专利技术成果精神和物质利益的过程;五是专利的放弃或专利权的转移。把第四个环节纳入科技产业收入,则专利技术成果的得分涉及专利申请、专利授权、专利维持、专利放弃几个方面,其中,专利授权的学术影响最大,专利放弃的学术影响最小,专利维持的学术影响可设为最大、最小之间的一个常数。根据发明创造的科学和技术价值大小,一般的排列顺序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将这两组取值重叠,可得专利技术成果的分级当量分如表3所示。

表3 专利的当量分(仅供参考)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专利

专利申请

 30 15  6

专利授权

 60 30 12

专利维持

 10  5  2

专利放弃

 0

0  0

根据表3,第i件专利的当量分的概念曲线如图3所示,这个曲线与专利技术成果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一致的。

图3 第i件专利的当量分Zi的概念曲线

为第i件专利的当量分,β为专利技术成果当量分的转化指数(例如可令β=3),则1到n件专利技术成果总得分Z的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四、获奖成果指标

获奖成果除了有获奖级别属性以外,还有学术影响的延续效应问题。某项成果获得奖励,不但在获奖当年发挥学术影响,而且在以后的若干年时间内其学术影响还会持续,只计算成果获奖当年的得分是不准确的。考察学术影响的直接方法是问卷调查,不过可操作性不强。为此,可引进一个时间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只计算成果获奖当年得分方法的不足。

(一)成果奖励级别赋分

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定律,科技成果有绝对难度的问题。绝对难度越高,奖励级别越高,所得到的赋分越高。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将国际科技奖励也包含在赋分体系之中,如表4所示。

表4 成果奖励赋分(仅供参考)

表中的衰减因子,将在衰减函数中使用,取值越小,衰减速度越慢。

(二)获奖成果得分的基本公式

为第类成果奖励的当量赋分,b为得分转换系数(例如可令b=5),则1到n项获奖成果的总得分

(三)获奖成果学术影响延续效应

关于获奖成果学术影响的延续效应,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延续效应是衰减型的时间函数,即随着时间的延续,影响程度逐步降低;其次,不同级别的获奖成果,其衰减速度不同,级别越高,衰减越慢。

1.衰减函数的形成

某项成果获奖之时,其学术影响一般可以达到最大值。设该成果的学术水平为h,获奖时,如图4所示。社会平均学术水平提升的过程,就是获奖成果学术影响力衰减的过程,当社会平均学术水平达到获奖成果的学术水平时,获奖成果的价值转移周期即告结束,如图5所示。

图4 社会平均学术水平提升

图5 获奖成果学术影响衰减

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中,也有某些科技成果的学术影响出现若干个高峰的情况。但由于这种现象并不普遍,故暂且予以忽略。

分析图5所示的衰减轨迹,可知是一种指数函数曲线。经过比拟合,取函数的曲线作为描述衰减轨迹的函数曲线。

2.获奖成果学术影响延续效应得分的计算公式

3.获奖成果得分计算的修正公式

将获奖成果学术影响延续效应得分的计算公式与获奖成果得分的基本公式合并,即可得到获奖成果得分的修正公式。设H为获奖成果的总得分,其计算公式如式(6)所示:

收稿日期:2003-05-15

标签:;  ;  ;  ;  

科研评价系统中几个统计指标时间函数属性的探讨_衰减系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