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_李东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_李东

李东(济阳县仁风镇中学 山东 济阳 251400)

摘要:教育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让教育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我们国家的教育处于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之中,新课改之后,所有教学科目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部分的改变,很多教师在面对新课改能够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使得改革更好的为教育服务,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进行分析总结,希望各位教学工作者们在这篇文章之中能够对改革进行反思,使得改革达到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新课改;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1-0055-01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教育更加合理化,提高各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很多教师在面对改革的时候都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使得改革实现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然而有些教师在面对改革的时候却有些胆怯,找不到改革的门路所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进行改革,以至改革没有达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反而是对教师课堂的开展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改革是为了教育的更好发展,如果在改革之中不仅起不到推动教育发展的作用,反倒是阻碍学生以及教师的教学那么改革就变得毫无意义。教育是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从而得出好的教学方法,抛弃原有的旧观点,引进新的观点,除旧革新,教育才能够得到进步,所以希望各位教师在教学之中都能够尽快的去探索去钻研新课改,使得改革的存在具有意义。笔者在经过探索和研究之后,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整理出一些方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还不能够在新课改之中得心应手的教学工作者们。

一、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如何创境激情,是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二、营造数学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思想教育熏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生群体师生关系的相互示范效应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最大。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从教师的具体和抽象的形象中,选择理想的行为准则。由此可见,对教师而言,自身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

很多内容是教师每届都在向学生讲授的,但教师在每次向学生讲授时,都应对所上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该学科的热爱。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三、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

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四、改变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数学活动进行,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正邦.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俪人:教师,2015(18):75.

[2]买迪娜?哈力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浅析[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12):98.

[3]张秀春.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初探[J].学苑教育,2015(15):54-55.

论文作者:李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_李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