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论文_杨红光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论文_杨红光

湖北省咸丰县黄金洞民族中小学 44561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凝聚点。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而广大青少年又是教育的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不读史则无从爱其国”。《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学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一、历史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其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向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历史的课程性质具有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刻苦耐劳、富有智慧和创造力著称于世界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充分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例如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涉及“抗日战争”的内容中,从赵登禹讲到张学良,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到南京大屠杀,从西安事变到台儿庄战役,再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次次壮烈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牢记过去,不忘国耻,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在丰富的爱国教育素材面前,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以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张骞通西域》为例,要让学生见贤思齐,深刻体会并学习张骞的忠贞爱国,不辱使命,坚持不懈的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时代信息和热切关注的时事

利用时代信息和热切关注的时事是对爱国主义最直接又有效的方法 。“所有的今天都是明天的历史”,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在闭关锁国的清朝,“师夷长技以制夷”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共两党周旋时,长征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抗美援朝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九八年洪灾中,抗洪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从古至今,无不都是体现着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爱国主义教育集中表现在“拯救中华”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爱国主义教育集中表现在“振兴中华”、“爱我中华”上。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们的民族凝聚力,自觉树立起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壮志雄心。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热切关注着的时事政治,也可以加以利用。比如钓鱼岛事件,对此事件过程和历史缘由加以说明,加以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遭受的屈辱历史教育,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分析钓鱼岛事件,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不是要下一代记住历史,报仇国耻,而应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手段以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的课程理念“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这种课标理念的引导下,现行的教学不再是“填鸭式”教学了,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角的创新性教学。比如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屈辱岁月,可以通过《甲午风云》、《我的1919》、《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视资料,给学生贴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写历史小论文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在课后写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小论文,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悟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让爱国主义永驻心田。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和素材,利用各种教学途径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论文作者:杨红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月总第1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论文_杨红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