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分析论文_覃忠革

关于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分析论文_覃忠革

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林业局 513200

摘要: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处于整个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当中的关键地位。要依据实际需要及国情状况,改革生态环境保护新制度,并对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实施统筹落实,并就国际环境方面问题及国内相关问题给与统筹解决。文章主要对改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生态环境;林业;保护;管理

引言

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生态系统稳定都是至关重要。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涉及各个方面,既包括林业资源生态建设队伍的组建,也包括先进管理技术设备的使用,同时法律法规对于林业资源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林业资源管理建设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林业管理部门、社会公众以及政府要协同配合,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1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意义

1.1推进经济转型和升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竞争力。现阶段,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远发展,且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效应得到大幅提升。此时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一个关键阶段。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好,将资源消耗型、污染型、效率低的生产设备、产线予以淘汰,把节能和环保管理标准提升,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高新科技、知识型节能产业,才可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低碳绿色转型和升级,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现有的环保管理体制在监管上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一些管理部门未能明确自身职责,存在推诿情况,未能真正发挥环保的作用。

1.2加强和谐生态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极为重视和谐生态的建设,实现人、环境及资源的和谐发展。但是,现阶段在我国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阶段,应始终坚持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及创新,积极树立和谐生态的理念。不但要推进经济的发展,还应不断加强生态经济建设,将和谐生态理念充分贯彻到经济建设和发展事业中。如此,才可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积极有效保护,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的格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说,要实现和谐生态,就必须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当前我国该项体制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尚未良好发挥,使得和谐生态建设中存在诸多不足,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和谐建设。

1.3促进低碳社会的发展

低碳社会的显著表现是低污染、低消耗及低排放。这不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主要途径。为有效推进低碳社会建设,应不断改进生产生活技术,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开发和利用清洁环保能源,实现低排放。而这就对环保管理体制有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推进体制改革,严格控制社会生产生活中CO2等排放量,促进社会共同建设低碳、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2 改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措施

2.1建立健全林业法律法规

林业资源的管理需要政府的政策加以支持,同时也需要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打击破坏林业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行为,同时对生态林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制度、资金、技术的支持。在现代林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传统的法律条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林业资源管理的需要,因此,国家要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的时代性和普适性。例如,人工湿地如何进行管理、林业资源如何进行建设等问题都是国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森林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林地管理暂行办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等,都从法制角度给予明确规范。在森林保护管理中,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无证采伐、无证收购、非法运输等破坏林地资源的行为,要坚决查处。

2.2理顺林地开发和保护机制

林地保护,制度先行,建立一套内容完整、行之有效的林地开发和保护机制是当前加强林地生态保护,促进林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制度决策部门应当坚持林地制度“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基本原则,明确林地开发使用权与保护权的归属,同时细化林地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改变现有制度中使得政府处于弱势地位的条文规定,让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得到落实和具体安排。同时政府要与林地承包者签订生态保护协议书,按照“林有其主,开发保护并行,撂荒罚款”的原则编制,督促承包商加强对林地保护的重视,不能一直向林地索取而从不保护,坚决遏制这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理念。同时,加强林地保护立法工作。当前的林业法律法规对林地保护条文规定的较为空泛,多是原则性的规定且数量不多,因此,政府部门在开展林地保护工作时往往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而未来林地保护法应当贯彻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坚持走环境友好的开发保护之路,不能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破环林地生态平衡,树立生态优先的立法思路,完善法律体系建设,促进依法护林、依法治国。

2.3改变林业开发和保护思路

现阶段林业开发和保护思路实际上是以开发为主、保护为辅,先砍伐再种植、先破坏再保护。这种思路指导下的林业经济在短期内确实产值上升很快,但其代价是过度砍伐森林,造成诸如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思路亟需扭转。未来要树立林地保护和开发并重,在良好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坚决遏制现阶段我国森林覆盖率连年下降的现实趋势,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林业经济能够永续发展。同时加强用科技带动开发保护工作,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建立林地生态保护区和自然科技园,改变原有仅靠砍伐木材获得原材料收益的发展方式,而是利用林地资源发展多种产业共同经营。

2.4加强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

林业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因此,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促进林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态林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引入现代林业的概念,增强林业资源建设的综合效益。一方面林业资源管理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远程传播技术等先进技术,加强对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宣传,另一方面要提升林业资源管理的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实时监督和控制林业资源管理过程,统一协调各个部门的管理权限。同时,安排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林业资源管理实践中,借鉴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促进林业资源现代化管理与生态系统建设的有机融合[2]。最后,重视管理者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即使是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人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通过社会成员加强宣传力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结束语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而且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下,提出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实际中进行广泛应用,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来有效的推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林业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翠欣.基于职业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

[2]秦洁.基于GIS的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7,37(9).

[3]周健.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我国北方城市景观发展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1,30(32).

论文作者:覃忠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关于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分析论文_覃忠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