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肉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龙婷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50例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同为25例。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方法进行恢复,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恢复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前肌肉进行测定,并进行1h尿垫试验与性生活质量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肌力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漏尿量和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盆底肌肉训练应用到全子宫切除患者当中,发现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增强,尿失禁情况减弱,性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盆底肌肉训练;全子宫切除手术;性生活质量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生活会比术前有所下降,不满意度也会有所上升。子宫切除会影响妇女的盆腔结构,如肠道、盆腔神经等,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润滑液分泌和性高潮神经被切断[1]。有研究发现:缺乏生理系统知识、术前精神精神异常及不满意性关系都会使得全子宫切除术后性功能恶化[2]。本文选取于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50例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50例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25例,年龄为40-58岁,平均年龄为(48.1±2.0)岁;对照组同样25例,年龄为42-59岁,平均年龄为(49.0±2.5)岁,病程为(6.5±2.3)个月。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方法进行恢复,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恢复方法,所有患者均未绝经。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种类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由专业的医疗人员对病人的资料进行收集,如年龄、是否绝经、病史等,并留下病人联系方式,方便随机采访。患者都是在术前和术后3-6个月进行生理监测、1h尿垫试验及性生活质量调查,从盆底肌力等级、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治疗宣传,观察组患者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每周3次,每次30min。

1.3诊断标准

1.3.1 肌纤维测试

盆底肌纤维分为一、二两类,一类肌纤维耐受力强,不易疲劳,为慢纤维;二类肌纤维耐受力差,易疲劳,属于快纤维。通过肌肉刺激对盆底功能进行测试。肌纤维分为0-5五个等级,等级越高收缩力越好。

1.3.2 1h尿垫测试

使用1h尿垫试验对尿失禁情况进行检测,≤2g为轻度,2g-10g为中度,10g-50g为重度,50g以上为极重。

1.3.3 性生活质量问卷

问卷调查采用5级评分,分为情感因素、生理因素与伴侣因素,总共31项评分,患者在术前术后3、6个月进行填写,计算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盆底肌肉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6个月后的肌力等级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可以发现观察组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肌力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详情见表1。

盆底肌肉训练(PFME)是对患者肛提肌进行有意识的自主收缩,从而加强妇女盆地肌肉训练,改善括约肌机能。盆底肌肉训练在临床上有较多应用,举例如下:

3.1在产科中的运用

盆底肌肉训练(PFME)能够降低盆地交感肌肉神经兴奋性,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自信,提高分娩率,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患者进行盆地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治疗及保健作用,得到了广大女性患者好评。近些年来,国外开始出现许多盆底康复学校,培训盆底康复类医师,对女性妇科病患者进行规范的盆底康复训练。这些训练对于母亲及婴儿来说都有很多好处。有很多不能进行正确训练的孕妇在经过训练以后,阴道静息压、阴道持续收缩时间会有显著提高。

3.2在妇科中的运用

盆底肌肉训练(PFME)患者通过自身有意识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以加强盆底肌张力,恢复松弛的盆底肌肌力。有研究表明:全子宫切除术后女性患者通过加强肛提肌的收缩训练,从而使术后肌肉恢复正常,这种恢复率可以达到。通过对中老年妇女的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问题进行肌提肛的收缩舒缓,能能够增加肌肉收缩次数和强度,增强盆底肌肉组织张力,从而预防盆底障碍类疾病,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50例妇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方法进行恢复,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恢复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前肌肉进行测定,并进行1h尿垫试验与性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肌力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漏尿量和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盆底肌肉训练(PFME)是对患者肛提肌进行有意识的自主收缩,从而加强妇女盆地肌肉训练,改善括约肌机能。盆底肌肉训练(PFME)以尾骨肌训练为主,主要锻炼阴道并进行缩肛。盆底肌肉训练是提高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没有副作用,而且不受时间及地点限制。本文通过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将盆底肌肉训练应用到全子宫切除患者当中,发现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增强,尿失禁情况减弱,性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娟,沈美云,范惠萍,陈晶晶,吴燕霞.盆底肌肉锻炼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94-96.

[2]孙蓓,白枫.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12):984-987.

[3]谢娟,范惠萍,陈晶晶,沈美云,吴燕霞,徐丽.盆底肌肉训练在全子宫切除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4):5639-5643.

[4]范惠萍,谢娟,陈晶晶,沈美云,徐丽,冯红英.盆底肌肉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患者康复的作用[J].现代医学,2014,42(11):1379-1381.

[5]周雯娟.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与性生活状况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论文作者:龙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盆底肌肉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龙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