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论文_荣俊昌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论文_荣俊昌

荣俊昌

哈尔滨市双城区东官镇卫生院 150100

【摘 要】目的:探究高强度的聚焦超声(HIFU)对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8例胰腺癌的患者行HIFU治疗。并将治疗后的结果与住院前的结果进行对比。分别从治疗的近期有效率、临床收益率、生存期等方面进行对比后得出结论。结果:经过HIFU治疗后的病人近期有效率达34%,临床收益率达87%,生存率>6个月者达78%。结论:HIFU在治疗胰腺癌中具有增加近期有效率,提升生存率的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胰腺癌的治疗

【中图分类号】R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24-01

胰腺癌是一种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中虽然常见,但疾病发现时大多已经处于癌症的晚期。由于临床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胰腺癌的手段,手术切除胰腺的成功率很低,导致胰腺癌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由于传统的化疗放疗副作用明显,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故临床中尝试使用HIFU来治疗胰腺癌。该技术采用高强度的超声,在患者体外对病灶进行热疗。是一种无创伤且毒副作用小的新型疗法。现将2015年6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HIFU治疗的3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8例胰腺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6.3±3.2)岁。肿瘤分布:胰头癌:15例;胰体胰尾癌20例;全胰腺癌3例.伴发胆道梗阻者12例,1例行胆肠吻合术,13例行ERCP引流,5例行PTCD体外引流,另7例无黄疸患者行ERCP内置引流管,目的防止黄疸的发生。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组织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确定为胰腺癌者;经超声检测发现明确的病灶且病灶直径≥1.0cm者;无法行胰腺癌根治术者;④拒绝手术及放化疗治疗者;⑤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⑥并未应用靶向治疗药物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排除标准:由于身体情况无法接受HIFU治疗者(如照射部位皮肤损伤、感染、瘢痕等);超声治疗通道内有严重血栓者;超声照射部位血管有严重的钙化及斑块形成者;④凝血功能障碍或具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⑤肿瘤直径过大者(≥10cm);⑥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1】。

1.3治疗方法

治疗设备选用北京源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FEP-BYO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对接受治疗的患者12h前禁食,4h前禁饮。治疗采用自来水作为超声波的传播介质,采用点线面累积的方式治疗。具体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于治疗床上,根据超声探测的结果(病灶的大小、厚度、周围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确定进行治疗的范围。输入治疗参数:每个单元发射的时间即脉冲发射的持续时间(0.15~0.20s);间歇时间(0.15s~0.20s);发射次数(40~70次);④点距(4~6mm);⑤行距(4~6mm);⑥层距(6~8mm)。后由计算机自动执行治疗计划。注意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及患者的耐受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参数【2】。

1.4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均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了解病灶的大小、肿瘤回声的强度,以及周围血管内血流的情况。还可通过化学免疫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后的CA19-9及CEA的浓度来评估HIFU的治疗效果。同时参照美国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利用以CR+PR计算有效率RR。临床受益反应(CBR)用来作为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参考指标。其主要内容包括:治疗前后疼痛的强度、止痛剂用量、生活质量评分三方面。

2.结果

2.1客观疗效

经HIFU治疗后38例胰腺癌患者中有3例(7.9%))的症状得到了完全缓解;7例(18.4%)患者的肿瘤发生了明显的缩小;15例(39.5%)患者的症状得到了部分的缓解;4例(10.5%)患者的症状无明显的变化;8例(21.1%)患者肿瘤有增大的表现。

2.2临床受益率

38例患者中较重患者22例,经HIFD治疗后,疼痛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且伴随胰腺局部组织回声的增强。另外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经HIFD治疗后,肿瘤组织的血供出现了明显的减少,有些区域的肿瘤组织也出现血流消失的情况。

2.3副作用

HIFD治疗时无需麻醉。38例患者在接受HIFD治疗时均未出现皮肤灼伤、脏器穿孔、胆汁或胰液渗漏的情况,治疗后也无骨髓抑制及2级以上血液毒性现象的发生【3】。

3.讨论

胰腺癌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晚期胰腺癌更是呈不可逆地进展。由于胰腺靠近腹膜后神经丛,癌细胞易转移至此,故常常引起腹膜后的神经源性的梗阻疼痛。HIFD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无创治疗胰腺癌的手段。该技术主要利用超声波对组织的穿透性和超声波的可聚焦性,将能量聚焦在肿瘤细胞。通过超声波的热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将声波所到达区域的肿瘤细胞瞬间升温到70-100℃,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被杀死的肿瘤细胞会发生凝固性坏死,并失去增殖、转移的能力。同时由于坏死后的肿瘤细胞发生了液化,也会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癌细胞的大量坏死,转移减少,对腹膜后神经丛的破坏也会相应减少,从而达到了缓解症状,减轻疼痛的效果。

根据临床治疗的反馈,患者接受HIFD治疗后,胰腺癌的临床症状达到了部分的缓解,大部分的患者也可以在使用止痛药的原有剂量上减少三分之一。由于药量减少了,患者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以上临床数据可以说明HIFD在治疗胰腺癌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临床中可以尝试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曙军,黄培,杨柯列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0):1346-1347.

[2]朱辉,陈文直,伍烽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的初步临床观察[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4):306-308.

[3]潘振芳,王仁香,孙宏玉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36):3-4.

论文作者:荣俊昌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论文_荣俊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