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视角下新时代基层政协的使命任务研究论文

公共服务视角下新时代基层政协的使命任务研究论文

公共服务视角下新时代基层政协的使命任务研究

文/林杰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后,各领域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新的使命与挑战,政协尤其是基层政协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于公共服务,更好地发挥职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政协制度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且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新时代有新使命,新形势有新发展,基层政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公共服务方面,更要发挥专门协商的作用。

【关键词】 公共服务;基层政协;专门协商

政协,全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协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爱国人士与人民团体共同创立的。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后,政协的使命有了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发展特点提出的专门协商机构,更是为研究公共服务视角下新时代基层政协的使命任务指明了方向。

一、新时代基层政协的新使命、新定位

(一)政协的性质与责任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前,政协属于统一战线组织,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国内的特殊情况,人民政协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同时,又行使政治协商的重要职能,完成协商建国的历史使命。当时尤其是基层政协,协助地方政府在维护社会秩序、团结社会各界人士、重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对政协的职能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也就是交还了国家权力机关职权,重新回到了政治协商的本职工作中。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了政协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并写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直至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被写入宪法加以明确,至此政协的性质与责任基本确立。

(二)政协的主要职能以及主要内容

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项主要职能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参与国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中国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有: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中国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它是参加中国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对政协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提出了“专门协商机构”的概念。在2015年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他在2014年9月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的大会上便明确提出了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要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新中国从成立到发展,再到改革开放,直至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各界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结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政协及基层政协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得到了充分的显现与发展,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的制度更是在新时代政治民主、政治改革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各级基层政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新时代基层政协的使命任务,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政协改革发展的核心,将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协不断进步的思想源泉,从而使政协在新时代更好地改革发展,不断进步。

(三)新时代基层政协的新使命、新定位

为切实实现产业转型,激励企业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推动工业经济的加快转型发展,对为经济发展转型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对园区企业进行定期考核,对优秀企业给予表彰,考核名次和奖励对社会媒体进行公示。对产业示范基地、产业集群专业镇、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给予奖励。对产业园区符合产业发展要求并办理项目备案的新建企业提供补贴和奖励资金。

基于SHF途径的方法中,根据K.marxianus.Kim和Hamdy试验[45],菊芋在料液比1∶1(g∶mL)、126℃加酸水解60 min的条件下,发酵后乙醇产量最高达到7.6 W/W。通过SHF途径的方法生产乙醇,报道的乙醇产量比较高的[46]是Kim和Rhee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817和酿酒酵母(S.cerevisiae)1200对菊芋块茎进行一步连续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此报道中乙醇产量为55.1 g/(L·h),理论收益率为95%。

专门协商机构是新时代政协的新定位,是我党对政协认识随着时代发展逐步深化的结果。专门协商机构的概念使得政协在定位上更加成熟,也为政协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我国自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开放空前扩大,并且持续深入,社会阶层更加多样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同矛盾的碰撞,亟需一个机构对其进行协商互容,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而专门协商机构则明确了政协的新使命、新定位。专门协商机构的概念强调了对各民族、各党派、社会不同意见的汇聚,而这正是政协爱国统一战线职能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发扬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已成为人类活动最为剧烈的区域,其生态环境受到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的多重影响(范佳民等,2014)。道路灰尘是城市Pb、Cd等微量重金属以及许多有毒物质的重要载体,在一定外动力条件下容易再次扬起并最终通过摄食、呼吸和皮肤接触等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田华等,2018)。

二、在新时代背景下努力打造“四个政协”

(一)明确党的领导,打造“同心”政协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稳步增长,GDP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我们要打造“同心”政协,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党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不动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政协始终是围绕在党中央周围,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其次,打造“同心”政协,需要政协与党中央有相同的历史使命感、历史责任感。新世纪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光荣而又沉重的历史使命与历史责任需要政协共同担当。政协要调动和团结各方力量,取长补短,勇于担当,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打造“同心”政协需要党和政协的思想与“内心”的认同。各级党组织要为政协尤其是基层政协在参政议政等日常的工作中提供便利,通过政协更好的了解民意,改进工作,从而使党和政协同甘共苦,为人民服务。

