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春典:应予保护的“另类弱势语言”论文_郭晓霞

杂技春典:应予保护的“另类弱势语言”论文_郭晓霞

郭晓霞 河北省文联 河北 石家庄 050001

摘要:从民俗语言学视点来考察,杂技春典是一种属于非主流语言文化的特定民俗语言现象,属于“弱势语言现象”。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江湖”已经不复存在,春典使用的范围和人数都在逐渐减少。但是,杂技春典作为杂技行业的反映形式,承载着历史、地域、民生民风、思想理念等多元文化价值。所以,我们要科学地认识杂技春典、增强对杂技艺人保护意识、以民间生态文化机构为依托、尝试建立杂技艺术数据库等有效措施,发掘、记录、保存和保护杂技春典这种特殊的语言文化遗产。

关键词:杂技春典特征 历史背景 思想理念 保护措施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世界上许多语言都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印有时代和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河北吴桥杂技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吴桥杂技春典跟吴桥杂技艺术一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艺术特色,并形成了一套完整、丰富的语言系统。杂技春典同杂技艺术一起被誉为杂技文化上的“双子星座”。

从民俗语言学视点来考察,杂技春典是一种属于非主流语言文化的特定民俗语言现象,属于“弱势语言现象”。尤其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江湖”已经不复存在,吴桥杂技艺人的生存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定的保障,春典不再成为艺人生存的必需,使用的范围和人数都在逐渐减少。但是,杂技春典作为杂技行业的反映形式,承载着历史、地域、民生民风、思想理念等多元文化价值,再加上一些行话由于特殊的需要还在使用,我们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发掘、记录、保存和保护杂技春典这种特殊的语言文化遗产。

一、杂技春典的特征

春典,简称“春”,也叫“隐语”、“行话”、“切口”、“调侃儿”、“黑话”。乃旧时江湖人彼此间相互联系交流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中国流民社会群体出于不同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造的遁辞隐义的特殊隐语。从其性质来讲,它是全民共同语的一种变体,是某一个社会团体在特殊背景下为了特定的需要而创立的一些特别的交际符号,这些交际符号只限于某个团体内部使用,具有极强的秘密性。从春典的定义和本质交际功能出发,我们归纳春典特征如下:

1、隐秘性。春典最重要和本质的特征。这种隐秘性体现为一种人为的秘密性。其目的是借助于特殊的语言构造方式表现出来。这里抄录一段艺人说的春典对话:

甲:辛苦辛苦。(是行里人吗?)

乙:彼此彼此。(大家都一样。)

甲:元辰什么蔓?(先生贵姓?)

乙:灯笼蔓,老元辰什么蔓?(我姓赵,老先生贵姓?)

甲:千斤蔓,贵包口?(我姓陈,干哪一行的?)

乙:不起包口,干粒子的,你贵包口?(称不上一行,变戏法的,你干哪行的?)

甲:不起包口,老格家的(跑马戏的)。

这段对话中有江湖通用的行话,也有杂技行的行话“挑厨供”、“切地”、“老格家”等。杂技行的节目种类多,特别是魔术节目,保密要求高,艺人都把一些技巧、门子看得如同命根子一样,即便是徒弟,都不随意传授,所以隐语也就用得很多。比如,“粘、摆、合、过、月、别、捧、开”等春典语,是属传统戏法“落活”的道具和手法的隐语。这是杂技在传承时,为了免于跑了门子而进行的保护行为。“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

2、封闭性。春典是一种对语言的特殊使用现象,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群体成员有意违背交际的会话合作原则,对集团或群体意外成员予以封闭、排斥。比如,艺人在外面演出,晚上住店的时候、沟通交流的时候都要用春典。问今天生意怎么样,这个时候的谈话就可能被第三人听到,他们的钱就可能被偷,但是他们之间用春典,外人就一句也听不懂了。

3、集团性。春典使用者往往体现一种“集团”分类特征。春典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行业认可的标志。传统社会中,杂技艺人闯江湖,人生地不熟,在别人的地块上怎样寻求到自己的生存之地?怎样得到同行的帮助与认可?这就要与江湖人“盘道”,是“门里人”还是“空子”?师承何人?等等。几句春典一说,就认了同行,按江湖规矩,就要“相帮相”。

