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电能表故障运行管理机制论文_余明书

浅析智能电能表故障运行管理机制论文_余明书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 四川成都 610045)

摘要:现在智能电能表在我国被广泛应用,给电力客户带来了很多便利。目前,智能电能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分析了智能电能表的主要故障,并提出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进而降低运行智能电能表故障,提高运行水平,确保智能电能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智能电能表的作用。

关键词:分析 智能电能表 故障原因 运行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能表更新速度变得更快,现在智能电能表的功能和作用更加全面和完善。可是智能电能表在运行中也会出现一些故障。为了有效解决各类故障,降低运行智能电能表故障。首先需要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其次构建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智能电能表能够准确、稳定的运行。

1、智能电表常见故障及原因

1.1外观故障

智能电能表外观故障主要是按键卡死、表尾接线螺丝生锈、烧毁。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在电能表安装现场有很多化学粉尘或灰尘;二是外壳结构加工精度不够或弹簧失效;三是电能表安装现场有化学气体;四是储存或运行环境较潮湿;五是低压线路故障、绝缘老化、线路超负荷等

1.2继电器故障

继电器故障通常为不动作或或动作不正确。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继电器硬件故障。由于继电器质量问题,导致触点金属变形、连接片断及行程不正确等,造成触点容量达不到要求,在一定负载状况下,出现触点烧断及烧结现象,同时因为继电器驱动达不到;二是驱动电路设计容量不足。例如选择MCU的I/O与光耦结合的驱动继电器,往往会出现I/O驱动电流与驱动目的不相符。驱动电路元件选型时数据循环量不足,造成过应力受到损坏。在电路进行设计的时候,未针对触点容量进行设计,不能有效的保护电路;三是继电器焊接工艺质量。通常存有短路或虚焊等现象;四是其它故障问题,脉冲方式或电平方式的参数配置不正确,实际负载容量与继电器规定的容量不相符,从而造成继电触点出现粘连、烧断等现象。

1.3电池故障

电池故障主要是无电或欠压等故障,具体分为软件故障、硬件故障及制造工艺故障等。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软件设计缺陷导致在系统停电的时候,MCU频率非常高,所消耗的功率也很大,使电池容量很早就被消耗完了;二是电池电路设计时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电池形成反向充电,特别是在高温状况下反向充电更加严重;三是电池长时间在微弱电流状态下工作,在输出电流很大时,会造成输出电压明显跌落,使电池钝化;四是电池质量缺陷,在电池电解质中因为内部隔膜遭受污或存有杂质等,造成电池出现自放电,在一定时间之后电池容量会明显降低,还会造成电池内部焊点开路或碳包损坏等问题,同时由于电池的品质问题,导致密封不严造成漏液;五是电池脚材料不坚固或引脚太细,造成电池焊接不牢、虚焊、假焊。

1.4时钟故障

时钟故障通常表现为时间不准或日期不准。其主要原因是时钟硬件、时钟制造工艺及时钟软件出现了故障。进而造成时钟芯片受损及时钟芯片的数据受到干扰;或者是出现晶振损坏及晶振频率出现误差。时钟是智能电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智能电能表功能的准确,假如时钟出现问题,智能电能表将不能做到自恢复。

1.5通信故障

通信故障主要是红外通信故障、RS485故障。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红外发射管虚焊、装反或损坏以及红外发射、接收部分的电路不正常;二是RS485的辅助端子连焊、虚焊、正负极接反以及RS485的输出信道受到损伤。

1.6充值故障

充值故障主要表现为充值失败、不读卡等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智能电能表、购电卡与营销系统(SG186)售电系统中的购电次数、类型和参数记录不对应;二是第三方代售机构售电软件“冲正”操作不当;三是购电卡操作不当;四是集中充值终端使用不当。

2、智能电能表故障运行管理机制

为了降低运行智能电能表故障,提高运行水平,确保智能电能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从加强人员培训、增强现场检测、入库检验、故障信息统计及故障环境模拟等方面着手,同时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考核供应商及提供有效指标要求等方法,把劣质供货单位淘汰掉,选择优质供应商,给电力客户提供可靠保证和优质服务。

2.1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智能电能表样品对比、性能试验以及抽样验收试验等业务技能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智能电能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单元电路的指标规范及组成、技术要求等,使技术人员能够正确识别智能电能表的部件,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元件的了解、分析和判断典型故障等方面,强化他们的业务处理能力。对用电检查、安装及抄收的相关人员应当进行电能表安装工艺、工作原理、标准化作业、服务规范、判断故障及安全作业等内容的培训。

2.2严把智能电能表检测各环节的质量关,确保智能电能表的准确性

严格控制好智能电能表质量的各个环节,确保每只智能电能表在各个环节达到质量管控要求。智能电能表在招标和验收当中,严格做好招标前的检测工作、供货之前性能检测和样品对比、收货后抽样检测和样品对比、收货后综合验收试验等。假如在全面检测验收中合格率达不到99%,或在检测时有三个以上样品存有元件、生产工艺等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即判定这批货物不合格。总体来讲,要严格控制好智能电能表检测各环节的质量关,确保智能电能表的准确性。

2.3加强对智能电表配送、安装、运行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监督和管控,确保智能电能表的全过程管控

在电能表配送、仓储及运输过程中要使用防震、防潮、防干扰及防腐蚀等方法,来保障智能电能表的合格性。

在安装智能电能表的时候做到:一是要注意其安装高度,不能太低或过高,方便用户查看电量或插卡充值;二是安装时要做好防雨、防潮、防尘、防晒及防化学污染等工作。

应用校验仪对智能电能表进行现场检验,检验智能电能表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误差,测定电能表与互感器的连接正确与否,并且检测有没有存在其它异常状况。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定期对用户的智能电能表进行检验,一般包括:外观上的检查、确认电压互感器在二次回路时有无误差;检查电能表接线、对计时误差进行核对、确认电能表实际负荷状况下的误差、对计量装置组合误差进行检查,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

2.4对运行智能电能表开展抽检,有效掌控智能电能表质量风险

对安装运行的智能电能表,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抽检。对智能电能表在运行中发现的故障问题,要及时进行统计、调查、检测和分析,并根据到货批次及类型增加抽样比例,按照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抽样试验方法和试验项目,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有效掌控智能电能表质量风险。

2.5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加强对用户开展智能电能表使用宣传,重点加强智能电能表、第三方自助充值终端、集中充值终端的使用常识宣传。同时加强基层单位售电业务人员、代售网点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编制完善售电软件操作详细说明、开户补卡注意事项等相关操作说明,提升售电业务人员的技能,进一步规范售电业务。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及时排除智能电能表的故障问题,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提高智能电能表制造产业的技术水平,才能使智能电能表的质量有保障,进而使智能电能表的准确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中玲,分析智能电能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进步,2015(2)13-16

[2]陈静,如何让智能电能表做到高效稳定的运行[J];科技创新,2013(6)18-19

[3]梁永风,试论我国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维护[J];电力发展,2014(3)80-83n

论文作者:余明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浅析智能电能表故障运行管理机制论文_余明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