(二)紧抓时代脉搏,打造“质量”政协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政协离不开时代的发展背景,要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紧抓时代脉搏,打造“质量”政协。首先,打造“质量”政协要有高质量工作的能力,而高质量工作能力的基础是由高素质所决定的。政协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针对不同行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更好地为此行业建言献策,由此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其次,打造“质量”政协还要制定高质量的工作标准。高质量的工作标准会促使政协工作者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政协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发扬“工匠精神”,强化精品意识,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认真听取群众心声,关注民意,从而及时、高效地反映群众利益与诉求。最后,打造“质量”政协还要有高质量的工作方法。合理科学的工作方法可以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为此,政协工作者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标准外,还要改进工作方法;除了养成适合自身的工作习惯、符合民情民意的工作方法外,还要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引入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建立群众意见库和政协智库,挖掘其中的宝贵建议,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建言献策,为人民服务。

政协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新活力。政协要适应新时代特点,打造“活力”政协,首先,需要在思想上充满活力。具体到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基层政协的日常工作中,要努力突破传统工作中制约政协工作效率的思想禁锢。要将为人民服务、勇担历史责任贯彻到每一位政协工作者的思想中,要解放思想,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建言献策、预防风险,从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其次,打造“活力”政协,要打造富有活力的基层政协队伍。基层政协队伍是政协开展工作的基础,是打造“活力”政协的根本力量。为此,要努力建设一支富有活力的基层政协队伍。要充分调动基层政协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在开展日常工作时的主动性,使其在日常的群众工作中更好地与群众交流互动,听取民意,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打造“活力”政协,基层政协工作人员还要有热爱工作的热情、听取群众意见的耐心、解决问题困难的信心,只有这样,打造“活力”政协才不是“空中楼阁”。最后,打造“活力”政协需要富有活力的组织机制。政协领导要针对基层政协的工作环境和群众的实际问题,制定富有活力的工作机制,既要强化上下级的领导关系,确保政策的落实力度与执行力度,还要优化上下级的工作配合,增强上下级互通互信,既分工明确,又协作有力,从而形成一套富有活力的工作组织机制。富有活力的基层政协组织机制,既是打造“活力”政协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发挥政治民主,打造“开放”政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是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推动者,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九大选举并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引领者和掌舵人。这从根本上保障了社会主义中国在新时期的建设发展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为此,新时代政协乃至基层政协都要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四个意识”,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融入日常的工作中,拥护党、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努力完成新时代政协的使命任务。

(四)适应时代特点,打造“活力”政协

2.6 重复性考察 取同一批供试品(6号供试品)粉末0.20 g,共6份,精密称定,按“2.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每次2 μL,记录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样品中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平均值为0.42%,RSD为1.27%;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平均值为0.18%,RSD为1.86%;表明供试品含量测定重复性良好。

“不为什么,原来的同桌把我当成‘自助讲题机’,我不想干了,正好听到老师说你成绩的事,就顺口要求换个座位。”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建设适应新时代的新政协

(一)明确思想,贯彻“四个意识”、坚持党的领导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每一位国人的心愿,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而这离不开政协的作用。发挥政治民主,打造“开放”政协,首先,需要加强日常政治参与上的开放力度。社会主义中国是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政治生活的主体,为此,政协要充分尊重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确保人民享有监督自身的权利、获取政策信息的权利、参与政治讨论的权利、表达自身诉求的权利。政协尤其是贴近群众生活的基层政协要科学地设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界别,以求对各个阶层的全面覆盖。政协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广泛邀约各界人士进行参与讨论,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要邀请不同领域的行业带头人进行座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建言献策。其次,打造“开放”政协要形成相关合作机制,也就是政协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带头人、群众等的互动合作机制。政协要开放,需要形成一套合理的合作机制,政协要根据不同领域的行业特点,制定科学合理、适应该行业人群的合作机制,从而“对症下药”,更好地为该行业服务。政协还要形成监督机制,也就是群众对政协日常工作的监督。只有形成监督机制,群众的意见与诉求才能得到最大化的表达与实施,这既有利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有利于政协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打造“开放”政协需要面向世界,对外交流。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中国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合作,而发挥政治民主,打造“开放”政协也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政协尤其是基层政协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把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主张等介绍给全世界,让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建议、中国的价值观走向世界。政协对外的交流,既可以将中国的思想和主张介绍给全世界,也可以学习世界的先进思想理念,从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进步,彰显我国新时代政协的新风貌。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四个自信”

