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跨世纪发展战略与对策_长江论文

长江航运跨世纪发展战略与对策_长江论文

长江航运跨世纪发展战略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航运论文,发展战略论文,对策论文,跨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跨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江航运起着重要的经济纽带作用,然而长江航运的现状离长江经济带建设所要求的标准还有着距离。因此,研究和确立推动长江航运事业快速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对于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的跨世纪腾飞及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长江航运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江流域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相对比较长江航运的发展却显得滞后。阻碍航运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1.航运基础产业地位不够明确

作为基础产业,航运发展必须走在其他产业的前列。在基本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航运发展弹性系数(航运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比)应该大于1。目前,长江干线水运量年均增长速度在3%左右,水运发展弹性系数只有0.3左右,反映出长江干线水运设施、 技术等综合能力的不足。在产业政策方面,航运的基础产业地位不够明确,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长江航运业赶不上沿江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

2.综合运输网结构发展不平衡

长江流域水运线路里程占铁、公、水综合运网总里程的17%,而水运完成的货运量却只占综合运网的12%,说明长江航运高效率、低耗能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国民经济资源和效益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

3.长江航运布局不尽合理

长江干流通航里程3640公里,而连续通航里程只有2997 公里, 占82%。完成的92%运量都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占49%的河段内。钢铁重镇攀枝花市却被滩险拦断在上游,云南东北部和四川西部沿江地区的物资也无法下运直达,长江干线航运设施呈下游好、上游差的状况,长江上游航运条件不利于沿江工业的长远布局和发展。

4.航道标准不一,船舶营运效率低

长江干流宜昌以下通航条件较好,航道为二级以上标准,船舶营运效率(1990年)为每千吨公里耗油5.8公斤,运输成本18.2元; 宜昌以上至重庆航道为三级标准,船舶营运每千吨公里耗油16.9公斤,运输成本29.5元;重庆以上至宜宾航道为四级标准,每千吨公里耗油18公斤,运输成本约40元;宜宾以上分段通航河流,航道为五级以下标准,每千吨公里耗油约26公斤,运输成本达80元以上。长江上下游航运效率变幅高达4.5倍。长江航运每千吨公里耗油平均约7公斤,是铁路运输的2.8倍;运输成本平均约20元,是铁路运输的0.83倍,竞争优势不甚明显。

5.航运设施老化,技术落后

航道是航运的基础。长江航道特别是重庆以上的1840公里航道建设严重不足,航道呈自然状态;长江沿线港口码头结构、装卸工艺和技术装备还十分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设备老化,集疏运路径不畅,集装箱运输港口能力不足;长江船舶型式繁多,标准化程度低,动力技术状态还停留在60年代水平,不适应现代化经济快节奏发展的需要。

跨世纪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1.正确认识航运的地位与作用,是长江航运发展的前提条件

长江航运得天独厚,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领域均具有显著的作用和影响。在跨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江上游西南高原地区发展势头强、潜力大,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但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铁路运输能力有限,如果大量新建铁路,投资大、周期长,线路和能力增加困难。长江是西南地区对外交通的重要水运通道,充分利用长江自然条件,增强航道运送能力,将有利于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长江航运是长江经济腾飞的跑道,必须超前建设与发展。正确认识航运交通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保证长江航运跨世纪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长江航运的处境由客观被动变为主观能动,由徘徊变为发展。

2.实行水资源综合利用,是发展长江航运的必要条件

长江上游地处山区丘陵,航道弯险流急,改善通航条件的根本办法是结合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行梯级渠化。航运规划和建设必须纳入水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和建设之中,局部滩险整治不能解决长江全线航运发展的根本问题。长江上游水力资源梯级开发建设和中下游河道岸线综合整治,应作为水利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航运部门需要积极配合协作,制定合理的原则和标准,促进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加快建设,既解决航运自身的困难,又有利于航运不断向上游纵深发展。

3.加强沿江工业布局是促进长江航运发展的客观条件

长江航运成就显著的河段是在宜昌以下的中下游,除通航条件较好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下游两岸有全江80%的城镇,所含的企业比重较大。长江两岸大型企业水运量占长江水运量的50%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沿江工业、城镇是水运的主要服务对象。国家在规划长江流域经济布局时,应考虑充分利用长江,加强长江两岸的工业分布密度,从而促使航运快速发展;反过来,长江航运发展了,对长江两岸的经济建设和工业走廊的快速形成又极具吸引力。

4.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是长江航运发展的关键

长江航运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以水运为主,铁路、公路集疏运有机配合的航运综合体系,打破单纯水运的观念,逐步完善大型综合运输网与航运网之间的关系,取陆运之长补水运之短,并建立江海直达、干支直达、水陆联运、门到门运送的服务体系,实现长江两岸地区交通的综合平衡。这符合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

5.统一规划是促进长江航运发展的基本方法

振兴长江航运,必须从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做起,结合长江的具体条件和两岸经济的特点,以及技术经济条件,实事求是地进行规划与设计,将远景与近期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合理布局,规划出符合长江经济跨世纪持续发展要求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蓝图,这是促进长江航运深入发展的基本方法。

6.提高船舶和港口技术水平是发展长江航运的基本手段

要增强航运的竞争能力,必须进一步提高船舶的技术性能,提高船舶运营效率;加强港口的现代化建设,为提高船舶航行率创造条件,从而在进一步提高航运业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航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发展长江航运事业不单是要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要确立航运在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中的地位,理顺航运业与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关系,在区域经济社会化分工的长期过程中,坚持其基础产业的位置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坚持航运与水利、航运与陆运相结合,增强航运的区域经济纽带作用,求主动、争效益,谋求航运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长江航运才能不断壮大,不断前进。

标签:;  ;  ;  ;  ;  ;  

长江航运跨世纪发展战略与对策_长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