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鉴赏与他人的建构_文艺论文

论文学鉴赏与他人的建构_文艺论文

论文艺鉴赏学的构建及其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及其他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艺鉴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尚在探索之中,但随着人类物质文明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高品质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已日益显得十分迫切。尤其是,在目前我国教育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是需要建构起文艺鉴赏学,用以指导人们进行积极有效的文艺鉴赏,从而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本文拟就文艺鉴赏学体系的建构以及大学审美教育的问题,谈一点笔者的想法,不对之处,请读者指正。

一、文艺鉴赏学的含义、范畴与任务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特定的含义,并以某一类现象的普遍规律当作自身研究的对象。显然,文艺鉴赏学所研究的,就是人类从事文艺鉴赏并与之相关的各种现象的普遍规律。所谓文艺鉴赏学,它首先是一门美学,确切地说,它是研究人类文艺鉴赏活动的美的科学。因此,我们亦可将“文艺鉴赏学”称为“文艺鉴赏美学”。

人类文艺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出现的。有人类就有劳动,有劳动就有文艺。刘勰所谓“民生而志,咏歌所含”,(1) 正是这个意思。与此同时,有文艺又必然存在着鉴赏,不为鉴赏而存在的文艺并不存在。可以说,文艺创作与文艺鉴赏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均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然而,历史上关于文艺创作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却很少有人去系统地研究文艺鉴赏学。是否文艺鉴赏不存在什么科学?或者说不存在一种共同的、普遍的规律?我认为,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关于文艺鉴赏学研究滞后的原因,或许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文艺鉴赏学乃至于更高一层的美学一直就有人否认它作为一门科学的存在,这在黑格尔《美学》“全书序论”中就曾列举过种种言论。(2) 另一方面,过去的学者们长期以来把文艺鉴赏学看得非常神秘,过于强调“以心会心”,似乎文艺鉴赏学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神的赋予。所以,对于文艺鉴赏学的研究不仅在中国极为薄弱,即使在国外也一直并不发达。

尽管如此,从古到今,文艺鉴赏作为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却始终是没有停止过的。人类需要文艺,人类需要美,对文艺美的追求应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追求。这一切,为文艺鉴赏学的形成、发展,便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大凡一门科学的建立,总是以大量的实践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的结果。文艺鉴赏学也不例外。

如上所述,文艺鉴赏学是研究文艺鉴赏活动的美的科学,那么,它的对象或范畴就是关于所有文艺作品的鉴赏,说得更精确一点,也就是研究各类文艺作品鉴赏的规律、方法与特点,以及从事文艺鉴赏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效应关系。

众所周知,文艺是美的最高体现,文艺鉴赏自然也即是发现美、享受美的一种精神活动。所以说,文艺鉴赏学首先是属于美学范畴的。要界定文艺鉴赏学的范畴,我们先可对美学的范畴作如下的概括:

┌ 1.美的哲学

美学〈 2.美的经验(美感与审美的心理)

艺术美及其鉴赏

美的哲学,侧重于对美的现象作形而上的探索与揭示,带有极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哲人的美学,基本上属此一类。美的经验,主要在于对人类审美过程作现象描述。譬如距离说、移情说、愉悦说、实验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都是关于美的经验的总结。艺术美及其鉴赏,则着重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等方面考察人类的审美现象,又多以揭示艺术作品的美学规律或法则为主。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丹纳的《艺术哲学》、刘勰的《文心雕龙》、石涛的《画语录》等,都是以具体的艺术门类为对象来研究美的。

这里,我们把文艺鉴赏学作为美学范畴中的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究,它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美学的内容,而且还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文艺鉴赏活动。在黑格尔那里,艺术本身就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他说过,美学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说“美的艺术的哲学”。(注:参见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3、4页。)不过, 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甚至后来的诸如《拉奥孔》(莱辛)、《艺术哲学》(丹纳)、《艺术论》(托尔斯泰)等艺术美学著作中,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只是以对某些艺术品类提出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规律或法则为重点,而对不同门类的文艺鉴赏的方式方法以及整个文艺鉴赏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等都少有探讨。这方面,恰恰又应是我们所建构的文艺鉴赏学要着重回答的问题。所以,文艺鉴赏学要研究的范畴,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关于文艺鉴赏的一般美学原理;二是关于各门类文艺作品的鉴赏规律与方法,即:

文┌ 一、文艺鉴赏的一般美学原理

艺│ ┌1.语言艺术类(诗歌、散文、

鉴〈 │ 小说、剧本等)

赏│ │2.造型艺术类(雕塑、绘画、

学└二、各门类文艺〈 书法、建筑、工艺等)

作品的鉴赏│3.表演艺术类(音乐、舞蹈、

└ 戏剧、影视等)

