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改革研究论文_李俊

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改革研究论文_李俊

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农业服务中心 景东县文井镇 67620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国家给予农村发展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要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无法完全通过依靠政府实现,这就要求具体发展中地方政府和责任部门应当创新思维,利用多方资源改善农民生活、开展新农村建设。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它不但促进了地区的生态发展、还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地方政府和责任部门应当创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通过对原有模式的创新保证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的有序运行和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与其他水利工程的不同在于,其更加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关注的是通过自身运行给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农村公益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保证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中更加关注社会效益,其目的在于服务于农村的发展和生活。但实际当中的农村公益水利工程管理中却普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工程堤防失修、抗洪能力未达到设计标准等,这些都对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进而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实际当中农村公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管理效率低下

实际的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管养一体、责任不清、经费混用、机构臃肿的问题,这对提升管理效率、控制运行成本、水管队伍设置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由同一个机构负责养护和管理就会造成,难以清晰界定管理资金和养护维修资金的问题,而在养护维修资金缺乏清晰界定的情况下责任就无法落实,这样就会抑制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工作的开展,对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造成影响[1]。

(二)维修养护资金到位不及时

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下达时间晚的情况下,水管单位和养护部门难以开展有效的工程维修养护工作,进而产生下面的问题:第一,由于对于维修养护经费的数额不了解,水管单位无法依据工程实际情况控制维修养护计划。第二,水管单位无法及时垫付和结算时,养护单位通常会因水管单位的违约而放弃合同的履行,那么工程维护工作就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进而对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阻碍。

(三)管理经费短缺

第一,实际当中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之间缺乏清晰的界定,进而造成无法有效落实政府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公益性支出,使得水管单位出现财务周转不灵的问题。第二,缺乏获取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工资和运行维护费用的有效渠道,水管单位人员在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中支出的经费仍远大于财政定额标准,造成管理经费短缺的问题,进而对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了影响。

(四)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实际当中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存在技能人员缺乏、员工知识面窄等问题,同时水利工程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各种设备缺乏定期的升级维护,使得有限的管理作用无法发挥出来,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不善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相应的管理标准也在被逐步完善,只有一支具有高效率、高素质专业管理队伍才能够保障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2]。

二、改革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强化资产管理

对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运行进行有效规范,强化资产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单位应当对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进行科学划分,进而有效区分公益职能部门(排涝、防范)和经营职能部门(供水、发电),转变经营部门的性质为隶属于本单位的企业,通过事企分开实现财务独立核算。

(二)实现管养分离

为了实现提升养护水平、降低运行管理成本的目的,水管单位应当实施管养分离,进而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一,通过机构改革在体制上、行为上分离维修和管理。以经核定的管理人员编制和水管单位定岗为依据,在管理机构中剥离出水利工程承担维修、养护任务人员,在构建专业化维修养护队伍的基础上,提升工程的专业化管理水平[3]。

(三)规范财政补助

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其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应当由政府承担。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运行管理经费的主要来源就是财政补助,所以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财政补助范围和方式。

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具有公益性任务的性质,不存在发电、供水等经营性收入,相应人员经费、日常办公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则应当由统计财政保障。对于养护人员则应当运用企业化管理的模型,通过业务市场化、资金项目化的企业化管理方式提升养护成效。

多元化筹资渠道,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有序进行。地方政府应当对水利支出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对水利建设基金使用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多种筹资方式为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应当在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纳入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费用,并由计划主管理部门保障。

(四)精简人员,强化培训

水管单位运营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机构臃肿,这就要求对各类水管单位所需工程维护、运行、管理人员的编制进行核定,实现富余人员的分流。实际当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人员的分流鼓励职工自谋职业、符合国家规定允许提前退休等。另外在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的基础上,还应当实现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4]。

水管部门还应当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还应当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制度的深入学习,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水管单位还应当对员工队伍结构进行优化,进而保证水管单位的高效运转。

(五)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

通常情况下水管单位利用政府拨款支付履行除涝、防火等公益性任务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但实际当中特别是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财政资金不到位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就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需要通过多元化经营实现工程的正常运转。

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利用工程水资源发展养殖业,还可以通过发挥水资源优势发展水电站、运航河道等,利用这些经营收益维持农民公益性水利工程的运行。另外,对于这些经营活动收入的资金,管理单位应当合理安排、科学使用,保证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用[5]。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在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部分地区农村公益性是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和责任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为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的运行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推动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保证农村公益水利工程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江涛.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3,(06):107.

[2]孙继昌.《关于加强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管理的指导意见》解读[J].中国水利,2012,(03):12-14.

[3]王平,刘新文.湖南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集中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2,(07):15-17.

[4]麦山,杨远志.宁夏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利,2012,(03):18-20.

[5]杨春,陆文聪.新农村视角下农民参与式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9):32-35+39.

论文作者:李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改革研究论文_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