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临床分析及举措论文_叶月桂

预防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临床分析及举措论文_叶月桂

叶月桂 (东莞市大朗医院产科 52377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探寻产科临床护理预防安全隐患的措施。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的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的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预防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主要的因素是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其次是产妇和其家属方面的因素;实施了预防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的措施以后,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比未实施之前提高了11.2%,差异显著(P>0.05)。结论:提高医院的设施管理水平和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可以有效减少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医院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产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093-02

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产科护理人员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产科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1]。近几年,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加,产妇及家属对医院产科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科护理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产妇是比较特殊的护理对象,病情也比较复杂多变,所以在护理中容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危及母婴的健康安全。产科护理工作一旦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医疗事故,引起医疗纠纷,给产妇家庭和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产科护理工作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妇产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接收的产妇中随机抽取320例,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486例,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通过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妇产科320例产妇的产科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将其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统计、归类各分析,然后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妇产科的486例产妇的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主要是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以及投诉例数三方面的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产科护理工作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

在320例产妇的临床护理过程中,39例发生了不安全事件,约占总数的12.2%,在导致发生安全事件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占比高达51.3%,其次是产妇和家属的因素,占比达22.6%,详见表1:

表1 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类别因素例数占比

医院环境、设备因素医院环境、设备因素37.7%

管理因素护理制度不够完善512.8%

风险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25.1%

护理人员因素没有责任心512.8%

专业技能不扎实410.3%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1128.2%

产妇和家属存在心理障碍410.3%

不配合护理人员工作410.3%

其他实习生带教不足12.5%

合计39100%

2.2预防不安全因素措施实施前后效果比较

在实施预防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之前,接受护理320例产妇及其家属的对院方护理的满意度是81.6%,在实施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以后,满意度达到了92.8%,前后满意度相差11.2%,经检验,P<0.05,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投诉事件和风险事件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减低,P值小于0.05,如表2所示。

表2 预防不安全因素措施实施前后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满意度投诉事件例数及占比风险事件例数及占比

实施前(320例)81.639例 12.2%31例 9.7%

实施后(486例)92.824例 4.9% 22例 4.5%

3 讨论

产科护理关系着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尽可能排除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这需要医院和产妇家庭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妇产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的产妇320例的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安全因素主要有:(1)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护理人员因素是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护理人员给予产妇和婴儿的是最贴身的护理,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缺乏责任心,专业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或者书写护理文件时马虎对待,不按标准的规范书写,都有可能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正确判断问题,对母婴的安全与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2]。(2)产妇的心理素质差,家属不遵医嘱,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有些产妇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家属在协助护理人员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积极配合,或者不遵医嘱,都会给护理带来障碍。(3)医院监护的环境不佳,设施及设备不够完善。产妇在生产前后在行动上都有不便,比较容易跌倒或误撞,很多医院的地面不够干燥,走廊过道等有障碍物,这都可能导致产妇在行动过程中发生撞伤或跌伤等意外。另外医院的监测仪器如果不够精确,也会导致误诊等意外的发生。(4)管理制度实用性不强。医院大多都是将国家的护理管理制度原封不动地作为本院的护理管理制度,没有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不具实用性。

为了尽可能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护理的过程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我院2012年6月开始实施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护理人员进行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进行培训,定期进行严格的考核,加强责任心,提高护理能力。(2)强化安全意识,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产科护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及健康,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尽量避免医患纠纷的产生,将发生的危险降到最低,免于发生人身伤害[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的观察力要敏捷,思维能力要周密,做到防微杜渐,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4]。(4)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对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进行训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时能对产妇的身心进行有效的护理。(5)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教育。通过举办知识讲座以及医护人员面对面传授的方式,提高产妇和家属对产科知识的认识水平,帮助产妇克服心理恐惧,使家属能严格遵照医嘱,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6)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加强医院设施的管理,提高设备的精准性。(4)提高管理水平。首先结合我院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并且针对产妇跌倒撞伤、新生婴儿窒息、产后出血、突发火灾及紧急停电等特殊情况的出现,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方案,保证实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5]。在实施了这些措施以后,产妇及家属对我院妇产科的护理的满意度为92.8%,比实施前提高了11.2%,差异显著,说明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应该积极完善相应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旦云,王爱梅.妇产科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J].护理研究,2009,18(7):1293-1294.

[2]武利云.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9) :140-141.

[3]朱喜凤,崔健明.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患纠纷[J].实用医技杂志,2008,12(12):3535.

[4]潘绍山.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349.

[5]李明霞,周建红.产科护理工作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西南军医,2012,4(7):664-665.

论文作者:叶月桂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预防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临床分析及举措论文_叶月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