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措施论文_张德普

浅析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措施论文_张德普

曲靖市麒麟区煤炭工业局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这给煤炭企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与挑战,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煤矿的开采难度也逐步增大,其面临着高风险、任务重的特点,使得煤矿事故频繁发生,这与煤矿通风具有很大联系,因此,本文将主要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分析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措施

前言

煤矿生产是一种高危险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诸多的安全隐患,煤矿通风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通风不良会导致煤矿进内瓦斯爆炸、火灾以及水灾发生,因此,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做好通风安全至关重要。

1.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

煤矿通风系统是一个大型复杂的工程,其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人为操作以及矿井环境、通风系统等等,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制约其安全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环境方面与人为方面,在以下笔者将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为后续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提供有力地依据。

1.1环境因素

与普通的地质结构相比较,煤矿矿井地质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煤层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在煤矿开采中随着开采深入不断地增加,其内部的温度、地应力变化会越来越明显,从而成为诱发煤矿安全事故的导火线。另外,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大量的煤矿瓦斯外泄以及通风不良空气中煤粉颗粒过多,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现今,随着煤矿企业生产发展的变化,高瓦斯比较容易出现,而且这种问题在实际控制中存在较大难度。另外,就矿井通风系统而言,由于矿井地处于地表下部较深的区域,内部通风性能比较差,如果矿井通风系统不能够保障正常通风,矿井内部就容易出现局部漏风率不达标的状况。除此之外,由于矿井通风系统安置不科学,会影响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对生产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矿井环境的干扰往往也会影响矿井中通风系统设备的数据采集与传输,使之出现错误问题。

1.2人为因素

现阶段,在一些煤矿企业生产中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其整体安全性能不高,在生产中往往处于被动管理的状况,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煤矿的应急救援有待完善。目前,部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设施比较缺乏,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不能够及时地对其应急设施资源进行调动配置,影响应急救援的时效性。

第二,煤矿管理人员以及井内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管理人员忽视煤矿通风工作重要性,通风系统安排非专业人员管理,在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一些故障频发。另外,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环境下,很多的企业仅仅重生产却忽视了安全管理,在生产作业中存在较多的违规作业情况,增大了煤矿生产的不安全性。

第三,煤矿企业生产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对于安全投入比较关键,其主要表现在设备、安全培训教育等等,但是这些内容企业往往会忽视,安全培训重视不够重视,尤其是一些新入职人员,为了降低培训成本,通常最大程度的压缩培训时间,实际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2. 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

基于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性,做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非常关键,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将煤矿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式过程,因此,煤矿通风安全防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而提升煤矿生产安全性,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2.1建立良好的煤矿通风环境

煤矿生产作业中,内部通风非常关键,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煤矿通风环境,强化“一通三防”的安全生产作业,改变过去的煤矿通风不良的状况,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通风安全意义的认识,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定时定期对煤矿生产基地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从而保障煤矿通风环境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教育与培训

各级部门在煤矿生产中都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将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安全意识,做好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另外,为了提升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安全培训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以实际的安全事故案例来进行讲解,使得被培训人员能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为了更好地便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学习,可以将一些安全知识印发在安全知识手册上,使得他们能够随时对安全事故的优惠以及处理有深入认识,避免在出现安全事故不足所措;当然为了更好地在员工心中树立安全意识,可以定期每周举行安全知识大讲堂和座谈会,邀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结合煤矿生产来现场指导安全生产。

2.3 完善相应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煤矿通风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也是非常重要,其是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基础。一方面,应该明确法定代表者,对于各种安全生产隐患制定严密的治理方法。另外一方面,为了确保煤矿通风安全,对于一些违规安全作业人员需要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从而保障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当然,为了提升煤矿管理的安全性,在煤矿通风管理中,每一个环节均需要以相关的行业法规制度为操作依据,以提高其科学性。

2.4建立通风评价体制

煤矿通风评价体制就是对于煤矿矿井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并根据这些数据来分析评价煤矿安全生产中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以及制约因素。从现阶段发展来看,我国在煤矿通风评价体制方面研究已有一定的成就,该体制根据煤矿通风的不同特点、条件以及范围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价,主要能够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另外,为了更好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还需要结合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来制订具体的评价体制,比如煤矿测风评价等。但是,煤矿企业在安全评价体系的选择方面,一切需要建立在安全评测基础上。

2.5完善煤矿安全设备,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

煤矿企业应当设置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配置专门的瓦斯监测人员,随时随地对煤矿的井下作业环境进行巡逻检查,发现故障或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上报或者处理。通风系统的改善应当与煤矿矿井的生产变化协调起来,以确保煤矿矿井安全的实时性、进步性。对串联通风应进行严格控制,避免二次通风的产生以及保证通风的稳定、可靠、正规。另外,还应该强化局部通风,局部通风机需要在确保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实施,为了提升安全性能,对于局部通风机安置部位,可以安装相应的瓦斯传感器,来对煤矿矿井内部的瓦斯含量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内部瓦斯达到危险标准之后,需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比如,断开局部通风机的用电电源,以保障矿井内部安全生产。

2.6加强安全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

安全管理对煤矿矿井生产至关重要,基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生产过程中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大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同时,各个部门安全监察机构需要加强监察力度,实时地监控煤矿安全生产,定期对其进行大规模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该在停车情况下进行整顿,直到整顿结束后方可开始生产。另外,矿井通风安全自查也是很关键的,需要与安全监督管理同步开展,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通风安全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而煤矿工程生产复杂、技术性要求高,诸多方面因素均会制约煤矿通风安全,进而影响煤矿生产。以上笔者结合实际的工程状况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以及防范措施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开展。

参考文献:

[1]贺勇. 煤矿通风安全制约因素和有效防范分析[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72-73.

[2]冯步云.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112.

[3]原海育. 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 能源与节能, 2016,09:187-188.

论文作者:张德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浅析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措施论文_张德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