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观察论文_徐建蓉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观察论文_徐建蓉

徐建蓉 绵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早孕人工流产后行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育龄女性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为术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对照组100例术后未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有无月经量减少、宫腔粘连、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组术后月经量减少率为4.98%,宫腔粘连率为0.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0%及6.00%,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为(26.5±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1±2.1)d,子宫内膜厚度为(9.26±0.96)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0.93)mm及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电生理治疗能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促进月经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易实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和终止非意愿妊娠的一种补救措施。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4800万人次人工流产,中国占有1/3,约1300万人次,且随着性观念的开放及无痛人流术的开展,我国人工流产有日益增多趋势。人工流产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术中术后可能出现腹痛、阴道流血、宫腔或宫颈粘连、月经量减少、不孕等并发症,对女性的心理健康及生殖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避免非意愿妊娠造成人工流产外,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预防宫腔粘连是关键点。我院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取得了显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200例,均符合以下标准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年龄18~35周岁,既往月经规律,停经45~60d,阴道B超确诊为宫内早孕,无负压吸宫手术禁忌证、无盆底电生理治疗禁忌证,如局部皮肤破损、溃疡等、无慢性疾病史。随机分为两组:盆底电生理治疗组100例,术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对照组100例,术后未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两组在年龄、孕次、产次、停经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盆底电生理治疗组应用妇产科SRL800综合治疗仪。(1)治疗模式:子宫内膜修复模式,低频脉冲电刺激,频率为40Hz,脉宽为250μs,电流强度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波动在10~40mA之间。(2)电极片位置:将电极片2个贴在耻骨联合上方两横指,左右旁开2cm,2个贴在腰骶部即骶骨2~4水平,左右旁开2cm。(3)治疗时间:于人流术后第1天开始,隔天1次,每次20~30min,5次为1治疗周期,第2、3个治疗周期均从月经干净第1天开始,隔天1次,每次20~30min, 5次为1个治疗周期,3个治疗周期为1疗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对照组在人工流产术后,行健康宣教,未行盆底电生理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由同一医生实施人工流产术,术后常规使用新生化颗粒口服3d,促进子宫收缩。

1.3疗效观察

完成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患者月经量、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1)术后月经量:人流术后月经量与术前月经量相比较,月经量较术前减少一半者为月经量减少,对月经量减少及闭经患者排除再次妊娠及内分泌疾病后,行宫腔镜检查明确有无宫腔粘连。(2)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人流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的天数。(3)子宫内膜厚度:完成一个治疗周期的盆底电生理治疗,由同一医生采用彩超诊断仪,在尿LH峰值日,行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厚度大于0.8cm为内膜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术后月经量减少及宫腔粘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1年内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门诊常见的、有创的宫腔操作,治疗过程中可引起子宫内膜损伤,如果仅子宫内膜功能层受到损伤,则机体可通过自身月经周期中的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撤退来完成修复,如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了损伤,因上皮及间质细胞再生障碍,新生血管的形成受损,内膜实现自我修复比较困难,子宫腔壁缺乏内膜覆盖,进而发生纤维化甚至瘢痕化及黏连,导致术后各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月经量减少、宫颈粘连、宫腔粘连、不孕等。尤其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来说,如何有效降低子宫内膜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盆底电生理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其对盆腔脏器脱垂、女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及产后子宫复旧等方面都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国外有学者报道,盆底电生理治疗能有效提高子宫内膜厚度或改善子宫血流灌注。有报道,仿生物电疗法用于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治疗子宫内膜生长不良的不孕症患者,并获得了理想治疗效果。因此,我院进一步研讨盆底电生理治疗原理,研究人流术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是否能及时、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提高临床妊娠率。

4结论

人流术后子宫内膜损伤,继而引发月经不调、宫腔粘连、继发不孕,严重威胁了女性的生殖健康及心理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盆底电生理治疗能有效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并促进月经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易实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维霞,李善霞.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的近况[J].大众科技,2017,19(07):95-97.

[2]张佳佳.排胚益母汤对人流术后子宫复旧影响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3]黄亮,曹岐新.补肾活血汤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4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7,49(04):48-49.

[4]吴益雪,黄水英.优思明在人流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评价[J].海峡药学,2017,29(01):130-131.

论文作者:徐建蓉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观察论文_徐建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