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论文_郑武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论文_郑武

(资中县双龙镇同川小学 资中 641200)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培养,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有赖于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模式。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学习,所有的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展问题,实验、操作、调整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由此可见,“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几个过程,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教学活动的根本转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提供相应的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或专题,以此来创设出和谐、开放、探究性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质疑探究,并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以及教师本身的示范。

1、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

很难想象,一个死气沉沉,唯师命是从,唯唯诺诺的班集体能很好地合作和探究。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创造性表现,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赖于教师指导下的民主、自由和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首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并尽力去发挥学生的潜能,现在的学生,从电玩、网络、报纸中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视野开阔,接受新事物快,只要教师善于组织,精心设计课堂环节,物理科中有大部分知识都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获得,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需要,让物理课堂变成学生体会成功快乐的地方,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能力的过程。学生能够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或教师的指导解决。教师要敢于“放手”,善加组织、引领,让学生在平等、宽松、愉悦中获取知识。

2、创设利于探究的问题情境

物理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很熟悉,但又不明其中的奥秘,这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经过实践,物理科创设问题情景主要有二个大的方式:(一)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情景创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比热容》这内容时,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一个问题:在日照相同的条件下,夏天内陆比沿海炎热,而冬天内陆又比沿海寒冷,为什么?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后,再引导学生从下面的问题逐步探索:1、内陆、沿海主要物质是什么?2、这二类物质有何不同?据已知的不同点可以解释上述问题吗?3、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等的情况下,温度计升高度数相等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操作进行实验,一步一步地去发现问题的本质。(二)是以实验为核心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教学《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上课请同学看演示的小实验,一对皮碗,对齐后,用力挤压一下,皮碗就紧贴在一起,要费很大劲才能把它们拉开。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带着兴奋激动去看节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介绍,这时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活跃的思维进入探究问题实质的自由领域。在课堂问题情景的创设中,不应仅是教师创设,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对问题的创设,也就是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这比教师为创设而创设效果要好得多。

二、指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自主”不是放任自流,其他内涵应是由扶到放,在科学引导下的科学自主以及自主后的能力扩展,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注重引导。这种引导不是束缚,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为了学生本质的飞跃,因此引导要科学、适时、有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在信息的收集、实验器材的准备、数据的统计分析等许多方面,都需要教师的“穿针引线”,适时、恰当地引导。在教学《欧姆定律》这节内容时,通过实验测出了:在电阻一定时,不同电压下的一组对应的电流值,以及电压一定时,换用不同的电阻对应的电流值。

U

并且得出:I=——。

R

在讨论三者的关系时,许多学生根据实验和教学知识找出: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和电阻成反比;借着学生探讨的热情,引导学生思考:电压一定时,电阻是否和电流成正比?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激起了波澜,这时就应改革,让学生的思维去激荡、去碰撞,学生在已有的电阻大小有关因素的知识基础上,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如果这时教师越殂代疱,条分缕析,讲得天花乱坠,效果不仅不比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的印象深刻,而且学生是体会不到,探索的乐趣,合作成功的愉悦。

总之,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又要善加引导,适时点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既是师生充分互动的参加者,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三、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过程与积累经验,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了解研究方法,激发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并享受探索和学习成功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课中要根据活动情况及时组织、调整,真正把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落实在探究活动中。

“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将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具有高尚情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皆备的高素质人才,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自明。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其内涵,寻找从传统教学过渡到新的教学模式的良好途径。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仅应该要忠实践行这种好的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更要善于反思,小结自己实践中的得与失,经过不断地曲折反复,螺旋式地接近素质教育的本质。

论文作者:郑武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论文_郑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