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观与列宁青年观比较研究论文

习近平青年观与列宁青年观比较研究论文

习近平青年观与列宁青年观比较研究

郝俊霞1,2

(1.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摘 要: 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党都不能忽视青年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列宁依据苏俄青年担负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任务,围绕青年“学什么” “怎样学”两个核心问题,论述青年的教育、培养和训练,形成青年观。习近平以新时代中国青年肩负着崇高历史使命为出发点,围绕“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两大核心问题,阐发对青年的教育和培养,形成新时代青年观。对习近平和列宁青年观作比较研究,发掘培育社会主义青年的共性及时代性,为新时代青年培养指明方向、明确目标、提供路径,启迪广大青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关键词: 习近平;列宁;青年观 ;比较

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党都不能忽视青年本身具有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可以说,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列宁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早在20世纪20年代,列宁就指出真正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要由青年一代来担负。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指出,青年要完成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使命,必须认真学习,并围绕青年“学什么”和“怎样学”进行阐释。列宁依据苏俄革命和建设实践,逐渐形成了符合青年成长的青年观。苏俄青年正是接受并践行了共产主义思想,才造就了青年运动的广阔场景,推动了新生苏维埃政权建设。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征程,青年作为历史使命的承担者,需要一代代砥砺前行,才能变中国梦为现实。习近平在系列讲话、座谈会和信件中,围绕“为什么要培养人” “培养什么人”及“如何培养人”展开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青年观。习近平和列宁青年观具有同质性,但习近平结合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坚持、发展了列宁青年观。

首先对矿石样品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筛选铷、铌、钽以及其他含量较高的主要元素进行了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矿石中达到矿产资源工业利用品位的仅有铷,铌钽仅达到边界品位,其他元素均不具有工业利用价值,所以本次工作主要针对铷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

一、处于不同世纪的两国青年肩负着各自的时代使命

1920年下半年,苏俄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取得了三年国内战争胜利,随之面临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战争给苏俄带来了严重的创伤,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国内外敌对势力对苏维埃政权的进攻,由发动直接的武装战争转向比较隐蔽的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他们鼓吹无产阶级必须“和旧文化完全决裂” “用革命手段打倒资产阶级科学”等一系列谬论,使文化教育事业变成重灾区,对思想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的苏俄青年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了更好地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列宁发表了《青年团的任务》演说。这篇讲话主要围绕全体青年,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学习什么”和“怎样学”问题展开论述,阐释青年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青年面临着前所未有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之态势,但两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国际方面,西方国家从未改变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战略图谋,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加强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渗透。当前,西方国家瞅准社会信息化对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和调控管理的难度,利用网络具有开放性、隐蔽性、即时性特点,传播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给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危害,特别是对一些青年人的成长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国内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关键期。随着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深化,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各种矛盾日益凸显,人们的价值、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社会思潮以此为契机相互交织、激荡,形成多元化局面,对于分辨能力不高的青年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习近平对于“培养什么人”及“如何培养人”作了系统阐释,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青年观。

二、培养什么人

列宁和习近平依据世情、国情明确提出青年培养的战略目标。列宁依据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应当建成共产主义社会”[1]284的历史任务,告诫青年从资本主义社会培养的工作者只能完成消灭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任务只有靠青年来完成。“现在50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是不能指望看到共产主义社会了,……至于现在15岁的这一代人,就能够看到共产主义社会,也要亲手建设这个社会。”[1]292青年担负着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因此青年培养目标为共产主义建设者,按照列宁观点,青年是具有广博的知识、马克思主义思想、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代新人。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依据这一国情确立不同历史方位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时期,无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还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青年都全程参与。习近平提出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当、奋发有为、勇于创新、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和继承,并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而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功能、原则上契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方面适应了社会主义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会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新时代背景下,青年既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又处在价值观选择的十字路口。“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7],要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首要的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其引领青年健康成长,成为青年的基本遵循,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

