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指导论文_王冬瑞

浅谈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指导论文_王冬瑞

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庆 400000

摘要: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约为0.21%~1.75%,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4%。随着传染性眼病的逐渐被控制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青光眼已成为我国当前主要致盲病之一。青光眼致盲的人数占全体盲人的5.3%~21%。青光眼越早发生,越是早期引起视力损伤者,其失明可能性越高。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缺乏可靠地预防方法,对疾病知识不了解,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保持良好视功能最好的办法。本文以我院的68例患者为样本,对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指导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让患者认识疾病,做好自我保健,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有效的治疗疾病同时预防疾病的复发率。

关键词:青光眼;健康教育;护理指导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患关系也从过去被动服从转变成共同参与的合作关系,而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通过患者与护士的学与教的互动过程来实现的 [1]。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老年人口呈现总数多、增长速度快、患病率高的特点[2]。青光眼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在眼科领域是一个复杂、顽固而又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眼病[3-5]。目前这几年仍有上升趋势,因此为了尽早得到更好的预防,提高早期诊断率,让患者得到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对病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青光眼疾病的定义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青光眼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盘凹陷、视野缺损,最终可以导致失明的严重眼病。正常人的眼压为10-21mmhg,超过24mmhg为病理现象,眼压增高可以导致视功能损害,视盘出现大而深的凹陷。眼压升高水平和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眼压增高持续时间越久,视功能损害越严重。青光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青光眼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

1.2青光眼疾病的病因

1.解剖因素:前房浅、眼轴短、晶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2.年龄、性别:开角型青光眼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青光眼多发于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患者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3.遗传因素:青光眼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

4.眼部及全身疾病:眼部微血管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

5.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2.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 12月本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8例,其中女39例,男29例,平均年龄(56.25±10.21),其患者均为神志清楚、思维及判断能力正常、无精神障碍疾病的青光眼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院内给予常规青光眼的知识宣教。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院内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指导。

3.1科外宣教 在张贴栏粘贴青光眼相关知识的海报,发放便于携带的小手册、宣传单,门诊大厅循环播放相关知识教育视频。

3.2入院教育 入院时患者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语气和蔼,介绍病区环境、经管医生,入院制度等,做好详细入院评估,给患者一个温馨的感觉。对患者病情有初步的了解,细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针对患者情况向患者讲解青光眼相关知识,使患者树立信心,消除焦虑紧张感,尽快适应新环境,如果遇到急性发作并伴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的患者应该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给予相应处理,等患者症状缓解再做进一步评估。

3.3心理护理 青光眼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可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因此,可根据患者特点理解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知道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平常进行各项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清楚,同时多与患者沟

通交流,让患者心情愉快、积极乐观、劳逸结合、避免在暗室或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生活,适当运动锻炼,减少疾病的发作。

结果通过本次研究调查发现,实验组例患者通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术后护理、以及对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指导等优质护理措施,患者满意率达到94.0%,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宣教,其满意率仅为77.0%,两组对比差距甚大;以上对比结果说明了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取得了显著效果。

讨论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旨在规范住院病人的行为,推进患者康复程度[4-5]。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导向,通过纠正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它不仅是患者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更重要的是一种治疗手段,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作用[6]。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治疗作用。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降低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术后康复。通过一个全面、系统、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模式能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紧张焦虑感,同时能更好的主动配合治疗,还有利于患者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及早诊断。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陆清,对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体会,长治医学院学报第5期,2014.10:396

2.高小芬,于卫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医养结合老年患者护理级别再分度研究 [J].护理学杂志,2014,29(4):1-4

3.丁月琴,青光眼病人的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11,19:1780

4.郑剑秋,毕蓓,健康教育对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发率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08,5:78-79

5.徐志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指导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2.20(7):96~97

6.黎洁露,健康教育路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310-311.

论文作者:王冬瑞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浅谈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指导论文_王冬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