明确了文艺鉴赏学的涵义与范畴,那么,文艺鉴赏学的任务也就清楚了。从根本上来说,它同美学的任务是一致的,都是关于人的科学,或者说是关于人类审美的科学。文艺鉴赏学不是要去培养几个文艺家或生产出几幅伟大的艺术品,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掌握文艺审美活动的规律,确立健康的文艺审美情趣和崇高的文艺审美理想,从而铸造人们具有丰富的、完美的个性,以期使得整个社会走向稳定、协调和进步。

马克思所说的人按美的规律来建造,不仅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同时也应该包括对人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人类的整个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历史。然而,人类在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并不是都能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的。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其中必然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文艺鉴赏,就是审美。所以,文艺鉴赏学所担负的任务是极其庄重与严肃的,这也就决定了文艺鉴赏学在哲学人文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文艺鉴赏学研究的简要回溯

作为一门科学的文艺鉴赏学的发展历史,它的直接源头,似乎可以追溯到本世纪60年代后期所诞生的“接受美学”。当时,以法国南部的康士坦茨大学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岗、伊瑟尔等几位学者为代表提出了“接受美学”(Rezeption- Aesthetics )或“接受理论”(Rezeptionstheorie)的主张。而且, 他们的主张还很快构成了一门文艺美学新学科的雏形,并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正如美国学者R·C·霍拉勃所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注:尧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页。)

接受美学最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改变了读者(接受者)在文艺鉴赏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传统美学中的读者只是作品之外的一个被动存在,作品总是第一性的,读者的鉴赏永远是第二性的。接受美学相反,它把读者看成是作品意义得以生发的第一因素,是文艺鉴赏活动的主体,作品不是由作者独家生产出来,而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果。没有读者的参与和鉴赏,作品就不可能算是真正的完成。

其次,对文艺作品概念的理解与过去也大不一样了。通常所说的文艺作品是完全独立于接受者而客观存在的认识对象,它的含义与价值是本身所固有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永远不变的。接受美学把文艺作品则看成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作品意义具有未定性,而且它必须靠接受者的鉴赏才能产生意义。

第三,接受美学把研究重点转移到接受者及其鉴赏活动上,文艺活动就不再只是作者的创造活动,而是包括从作者→作品→接受者的动力学过程,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美学的研究视野。所以,一部文艺史,也就不再是一部关于作家与作品的历史,而应该成为接受史和效果史,文艺作品的历史生命存在于一代一代接受者的接受长链中。

由于接受美学强调了接受者的作用,同时又十分重视对整个鉴赏接受过程的考察,并形成了以接受者为主体和以作品为客体的理论体系,这实际上为我们今天的文艺鉴赏美学体系的构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艺鉴赏学,也就是文艺接受学,接受美学的很多理论观念对文艺鉴赏学体系的形成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当然,在“接受美学”之前,人们也很早就开始关注文艺鉴赏活动了,回顾一下早期人们对文艺鉴赏的研究,这对于我们创建文艺鉴赏学大有益处。早期文艺鉴赏的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1.将文艺鉴赏的审美功用同道德教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古代的文艺鉴赏理论中,文艺鉴赏往往被视为道德教化的特殊方式。孔子所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论是其典型代表。在孔子看来,要造就一个仁人君子,首先当应学诗,继而学礼,后可学乐,乐是造成一个完人的最终关键。据说孔子就是一个极爱音乐的人,但他对音乐的鉴赏,“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而是因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注:孔子:《论语·八佾》。)由此可见孔子是把对音乐的鉴赏当成是修身的方式来进行的。荀子在他的《乐论》中也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认为音乐是人们“寓教于乐”、“以善民心”的一种美育形式。

我国古代的这一文艺审美观,与西方早期的文艺鉴赏理论几乎不谋而合。譬如,柏拉图认为诗和悲剧是“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必须“拒绝它进到一个政治修明的国家里来”,而音乐则不同,“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和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很准确地加以批评;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注: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56、57页。)这正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评价文艺、要求文艺的。

事实上,古代人们对文艺的道德教化作用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愈来愈得到了强化,以至于把文艺看成是“经国”、“传道”的重要工具。这一思想,始终影响着后人的文艺创作与文艺鉴赏活动。