三、 怎样培养人

1.青年树立学习是第一要务的观点

列宁依据青年肩负的共产主义任务,提出青年要完成这一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学习。”[1]278学什么和怎样学是学习的两个中心环节。新时代,习近平指出,“青年时代是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本领的黄金时期。”[2]并强调 “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3]世界瞬息万变,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要增强知识更新换代的紧迫感,树立学习是梦想起点的观点,通过如饥似渴的学习,既打牢坚实的基础又紧跟时代步伐,又不断增强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和能力。列宁和习近平不仅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对青年学习内容的阐释也极为相似。

与国外以及国内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相比,国内逻辑学领域更重视对中国古代类比推理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当代类比推理研究的关注,特别是缺乏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对类比推理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人工智能的视角初步探讨类比推理,试图借助新的工具研究类比推理,以期扩展现有的逻辑研究范围。

列宁指出所有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280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掌握千百万人的心灵,正是由于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制度,借助于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将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批判地继承、在实践中学习,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人类必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路径。青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下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列宁与习近平都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僵化,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

列宁指出,对“青年的训练、培养和教育应当以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材料为出发点。”[1]278怎么在旧社会的基础上建设共产主义呢,要善于从旧社会中汲取营养成分,学习本国历史的优秀文明成果。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其他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苏维埃政权在完成保卫共和国的军事任务之后,工作重心转移为振兴经济,恢复工业和农业, “必须在现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和农业”[1]283,青年要学习一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才能担当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否则共产主义只能是一种愿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多个维度阐释中华优秀文化要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 ,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5]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知识水平和社会制度等影响和制约,必然会存在与时代需求不一致或相违背的东西。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以科学态度吸收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要“以开放包容心态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6]“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7],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第一,通过立法,禁止科技涉足特定的领域。由于部分科技可能造成伦理危机或者危害人类健康,因而法律禁止科技工作者涉足该领域。比如,克隆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伦理危机的担忧,于是很多国家立法,禁止任何人进行克隆人的研究。比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盟等都有对克隆人的限制性规定。

习近平和列宁在青年学习内容上高度吻合,都提出了青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僵化,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本国文化遗产由于受历史条件制约,其内容不可避免存在糟粕,所以对待文化遗产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而要加以批判地继承,要古为今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封闭于世界之外,需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

2.教育承担着培养青年的基本任务

“我们的学校应当使青年获得基本知识,使他们自己能够培养共产主义的观点,应该把他们培养成有学识的人。”[1]289学校承担着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基本任务。列宁提出要使青年一代摆脱旧社会愚昧无知的状态,需要对旧学校加以批判地改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说不仅仅是个人著述,而且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学说,是因为“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1]281,从而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校教育应遵循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造利用。

随着双外援到位,西王初步具备了止损反弹的条件,但队伍士气的复苏还需要成绩回升的刺激,而进攻短板的改善,只有等待莫泰复出,与劳森之间形成化学反应,又有更多本土球员站出来,才可能得到实质性缓解。对此,俱乐部和球队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切忌重提过于高调的口号,对内做好长期艰苦作战、追求成绩更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准备;对外加强与中国篮协的沟通,为球队创造更好的比赛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稳定更衣室氛围,帮助队员们保持团结自信,尤为关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静观与列宁青年观高度契合,都围绕着 “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核心问题展开论述,但由于历史时代不同,青年观具体内涵存在差异性。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背景,继承和发展了列宁青年观,突出了青年培养以下方面。

3.用共产主义道德培养、教育和训练青年

习近平提出,青年“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8],新时代青年只有把肩负的历史重任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化理想为现实,否则,只能是空想和幻想。通往理想的道路是遥远的,理想的实现也充满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但起点就在脚下,需要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否则只能望洋兴叹。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要落实到行动上,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脚踏实地,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青年只有成为实干家,才能担当祖国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的历史重托,让中国梦转化为现实。