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政协的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参政议政的内容主要有: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组织调查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议性的意见;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充分发挥委员专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对一些共同关心的事项开展评议。

(三)把握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推进“四个伟大”的实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也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矢志不渝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的,而政协则担负着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重要历史使命。政协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始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要牢记历史使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政协作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团结各族人民、凝聚各方力量、取长补短,不断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基层政协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言献策

(一)落实精准扶贫,实现精准帮扶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有着新的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新的使命。新时代基层政协的发展也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展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重点工作。消除贫困既是全民族的共同愿望,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便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带领各族人民脱贫,并不是简简单单便能做到的,更不是敲锣打鼓便可以完成的,是需要全民族、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的。政协尤其是最贴近群众的基层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担负着参政议政、团结各界的重任,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正是政协大有作为的地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政协要明确自身的使命任务,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精神,落实精准扶贫,在公共服务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出谋划策。基层政协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发挥社会各界“粘合剂”的作用,力求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调动各方力量,汇聚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共识,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时代使命。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注民生民意

政协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担负着参政议政、专门协商的重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政协的使命任务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而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注民生民意,基层政协正是深入群众的主力。基层政协在日常的工作中担负着参政议政的任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在专门协商机构概念提出后,基层政协要贯彻落实、深入体会,时刻将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中,根据自身的工作环境,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问题、化解群众矛盾,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为解决群众问题、为各级政府更好地施政惠民、更好地展开群众工作建言献策。基层政协还要认真体会专门协商机构的概念,针对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多样性、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因地制宜,融会贯通,力求通过协商团结各方力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从而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发展。

(三)坚持协商理念,改革参政议政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专门协商机构”这一具有指导意义的概念,这是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特点和新时代政协发展的使命任务而提出的。政协作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汇聚了各个党派成员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具有极其广泛的代表性,是专门协商机构开展的最合适的舞台。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定位不但明确了新时代政协发展的任务使命,还对我国政协坚持协商理念、改革参政议政格局提供了新的思路。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是“搭建平台”,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个重要的协商交流的平台。在专门协商机构这个平台上,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充分表达自身观点,发表自身意见,与我们党和政府进行协商交流,建言献策,这既是凝聚社会各界共识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改革参政议政格局、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方法,对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新时代政协改革发展的具体体现。

五、结语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政协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快专门协商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在公共服务视角下提高政协的工作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既是新时代对政协尤其是基层政协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政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所担负的任务。研究和探索基层政协在公共服务视角下、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对我国促进政协的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蔚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书写人民政协事业新时代华章[J].湖北政协,2017(11):18-20.

[2]张峰.协商民主进入新时代[J].北京观察,2017(11):62-65.

[3]朱国鑫,廖九阳,孙芸辉,马欣.力量在党旗下凝聚策划—全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综述[J].中国政协,2018(12):8-12.

[4]任太龙.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现基层政协新作为[J].中国政协,2018(17):35-37.

[5]张祝平,郑晓丽.专门协商机构:新时代人民政协的价值重构与使命担当[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1):24-65.

[6]杨小波.对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认识[J].人民政协,2019(8):1-3.

[7]张庆黎.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行动指南[J].求是,2019(16):16-17.

[8]汪洋.汪洋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做工作报告[J].全国政协,2019(3):11-13.

【本文系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度政协理论研究课题“新时代基层政协的使命任务研究——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X2ggN619088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标签:;  ;  ;  ;  

公共服务视角下新时代基层政协的使命任务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