4、场合性。春典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即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有某种特点的人互相交际的具体状况。杂技春典语用在艺人的生活中,以应对面临的各种情况。过去,艺人都是私自外出,所到之地,经常遇到当地民兵来盘查,情况紧急,容不得艺人们通气。此时,春典语就派上用场,谁去顶缸(出面顶事),谁去藏钱,谁赶紧溜走并在哪集合,在民兵的眼皮底下就把事全安排布置了。

二、吴桥杂技春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法国批评家、哲学家丹纳曾讨论艺术与种族、制度和时代的关系。在丹纳看来,这三种因素几乎决定了某种特定的带有强烈地域意味的艺术的类型、特征、乃至生产模式。

吴桥位于古冀州南部,古黄河古道下游,属于退海地带,地势低洼,土地易涝且多盐碱,寸草难生。“每遇秋涝,汪洋无际”。从县志记载可以看出,尽管人民辛勤耕作,但在自然灾害的侵袭下,再加上官府的横征暴敛,土地瘠薄,到头来人逃脱不了“隔邻含泣卖妻儿”的命运,过着朝不保夕的贫困生活。土地贫瘠及收成没有保障,使得吴桥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性减弱,寻求其他生存之计。而在这些生存之计中,杂技活动成为这里百姓的首选。杂技之种,能够在这里生生不息,其地域环境和生存基础是重要因素。杂技在吴桥民间,在自然状态下传播和传承,关乎民众生存所需是第一要素。

春典是艺人保护自己的工具。吴桥人在极艰难的生存条件下,春冬两闲时背井离乡、漂泊卖艺、凶险环生,艺人们受尽官宦警匪、地痞流氓的欺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保护自己,求得生存,艺人们对一些情况只好用外人听不懂的话来交流,这是人们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而形成的语言智慧。

学习春典是拜师学艺的必修课。艺人要“咬春”(懂行话),艺人交谈要“搏春”(用行话交谈)、“吐春典”(讲行话),不然就是“方块”(犯忌讳、不用行话)、“没有住过生意下处”(不懂江湖规矩),严重的要赔偿对方的损失。春典不会,即使技艺再好,也不被同行承认,只能是“海清腿儿”(没有师傅的人)、“门外”(外人)。为此,还要拜师学艺,补学春典。

由于春典几乎是杂技艺人生存的必需,长期以来春典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丰富的系统。专门研究杂技历史的杨双印认为,“杂技的群体少了,用处少了,就不会形成一整套的行话,所以行话的形成,起码证明他有足够长的时间,有足够多的需求,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语言系统。”

三、吴桥杂技春典折射的思想理念

由于久远的历史传承和广大的群众参与,造就了吴桥深厚的文化底蕴。吴桥县志载:吴桥“人性质厚,气勇尚义”,“有击筑、吹吁等燕赵之风”。传承古训、祭祖崇先、行侠好义、尊老爱幼的风尚在吴桥久盛不衰。这些风尚习气、思想理念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春典反映出来。

尊老敬老、爱护后人是吴桥人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些民俗传统也反映在吴桥杂技春典中。如艺人崇敬师傅,行话中称师傅为“老帅”、“大将”;艺人要尊敬长辈,所以称长辈常冠以“重”、“强”“日”、“月”、等语素。如【重腔】祖父、【重末】祖母、【日宫】父亲、【月宫】母亲。

吴桥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因此有的春典词语有很强的爱憎好恶色彩。比如对忠厚称为【忠祥点】,凶恶称为【狼不正】;对好色之人称之为“臭子点”;对军警称为“冷子点”;对便衣侦探、侦缉队称为“鹰爪”。

吴桥人凡事讲礼仪规矩,杂技活动中行为规矩、地域规矩、演出规矩等,使得杂技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深邃。比如艺人要“相帮相”(艺人要相互帮助);艺人见面应该“搏春”(用春典交谈);艺人间要“通象”( 艺人间相互问好);艺人不懂得江湖的规矩就被称为“没有住过生意下处”。

吴桥杂技行业内最主要的禁忌是“放块”。所谓的“块”是艺人对一些忌讳的事物或其他东西名字的代称。“放块”就是把这些话语说了出来。艺人忌讳的块有“八大块”和“七十二小块”之分。据杂技艺人自己所言,江湖卖艺,以平安顺利为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所有神、妖等物,都存敬畏之心,不敢冒犯。因此艺人们在说八大块、七十二小块时多用“春典”语代替。比如八大块中的,龙【印子、海条子】、虎【巴山子、仓嘴子】、牙【财梁子、土堆子】;七十二小块中,猪【齐嘴子】、鼠【土嘴子】、蝎【勾子】、龟【中巴】。