培养什么样的人,列宁和习近平目标具有一致性,但又存在细微差别。列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权,当时列宁判断共产主义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并初步估略为10-20年,青年培养目标为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者,中间没有任何过渡阶段。随着时代变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更加科学,意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当前,我国青年的主要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共产主义最终实现奠定基础。

4.青年要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无论是共产主义知识的学习还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列宁指出:“现在我还想来回答一下应当怎样学习这些东西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只有把学校活动的每一步骤,把培养、教育和训练的每一步骤,同全体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斗争密切联系起来。”[1]290青年只有把自己放入整个社会大熔炉,同无产者和劳动者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使自己成为自觉的人,才能锻造成共产主义者。青年应该与工农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囿于书斋中,要走出校园,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各项工作中处处成为突击队。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能起到榜样力量,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2007年大水后,按照国务院领导要求,淮河流域各地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先后完成了《进一步治理淮河规划》《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规划》《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移民迁建实施方案》《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省际重点水事矛盾敏感地区水利规划》等;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平原洼地涝灾和行蓄洪区问题进行调研,对淮河重大问题进行对策研究,完成了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全面评估,为进一步治理淮河,合理建设防洪工程,实施有效洪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1]285对青年的培养应该围绕共产主义道德这一核心。列宁指出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超人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无论僧侣、地主还是资产阶级,他们都假借上帝的名义为自身谋利益。列宁肯定共产主义道德是存在的,共产主义道德不是为剥削阶级谋利益的,是服务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用自觉纪律代替强迫纪律把劳动者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剥削和一切小私有者。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一是要用自觉纪律代替强迫纪律,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千百万人的意志统一为整体意志,为战胜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地主奠定思想基础,巩固和建成共产主义新社会;二是用共产主义道德反对一切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旧社会的遗留问题,从旧社会培养出来的人,“可以说从吃母亲奶的时候起就接受了这种心理、习惯和观点……总之,是一个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人。”[1]287-288作为共产主义者不能在心理和情绪方面带有此种想法。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决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形式加以消除,应该同实际斗争密切联系起来。青年在具体环境中通过艰苦磨练获得亲身感受的经验和认识,从内心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者,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5.要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

习近平和列宁都强调发挥关键少数对全体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关键少数为核心,向全国各地辐射。列宁在讲话中抓住共产主义青年和青年团组织带动全体青年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列宁指出:“你们自己必须学会这一点,而且还要教会全体劳动青年。”[1]283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重担落在青年肩上,需要工农青年全体参与。如何调动其积极性,需要抓住关键少数即共产主义青年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共产主义青年不仅自己要学习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部知识,而且在实践中要发挥突击队和带头人作用,调动全体青年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根据共产主义建设的成绩来检查自己的每一步骤,……共产主义青年团才能把自己的50万团员联合成一支劳动大军并且赢得普遍的尊敬。”[1]293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召其他青年,以榜样的力量带领全体青年参与到共产主义事业中。

共青团是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习近平强调,“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10],要发挥共青团桥梁和纽带作用,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实现对青年的引导;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引导广大青年观察分析问题,坚定政治立场,将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带领全体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不可逆转地影响着青年的成长,青年团也要与“网”俱进,实现网络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新方式,注重典型引领,发挥朋辈育人作用。

四、习近平对列宁青年观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知识和人才怎么来,教育担此大任。“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8],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培养,人才又从哪里来,从教育中来。因此 “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9],我国将全面加强教育事业,让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加大对贫困、边缘地区教育投资,使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要在办好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并加强职业培训,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1.青年应具备创新和担当品质

