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论文_连阿文

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论文_连阿文

海南尧舜房地产开发总公司 海南省澄迈县 571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基础体系和共享平台建设不完善的问题,特别在施工工程计量标准和建筑工程造价使用标准不相符的问题,进而在施工和结算阶段产生了施工变更设计、结算变更施工的实际问题,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出现了大范围的波动,及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功能与价值发挥,同时也制约了建筑工程效率性、经济性的目标体现,进而会影响到建筑工程各方面主体和组织的利益和目标的达成和实现,也正因如此必须要强调有效、全面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控制

引言

工程造价就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所花费的各项费用总和,由于工程造价关系到每一个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建设、设计、施工以及运用等部门的切身利益。科学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一直都是建筑工程行业中一直讨论的关键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设计变更随意性大

工程项目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审批,并且将施工各个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定额范围内。但是,由于大部分施工企业着急开工,并没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能准确的把握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以及设计深度,同时在招标文件以及合同上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最终会造成边施工边变更的现象出现,随时的更改设计图,并且没有相关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会严重的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1.2缺乏约束机制

如今,现行的政策法规没有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形成约束性,制度的不健全,建筑市场中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尽管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企业跟风而上,施工建筑队伍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工程使市场竞争变了味道,不惜以接受极为苛刻的招标条件抢到手,不顾长远,只看眼前,市场中的不公平交易大行其道,企业也深陷泥潭,缺乏了创新变革的动力,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形成恶性循环。

1.3材料多样、价格混乱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在施工环节耗资较大,因为需要购买大量建筑材料,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造价工作做到更好,做好建筑材料的造价控制是必要保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和科技方法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建筑材料也由一款发展为多款,不同花色、不同质量、不同档次的材料价格不一,导致建筑材料价格出现混乱的局面,如同款建筑材料,可能会由于其材质与品相方面的偏差导致市面价格大幅度波动,这种问题在建筑行业十分严峻,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有效解决,很可能危及该行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策略

2.1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决策中建筑工程造价

虽然工程项目决策由建设方根据自身实际而制定和选择,但是从综合、系统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策略角度看,必须及时而全面地参与到工程项目的决策,才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全面管控。实施工程项目决策时期的工程造价控制要建立在理解工程项目基本需求和发包方基本意愿的基础上,要建立参与工程项目决策的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策略,从资金和规模两个维度综合地考量工程项目决策的内容、重点,建立起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核心和体系,以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切地影响到工程项目决策,建立起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基础。同时,建筑工程造价工作要展开社会调研、资源分析、技术研究和经济核算,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和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施对建筑工程投资的合理影响,使决策阶段经济性和全面性得到保障,这对于日后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全面、高效、有效控制有着重要的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把握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在进行项目招投标环节中,必须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要点,同时,在整个流程中,还必须设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参与到工程当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在招标正是开始之前,需要再一次确认文件编制的合理性,尽可能的使得招投标双方单位都满意,促使在日后合作中达到双赢局面。与此同时,进行评标阶段,不能单单打价格战,更多的应该考虑对方公司的资质和综合实力,像是总体经济实力、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否完备,企业的诚信度和以往的社会评价口碑等等。在进行综合比较的前提下,进行择优录用。

2.3有效控制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造价

施工是建筑工程由设计上的线条和符号转变成具体构筑物和建筑的关键阶段,也是建筑工程造价需要重点性、全面性、全过程性控制的主要时期。建筑工程造价的所有工作要围绕合同的执行和管理而开展。一是建筑工程造价人员要主动建立起工程合同执行的监控体系,严把合同的实际执行关,对于合同变更要予以多维度、多角度考量,平衡各方面关系与利益,降低施工开支,进而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要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实际控制,倡导新工艺的应用,加速新材料的使用,做到对建筑工程工期的缩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进而为控制造价,提高企业资金效能,维护施工合同强制力提供基础性保障。三是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设计变更要做好登记和建立,建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中心地位,及时纠正建筑工程造价不正确、不全面的地方,达到对建筑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的科学、有效控制的目标。

2.4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作为管理造价与控制成本的最终环节,竣工结算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现实依据。然而,在实际过程中,竣工结算书和实际的工程结算数据之间通常都会存在着10%——20%的价款差距,故在进行工程的结算时,相关人员应该遵循一定依据进行严格的审查,如工程合同、竣工结算书、预算、费用定额以及法律法规等,最好能够将实力强、拥有良好信誉的中介机构来严格的审核竣工决算书,以此将工程量、各种费用的使用情况确定下来,保证结算结果能够将工程造价与成本真实且客观的反映出来。

2.5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从项目的识别与立项开始对项目进行合理分析、成本估算以及完工后的收益情况等进行估算,以此来完成招标工作,在合同确立之后,需要对工程进行具体的研究和策划,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做足准备方案,以便能够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并针对这些成立一个岗位齐全、专业水平过硬的专项小组,来对工程项目进行分层管理,该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项目进行合理分析、整合资料、纠正在项目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6注意人工及材料的调整审核

工程建设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难免会出现人工价格及材料价格的波动,在办理工程结算时,要根据合同的约定条款及相关规定执行。例如某项目合同约定如下:①基期价格以某年某月当地信息价为准,结算价的确定方式为A:钢筋、商品混凝土以主体结顶(如市政工程为完成)前80%月份当地信息价算术平均价为准;B:水泥以工程预验收前80%当地信息价算术平均价为准。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工期拖延后引起的造价增减。比如施工工期若由施工方引起的工期拖延而导致工期延长,使合同工期内的信息价算术平均值不等于实际施工工期内的信息价算术平均值时,则材料管理结算价格按低的计算。施工工期若由发包方引起的工期拖延而导致工期延长,则材料管理结算价格按实际施工工期内的信息价算术平均值计算。

结束语

工程造价是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计价与管理总和,这种造价内容涵盖了所有建筑的应用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数据整合内容。造成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每一个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也不能孤立某一因素。所以,在对工程造价因素分析应该采用多方面、多角度的全面考量模式,达到科学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冠旗.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善举措[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

[2]吴克楚.新时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6(02).

[3]唐兴国.浅析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四川建材,2016(04).

论文作者:连阿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论文_连阿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