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电力企业管理与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林梦鹭1,左继宁2

简析电力企业管理与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林梦鹭1,左继宁2

(1北京华电海外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5;2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摘要:电力企业是我国大型能源企业的代表,其自身有着技术密集型以及人才密集型等特征,所以将电力企业的管理得到完善就比较重要。电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其实际的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就能从很大程度上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激励理论;管理

一、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的原因

1.1激发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历程中对于社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从古至今电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步使得现今社会的人们对于电的依赖性逐渐增加,可以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依靠电力来带动。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新技术的发明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和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那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激励员工前进,激励因素的本质是关注工作本身的内容,这点不仅会在不同维度上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促进人们对于工作的一系列进取心,通过激发来看到得到人们最优秀的潜质。每一个员工都有追求进取的需要,只有不断的完善提高自己才会使得所在企业不断的提高知名度,才会提升该企业在业界的地位。

1.2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小因素,员工潜力的发挥在企业中是各界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方面,因为如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份辛苦的聚拢,就像大海是不同的水滴组成的一样,很多研究表明人的潜力的发挥是无穷的,正如一滴水在某些时候可以迸发出极大的影响力,这就是瞩目的蝴蝶效应。很多学者发现假如在不存在激励的环境中,人们正常情况下只会爆发出潜能综合的20%~30%,反言之在受到的足够多的激励影响的环境中,不说所有的潜能都被激发出来,至少会有80%~90%的潜能被激发出来。而潜能的激发使得人力资源不断的升级,不断的达到一定的高度,使得人力资源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以说激励制度保障了各方的利益。

1.3保障企业基本效益

管理作为社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主角的光环,在管理中可以称得上是主线。绩效考核作为是企业管理中比较受到关注的一点,不断的把握好这点,才会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不断的保障企业的竞争优势。激励理论的使用就是在生活美这一点,在当今的企业的管理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员工与公司企业的关系问题则是关键性问题,激励员工会使得企业的发展在竞争中不断的前进不断的褪去裂痕,保障基本效益。

二、激励理论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

2.1要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

激励体系是促进电力企业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激励体系的建设中必须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在电力企业中,对员工激励往往是以物质的形式发放,如果没有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来进行工作,那么就很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但不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还很容易降低员工对电力企业的认同感。在我国的部分电力企业中,往往存在着对员工的绩效奖励不是以员工的工作结果为评选依据,而是以相关管理人员的主观喜好来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就会大大伤害受到不公平待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电力企业的认同感,这样的结果对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首先认识到公平原则对于激励理论的重要性,在进行相关考核评测时坚持公平公开的工作原则,让每一位员工的付出都有意义。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建立起健全的激励工作监督体系,将激励工作的全部内容都清楚的展示在所有员工面前,欢迎所有员工共同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公平的激励体系,才能更好在电力企业中树立榜样,当员工的努力工作能够真真正正的被电力企业认同,得到激励时才能够实现员工的更好发展,实现电力企业凝聚力的提高。

2.2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激励理论在电力企业中的运用具体就体现在电力企业建立制度的建立。首先,电力企业激励制度的建立要追求对员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对于员工来说,物质方面的激励与精神方面的激励同样重要,物质方面的激励是对于员工生活方面的支持,能够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从而更好投入工作,精神方面的激励则是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帮助电力企业建立电力企业文化,提高电力企业的凝聚力。其次,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激励考核制度,对员工激励工作的开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先建立起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体系。当形成一个公开公平的考核体系时,就能够让每个员工都明白工作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考核人员在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公平原则,做好与被考核员工的交流沟通工作。最后,要坚持个体差异原则,“一刀切”的情况是我国电力企业在进行员工激励工作时常常出现的情况,员工与员工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工作岗位之间往往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激励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衡量情况,要有针对性的来进行激励工作。要在衡量可靠性、可区别性、可接受性、灵敏性、可行性、工作性等诸多原则上得以体现。绩效考评要能够和电力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能以及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紧密结合,从多方面的进行考核,考核过程中也要能够保障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将这一方面得以完善就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2.3在管理工作中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

期望理论告诉我们,目标价值的诱力与个体的需要有关,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价值,同一个目标对不同的个体也有不同的价值。对一份奖金,有的人在意,有的人不在意;一个进修指标,有的争着去,有的不愿去。只有当人把目标看得很重要时,积极性才会高。在精神奖励方面也是这样,有的看重提升,有的看重公认(自己的工作得到社会承认),有的看重名誉。管理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管理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多元化的奖励方式,使组织的各种报酬同职工的愿望相符合,例如运动会组织者对运动员奖一块金牌比同样价值的钞票更有激励作用。电力企业的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在情感激励方面也要能和物质激励得到交互应用,仅仅依靠金钱还不足以将工作的动力充分引发,这一点也成为诸多电力企业的共识。所以对于电力企业的管理而言,就要能除了在物质激励的策略实施之外将情感激励也要能得到有效加强,对员工要能充分尊重以及加大对员工的关怀使得员工能够感到温暖。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最为基础的一个内容,要能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就要在激励理论的应用上得以全面进行实施,从各个方面来优化电力企业管理结构,从而达到最大化的提升目标。激励是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到激励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员工在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潜力,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培玉、傅勇,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企业经济,2011.

[2]吴胜杰,电力企业管理与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中外企业家,2015.

[3]曾宪洪,电力企业管理与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实施探究,企业技术研究,2015.

作者简介

林梦鹭(1991.03.29),性别:女;籍贯:浙江;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人力资源助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左继宁(1980.02.22),性别:男;籍贯:北京通县;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副总经济师、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论文作者:林梦鹭1,左继宁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简析电力企业管理与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林梦鹭1,左继宁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