2.早期的文艺鉴赏学研究或依附于美学理论,或散见于一般的文艺理论著作中。

对文艺鉴赏学进行系统研究,如前所述,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期才开始的,此前的文艺鉴赏学研究基本上依附在美学理论中。不过,我国与西方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在西方,自1750年德国的鲍姆伽登出版《美学》,即确立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之后,又通过康德、席勒、黑格尔等人的发扬光大,便使西方的美学研究进入全盛时期,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直接思想渊源。而西方的美学研究,自诞生之初就是把文艺作为主要对象的。所以,尽管在“接受美学”之前未能形成文艺鉴赏学的理论体系,但在他们的美学著作中几乎占一半的篇幅都是探讨艺术美及其审美鉴赏的,只是对美和艺术作形而上的思考较多,对不同门类的文艺作品的鉴赏研究较少。

我国美学在历史上未能形成自己的学科,对美学的基本问题与文艺鉴赏的研究都散见于一般的文艺理论著作中。然而,我国的文艺理论家们都十分重视文艺鉴赏和文艺创作中主体的审美经验,强调主体的直觉感悟与整体把握,因而也提出了很多具有独特意义的文艺鉴赏理论,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直到建国以后,我国美学界便开始对美的对象、范畴和学科形态等进行系统的研究,但对文艺鉴赏学的构建则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情。

3.早期的文艺鉴赏研究内容丰富,它们犹如散金碎玉,涉及到文艺鉴赏学的方方面面。

早期的文艺鉴赏研究虽未构成自己的科学体系:但实际上对文艺鉴赏活动中的很多理论问题都有较为深入的阐述,其中有不少观点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审美鉴赏。这里,可略举数例:

(1)经世致用的文艺鉴赏观。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西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在《论语·阳货》中,他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以上两段话最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经世致用的文艺鉴赏观,同时也指出了文艺的认识、教育和美感作用,可谓是开创了中国古代文艺鉴赏理论的先河。

在西方,与孔子的这一观点相似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中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强调“善”,也正是经世致用观的具体体现。

(2)孟子的“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文艺鉴赏方法理论。《孟子·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将“知言”之果归之于“养气”之因,“养气”当指鉴赏主体长期的道德与艺术修养。究竟如何“知言”(正确地感知语言艺术),孟子又说:“不以文害辞;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注:《孟子·万章上》。)还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注:《孟子·万章下》。)从此,“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便成为文艺鉴赏的重要方法。

(3)审美趣味说。这是18 世纪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审美理论。趣味一词最初由约翰·德累顿等人提出,后经夏夫兹博里和阿迪逊等学者的专门解释与多次使用,便成为鉴赏美学中广为流行的词汇。在他们看来,“趣味”是人的本性中天然存在的一种专门鉴赏美的器官。每当我们采取一种非功利的态度去鉴赏美的事物,这种感官即开始工作,它的工作就像味觉器官去品尝糖的“甜”和盐的“咸”,是直接的、不加思索的和瞬间完成的。正是这种类比,所以他们将专门负责对美和丑进行鉴赏的器官称为“趣味”。(注:参见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在夏夫兹博里等人之后,又有大卫·休谟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论审美趣味的标准》,继之还有康德所著《判断力批判》问世,对趣味的判断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古代哲人们对审美趣味的理解不一定很全面,甚至有的已经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但它的确是涉及到了文艺鉴赏能力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4)文艺鉴赏的享受性。古人把文艺鉴赏看成是一种情感教育, 它通过情感的交流,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这是对的。 早期文艺鉴赏理论中所说的“陶冶”、“净化”(亚里士多德)、“兴”(孔子)、“化”(荀子)、“寓教于乐”(贺拉斯)等,都是指文艺鉴赏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鉴赏或精神享受。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是前人从成功的文艺鉴赏事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5)“无为”、“虚静”、 “旁观”等有关文艺鉴赏态度的理论。“无为”是中国老子提出的。最初是指一种生活的态度,清心寡欲,甘于恬淡,摆脱日常意识,达到无为境界。即所谓“吾以无为诚乐矣。”(注:《庄子·至乐》。)后引申到鉴赏音乐或其它艺术,同样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分辨其中的钟鼓之音或具体的形状色彩,要从艺术的境界中“跳出来”去领悟其中之“道”。

老子之后,庄子又发展了他的这个思想,提出了“心斋”、“坐忘”等概念,也即指一种“无己”、“无功”、“无名”的精神状态,让身心进入自由的审美鉴赏境界。再往后,还有荀子的“虚以静”说,刘勰的“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的说法。(注:《文心雕龙·神思》。)这都是认为只有洗净心灵上的污垢才能从容地观照对象,获得真正的审美享受。

在古代西方哲人那里,毕达哥拉斯的观点比较接近现代人的审美思想,他说:“生活就像是一场体育竞赛,有些人充当角力士,还有些人成为调停者,而最好的位置却是旁观者。”(注:引自塔克维兹:《六个概念的历史》,伦敦1980年版,第310页。 )这种“旁观者”的审美鉴赏态度与老庄的“无为”观大致相似。后来,康德则表述得更为直接,他说:“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7页。)“无利害观念”也即是没有日常的物欲思想。