在图3模型中,虚线段BF权重为14,而线段BD与线段DF权重之和同样为14,因此同样可以将虚线段BF直接删除。

担当是历史的传承。新时代,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青年一代,责任重于泰山,青年要把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担当起来。正如习近平强调,当代青年既要学习、求知,又要关心国家、人民和世界,学会承担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在回顾党史、纪念伟人还是谈改革、出外访问,都强调责任担当,责任意识。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不仅是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还要“勉励他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努力。”[11]青年的责任和担当要放眼全球,放在所处时代。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是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青年是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12]。十九大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具备强大创新能力。创新是全方位创新,包含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而所有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现。青年作为人才储备资源,置身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应以实现中国梦的使命为己任,把握时代脉搏,敢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迎接挑战,增强创新能力和本领。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创新思维方式并积极投身实践。青年作为创新的生力军,应从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入手,在学习与实践中自觉培养创新型思维,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2.从历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动力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筑梦、追梦、圆梦的时代。青年只有深刻领悟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由来,才能筑梦、追梦、圆梦。青年要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了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曾经遭受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两大历史任务进行的英勇奋斗和付出的艰辛努力;青年只有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才能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继往开来,坚定前行。

青年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可以增强历史意识,培养历史思维,应对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目前,世界上仍然是两种制度并存,资本主义从未放弃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战略图谋,青少年成为西化和分化的重点对象。国内出现的多种错误思潮,冲击着青少年思想。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假借“还历史本来面目”“重新评价”等名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党史等进行歪曲、颠倒,试图从根本上否定党的指导思想、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青年学习国史党史,可以有理有据对历史虚无主义予以批驳,撕下其虚伪面纱,认清其本质,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推向前进。

在这场师生结对的马拉松中,小宇深切懂得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含义,而我也在育人处事上,收获了独特的心得。这是心的交鸣,是一次共舞,亦是一场双赢。

3.青年道德养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新时代,青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还需要具有优良的品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具有的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占据人类社会道德制高点。“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国家的德、社会的德。”[7]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层的力量,体现着一个社会对是非判断的价值标准。青年道德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轴线,进行多渠道培育。

习近平强调青年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要加以引导,使他们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并从勤学、修德、明辨和笃实四个层面为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解惑。坚守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是知识,青年应将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不仅要从书本上还要从生活中学习,既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又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加强道德修养,既要立意高远,又要脚踏实地。青年处于人生关键时期,在学业、情感、职业等方面必然会经历酸甜苦辣,如何在关键时刻明辨是非,做出正确抉择,需要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的同时,还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引导青年形成积极向善的品德。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在实践中向先进模范和英雄学习,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强化社会规则、奉献意识,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青年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在奉献社会中感受道德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光和热。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论无产阶级政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习近平.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9-08(3).

[3] 习近平.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2).

[4] 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5] 习近平.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2).

[6] 习近平.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7-05(1).

[7] 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05-05(2).

[8] 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1.

[10] 习近平: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N].人民日报,2018-07-03(1).

[11] 习近平.习近平给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青年代表回信[N].人民日报,2018-08-30(1).

[12] 习近平.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 (2013-05-04)[2019-01-1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136722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Xi Jinping ’s and Lenin ’s Conception of Youth

HAO Junxia 1,2

(1.School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China ; 2.School of Marxism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Anhui 232038,China )

Abstract : No country or political party can ignore the plastic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youth. On the basis of the great task of building a communist society for young people in Soviet Russia, Lenin discussed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young people and formed his view of youth focusing on the two core issues of “what to learn” and “how to learn”. Taking the young people of the new era shouldering the lofty historical miss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Xi Jinping expounded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young people, formed his youth outlook in the new era, focusing on the two core issues of “who are to be cultivated” and “how to cultivat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Xi Jinping and Lenin's youth view, discovers the commonality and timeliness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youth, clarifies the direction, defines goals, and providing a path for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enlightens the vast majority of young people to fulfill their youthful dreams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achiev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 words : Xi Jinping; Lenin; conception of youth;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29(2019)03-0022-0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KS066);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505)。

收稿日期: 2019-03-09

作者简介: 郝俊霞,女,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

DOI: 10.16297/j.nuaass.201903005

标签:;  ;  ;  ;  ;  ;  

习近平青年观与列宁青年观比较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