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文_包晶晶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文_包晶晶

襄阳市建筑设计院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现如今,经济以及能源的问题是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全世界对这两项都越来越重视。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的能源虽然非常的丰富,但是,由于人口的数量太多,这就使得人均分配的资源过少,并且随着近些年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对于能源方面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国家对于绿色建筑越来越重视,这也成了当今阶段的主要发展放向,更加的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引言

近些年来,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绿色环保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接下来本文将着重介绍这一概念的起源、发展与目前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1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学中的发展

1.1绿色建筑设计的历史沿革

绿色建筑作为生态理念的一个分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可,它可以概括为几个发展阶段:(1)二十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绿色建筑尚未有清晰的理念出现,但在一些案例中已经能看到设计师开始有意识的对于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进行和谐处理。例如,1851年英国海德公园内的“水晶宫”,为了不破坏公园原有树木,建筑屋顶高度抬升至树木顶部,建筑同时以可拆卸和建造迅速为亮点,它开创了近代建筑设计的先河。而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受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一直注重绿色理念,比如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在拆房重建的过程中,旧房的砖瓦、大小木作、土坯等经常进行重复使用,这也体现了绿色理念;(2)二十世纪中期至末期,现代建筑思想蓬勃发展,与之相伴的是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50年代,伦敦的雾霾事件震惊全球,环境保护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世界意识到了能源的匮乏,于是新型材料、节能建筑技术相继出现,绿色建筑设计开始形成一套较为独立的理念,全球的发展向欧美发达国家较为倾斜。(3)二十一世纪以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课题,设计师们重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绿色建筑的理念得到全面发展。

1.2绿色建筑设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与细则相继出台,国家与地方均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建筑技术成良性发展的态势,在新建建筑与旧建筑的改造中,绿色设计均有体现与创新。但相较世界水平而言,我国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一些设计单位与设计师对于节能环保等设计草草了事,部分建筑存在建筑的节能应用中偷工减料等情况。

1.3绿色建筑设计在上海世博会中的运用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从世博会的园区规划、国家场馆设计、主题场馆设计中,绿色建筑贯穿全程,也展现了全球绿色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1)阳光谷。阳光谷位于世博轴上,地上的环状玻璃幕墙的“谷口”兼具太阳能收集与雨水收集的双重功能,太阳能用于照明系统,收集的雨水经过技术处理用于世博园区的灌溉与降温。(2)世博文化中心。世博文化中心设计中降低建筑体型系数,从而减少人工设备制冷负荷,飞碟状的主体部分采用悬挑结构,大尺度的悬挑为底部提供更多的有效遮阳面积,减少阳关直射区域。场馆同时采用程控灌溉技术来养护屋顶绿化,屋顶的覆土绿化也为其提供隔热保温功能。(3)法国馆。建筑师一方面使内庭院的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相结合,将法式花园延伸至建筑立面之上,另一方面在内庭院中设置循环使用的喷泉为环境降温。法国馆像一座花园,显示着勃勃生机。(4)伦敦零碳馆。此建筑的绿色理念体现在能源的收集利用上,建筑的各个部件都是能源的收集转化器,屋顶的太阳能光伏面板收集夏季丰富的太阳能,将其转化为整个建筑的电能与热能,屋顶的风帽设计利用风压使室内外温差空气进行交换从而降温,地板可吸收白天的二氧化碳,墙体的材料可以在夜晚发出荧光从而减少光能的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2.1因地制宜

设计绿色建筑,因地制宜,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非常有必要。在设计规划当中,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区域特征,要使用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和方式。综合上述因素,最大限度上利用通风、集热方式,降低因为这些原因给建筑设计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在充足光照的地方加装太阳能设施,能够很好的使用太阳能,降低能源消耗。常年温度比较低的地方,选择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在常年高温炎热的地方要对怎样将遮阳板进行仔细勘察和研究安装,达到降低太阳辐射的目标。

2.2优化群落,保护自然

建立绿色空间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可以依赖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功效的关系,构建单位空间内最大的生态功能、将维护最低成本的最佳植物群落。城市绿色空间要模拟真实的自然植物群落,将乔木作为主要植物,关注不同地方的多种树种,综合各种草木花卉,这样搭配好的景观才更加美观、结构科学合理、物种丰富多样、表现了非常好的层次感。遵循自然设计的规模需要将城市的特定地理山脉作为实际的前提条件,重视山水地貌以及自然风景使用到建筑景观设计当中来,保证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可以完美融合,保证城市绿化设计空间更加开阔。

2.3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可再生能源的充分运用同样也是促使其最终节能效果提升的重要模式,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主要就是针对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进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将这些技术手段较好引入到建筑物中,促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电力能源的消耗,并且在清洁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手段可以说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结合相应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创新,更是表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效果,但是其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大,需要促使其能够结合自身所处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以及建筑物的需求进行有效布置,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推进相应绿色建筑的布置和优化,提升其整体水平。

2.4发展配套变电站建设

绿色建筑设计并不只是对建筑本身进行设计,还会设计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等,其中变电站的建设就是其中之一,要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到变电站的建设中。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变电站的位置,尽量将变电站的位置建设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最大化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发展和安全并重。

2.5避免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有害污染物,但是地球只有一个,所以过渡的排放污染物,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这是也未来建筑的一大趋势。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绿色建筑设计这一先进理念的起源、发展及最近的应用,结合环保理念与相关措施,展示了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我国目前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未来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温炎涛,彭立宁.绿色智能建筑针对建筑学专业的设计要求[J].价值工程,2012(33):91-93.

[2]李浩.浅谈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215-216.

[3]刘存发,刘芳.对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探讨[J].华中建筑,2014(11):51-54.

[4]戚立勤.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研究[J].商,2015,25∶128.

[5]曹丽新.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7∶172.

论文作者:包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文_包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