(6)刘勰的“知音论”与“六观论”。 刘勰是中国古代比较多地研究文艺鉴赏的第一人,他最著名的文艺鉴赏学说主要体现在“知音论”和“六观论”两大方面。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列“知音”一篇,对知音其难以及知音的基本要求有独到和较为系统的见解。刘勰认为,要想成为知音,首先要端正思想方法,不能“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丧”。其次是要加强鉴赏主体的修养,提出“务先博观”,“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第三则是要全面地分析作品,防止偏见偏爱,具体而言就是要运用“六观”方法。所谓“六观论”,按他的说法即是“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注:《文心雕龙·知音》。)这“六观”的鉴赏方法,对我们全面系统地鉴赏文艺作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早期的文艺鉴赏理论,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包括审美标准、审美范畴、审美方法等在内的很多重要观点,它们对于现代文艺鉴赏学的确立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三、大学审美教育呼唤开设“文艺鉴赏学”

随着美育理论和文艺实践的深入发展,审美在人类的整个精神生活中将愈来愈占有非常显著的位置,同时还正在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英国的赫尔伯特·里德曾撰写了一本专著《寓教育于艺术》,专门探讨学校教育中的美育问题。特别是,在我们这个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将美育列入正式教育和社会文明的各个环节中的时机已基本成熟,这也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教育的特殊要求。人们的物质生活越丰富,就越是需要从一种高度文明的精神生活中以求得平衡。

实际上,人类很早就看到了美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甚至把它作为一项兴邦治国的重要措施来认识。早在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已意识到礼、乐、刑、政的区别与联系。《乐记》中有云“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注:《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9页。)这里的“礼”与“乐”实际上也是作为一种教育的形式提出的,“礼”(道德)、“乐”(音乐)与“政”、“刑”构成了我国古代的四大教育系统。在《礼记》中,孔子有一段话表明了文艺审美教育对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他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注:《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页。)孔子是先秦教育大家,他的这些观点,代表了我国古代注重文艺审美教育的传统思想。

我国古代之所以把“乐教”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在于它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是古人对于最早的艺术形式—乐—对人的教育作用所作的理性认识之后的产物。因而,它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正如荀子在《乐论》中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仅为之文。”(注:《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4页。)我国先秦时期的人们能够对“乐教”产生兴趣,而且不论是对它的美育性质,还是它给人的美育影响,都已有比较高的认识,这是不容易的。

在西方,席勒是较早地较为系统地研究美育的著名学者,其代表作是《美育书简》(从1793年开始,他给一位丹麦亲王写的27封书信)。在这部著作中,席勒吸收并改造了前人的美育研究成果,不仅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而且还系统地阐述了审美教育的理论。特别是,他把人性的发展分为自然的人、审美的人和道德的人三个阶段,并指出从自然的人(感性的人)发展为道德的人(理性的人),必须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它途径。(注:席勒:《美育书简》,第116页。 )尽管席勒的主张也有不周全之处,但他的确是突破了古代文明时期那种带有狭隘功利主义性质的美育观念,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进步。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他的《美育与人生》一文中指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美育。”(注:《蔡元培先生全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1页。)那么,要在全社会实施审美教育,学校是关键。目前,就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审美教育来看,发展还很不平衡。不过,国家教育部对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认识却是明确的:

原国家教委曾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注:原国家教委文件:教体[1997]2号。)

1998年4月, 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注:教育部文件:教高[1998]2号。)

现任主管高等教育的副部长周远清同志也说过:“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中,理工科大学生要加强人文、艺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文科大学生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注:教育部文件:教高厅[1998]4号。)。

然而,如何将这些行政条文落到实处,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我们正面临跨世纪的选择,可以预料,下个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会愈来愈高。德、智、体、美,历来是人类教育的四个主要方面或四种主要形式。在实现对人的全面教育中,美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99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开始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在这一改革浪潮的推动之下,美育课程在全国中小学开始普遍开设。然而,大学的素质教育究竟如何搞,这里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我国50年代,大学里也曾有过一段重视美育的历史,可惜很快就被“文革”的狂澜给冲刷掉了。进入新时期以来,百废俱兴,美育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真正使它作为一门公共课程走进大学的课堂,还有待人们进一步提高认识。

应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自“拨乱反正”之后,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单科性院校较多,文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又谈何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各国都在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文艺审美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快速地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尤其是在人们普遍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并向素质教育转向后,如何重新建构新世纪大学审美教育体系已成为我们广大美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艰巨的任务。

标签:;  ;  ;  ;  ;  ;  ;  

论文学鉴赏与他人的建构_文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