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理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改革论文_伏辉,李兵,刘阳名(通讯作者)

以创新为理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改革论文_伏辉,李兵,刘阳名(通讯作者)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在新时期教学形式下,解剖教学得以深化改革,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本文中,根据多年经验和教训,对目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为其提出相关对策,保证能够为临床解剖教学提供意见。

【关键词】创新理念;临床;解剖学

【中图分类号】R-4;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28-01

解剖学是一种形态学科,将其应用在临床上,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为其教学期间,利用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发展要求,因此,一定要将创新理念引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保证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专业性的人才。

一、实际的教学状况

目前,存在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严重脱节。对于临床选修课程,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解剖学基础,其教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本科解剖学重复,并且,在期末又存在考试,学生为了能有一个好成绩,开始死记硬背,该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在解剖操作工作中,与实际的课程目标存在较大脱节现象,无法提高学生的临床手术操作技能。其教学内容深度不够,在我国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只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没有进行相对应的临床工作,其使用的临床知识都比较陈旧。特别是对于一临床新技术、新知识,没有对其及时更新,无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不仅如此,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没有得以增强。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只能单一的了解各个部位解剖的具体结构,没有对标本充分利用,无法对临床发生的问题解决。导致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充足的热情,虽然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无法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在该情况下,需要教导学生,只停留在课本知识学习是完全达不到目标的,还需要在生活中努力研究、积极探索,发扬创新理念,以实现新教学改革。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标本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多标本部位都没有被解剖,导致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不同专业的学习背景不同,很多学生只关注自己专业方面的自身,没有充分时间去研究其他专业的解剖学知识。如:一些研究心外科的学生,只关注胸部和心脏解剖。对于结构比较复杂、位置较深的部位,特别是颅部、颈椎部等,在操作期间将面对较大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创新为理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改革

将创新理念应用到临床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创新性理念教学模式下,能够让教师通过专业培训,增加授课内容,了解临床上的相关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是学生的理解知识基础上,能够增强其专业性,促进课程教学价值有效实现,保证解剖学教学的深化改革。

(一)加强与临床科室的合作

为了实现双方合作,需要开设临床讲座。根据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等相关内容逐渐减少,特别是一些最基本的解剖学知识,要加大临床知识的丰富性。例如:大隐静脉剥脱术解剖学知识[1]。在开设临床讲座过程中,其内容会涉及到头部外壳、肝胆外科以及妇产科等,所以,需要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等相关知识进行宣讲。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到解剖操作上去,还需要取消理论考试,加强实践考试,要求学生根据临床解剖的相关综述进行编写,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由于实际的教学内容深度不够,为了提升临床知识教学水平,需要了解临床手术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视频观看、自学以及到临床手术进行观察等方式,加强临床学科与各个学科的相互联系。在这种实施情况下,教师的临床经验得以提高,不仅促进了整个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提升,还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二)设立科研小组

成立科研小组,能够共同解决解剖学中遇到的内容。教授临床应用解剖学课程的大多为博士和硕士,他们在临床上具备多年经验,能够更明确的解决临床上出现的问题[2]。在这种教学形式下,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还能有效对临床上的相关科研实验进行设计,保证合理解决临床上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保证临床教学目标的有效形成,还能为其研制出创新性、可行性的研究课题。

(三)将课程进行拆分

针对标本浪费现象的分析,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下,需要将整个解剖学进行拆分,按照临床专业,将其分为四肢与头颈、胸以及腹部和盆部分。对于四肢与头颈部分课程,主要是研究一些外科、骨科等;对于胸以及腹部和盆部分,主要研究心胸外科、妇产科等。将整个解剖学分开后,为学生减少了更多的学习负担,不仅提高了标本的利用效率,还能将所以标本应用到一个区域内,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促进解剖教学的专业化与系统化发展[3]。对于一些结构复杂、位置深的部位,需要将其与临床各个科室相互合作,促进高级课程的开展,保证标本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

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临床应用解剖学是教育中最为主要学科,是新技术产生的一门学科,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对人体形态结构进行研究,并解决各种临床问题。随着临床解剖学的应用和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伟,刘克,李文婷等.以创新为理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改革[J].基础医学与临床 , 2015, 35(6):854-856.

[2]赵冬梅,王志强,张璐萍等.研究生临床应用解剖学课程改革实践[J].解剖学杂志 , 2015, 38(5):632-633.

[3]徐剑文.临床应用表面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 , 2014, 16(1):8-9.

作者简介:伏辉(1980.4-),男,本科,研究方向:形态学实验室管理与解剖学.

通讯作者简介:刘阳名(1965.3-),男,本科,研究方向:临床应用解剖学.

论文作者:伏辉,李兵,刘阳名(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以创新为理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改革论文_伏辉,李兵,刘阳名(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