四、杂技春典:应予积极保护的语言文化遗产

古今中外使用隐语行话的社会群体,主要是生存条件比较恶劣或说是社会非主流层面的“草根”群体、“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正因如此,这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弱势语言现象”。学者们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对于隐语行话的种种误解,是其濒危的首要因素;其次,则是随着一些使用隐语行话群体的消失,使其所使用的隐语行话也随之消亡;再就是,隐语行话也会随着某些赖以依附的“濒危语言”的消亡而消亡。

杂技春典,也是一种属于非主流语言文化的特定民俗语言现象,同样属于“弱势语言现象”。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江湖”已经不复存在,吴桥杂技艺人的生存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定的保障,因而行话不再成为艺人生存的必需,现在吴桥杂技艺校也不把春典作为课程去教授,使用的范围和人数逐渐有所减少。但是鉴于杂技春典承载的多元文化价值,以及一些行话由于特殊的需要还在使用,我们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发掘、记录、保存和保护杂技春典这种特殊的语言文化遗产。

1、科学地认识杂技春典

区别良莠,辨风正俗。首先从学术视野和知识层面,破除主流文化层面对春典的误解, 科学认识春典的性质和文化价值。这是保护春典的基本前提。事实证明,吴桥社会生活对吴桥杂技春典产生深刻的影响,反过来,杂技春典也对吴桥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吴桥人的语言使用上。一些春典走出杂技圈,来到普通生活发挥交际作用,构成其日常生活的一种言语习俗。比如“走穴”、“踩点儿”、“半开眼”、“硬生意”、“挂彩”、“绑票”、“出血”、“扯呼”等。

2、增强对杂技艺人的保护意识

语言文化遗产主要是依附于个体的人和群体传播,是一种“活态”文化。这是一个无形、必须以人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因为绝大部分信息都集中并生动地存储于传承人身上。杂技春典也是如此。要关注杂技艺人、加强对艺人的保护。

随着时代的变化,虽然传统意义上的“江湖”已经不复存在,但是随着新生事物的发生,吴桥艺人们也会创造出新的春典语。杂技春典的独特之处就是它不像其它行话一样停滞不前,甚至濒临死亡,而是“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有所发展、不断补充。如“转心子”(手表)、“夯子”(公章)、“叶子”(证明信)、“土冷子”(民兵)、“把杂”(开证明信外出演出)、“掰铃子”(打电话)、“驾灵子”(开车)等。近年来,“大腕(蔓)儿”“托儿”之类旧时春典陆续进入当代的社会流行语。这说明杂技春典有一定的生命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吴桥杂技艺人的智慧。因此,要加强对杂技艺人的保护,特别是对民间老艺人,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提升现有的生存状态,对他们做出较完善的保护政策。

3、民间生态文化机构为依托

作为语言遗产,政府要大力支持相关文化及传播部门对于春典的发掘、记录、保存、保护。比如,建立杂技艺术研究中心,对春典进行系统、规范的整理;举办杂技文化展览,对春典进行宣传。

4、尝试建立杂技艺术数据库

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为杂技春典的整理和保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杂技春典在民间的素材十分丰富,仅靠艺人口口相传,手抄记谱,很难保证春典传承的可持续性。建立杂技艺术数据库,大大有利于文献典籍的收集、整理和传承研究工作。

通过数据库的收集、整理、保护等功能将这些最具代表性、有历史意义的杂技春典,采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形式进行系统整理,利用多种载体对其行为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将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完整地保存下来,便于后续研究的查找、使用、共享、信息传递与刷新。

参考文献

[1]吴桥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吴桥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

[2]王海峰.杂技行话与吴桥社会生活[J].文化评论,2007(1)

[3]曲彦斌.现实社会生活视野下的隐语行话[J].学术交流,2010(1)

[4]杨双印、冯国丽.吴桥杂技[M].科学出版社,2010.

简介:郭晓霞,文学硕士,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论文作者:郭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杂技春典:应予保护的“另类弱势语言”论文_郭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