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高考与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评价研讨会纪要_高考论文

同步:高考与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评价研讨会纪要_高考论文

同步:——高考与教改的当务之急——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座谈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改论文,纪要论文,当务之急论文,座谈会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间:1995年7月20-25日

地点:终南山独松阁宾馆

主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

主谈:谢松成 郭福华 夏业文 孙双武 肖延安

【编者按】今年高考历史试题得失几何,对今后历史高考和中学历史教学有何影响?这是目下本刊读者最为关心的焦点所在。为此,本刊编辑部邀朋五位,聚首终南,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语涉诸多方面,不乏真知灼见。现就讨论重点,摘精取要,以食本刊读者。

总论一:命题成功者居多,大方向正确

谢:今年高考历史试题坚持了以考查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为主、尤其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正确方向,并为此在试卷结构和形式上作了许多值得肯定的调整。例如,提高单选题能力考查要求,增加了其难度;将历史材料较多地延伸到选择题中去;填空题分值减少,但创设了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历史地图填空题;材料解析题中加了必要的注释,减少了考生阅读障碍,更好地突出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问答题的设计注意了中学历史教学现状,降低了理论要求,等等。今年命题最成功的我认为是材料解析题和单项选择题。

郭:是的,今年命题大方向对头,应予肯定。选择题的答案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填空题与地理、政治沟通,材料题向选择题、问答题延伸等,都表明命题者作了可贵的探索。

夏:今年试卷结构稳中有变。①从考试内容看,世界古代史消失,它往年占16分,今年则平分给了世界和中国两个近现代史,这一调整使历史科的现实感更强,有利于中学对学生加强情感思想教育,是很有必要的。②从考查题型看,削减在考查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很难有所作为的填空题,相应加强多选题并把材料题延伸进去,这是自1991年材料题向问答题扩展以来的又一进步,加大了历史思维能力考查力度。③从试卷长度看,试题在不增加试题总量、答题量和扫除文字阅读障碍的前提下,增加了材料题阅读量,延伸了试卷长度。比如,同为43题,去年400字左右,今年增至470字左右。这对学生答题的思维敏捷性和高时效观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适度调整是可取的。但今年试卷长度可说已趋于极限,考生颇感紧张,若再延伸,实难吃消。④知识分布更趋合理,覆盖率有所回升。去年试题突出思维能力考查,题目相对集中在某些章节,知识覆盖率仅为40%,今年则有所调整,近现代史有所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史的考查比例较为合理,试卷知识覆盖率达到66%,尤其中国近现代史覆盖率高达83%,这对加强学科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全面掌握,比较有利。

孙:试题在史学观上有重大突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第43题关于局部战争与二战全面战争之间关系的命题,其本身就是对这个热点问题的升华。此题参考答案在分析“为什么未能遏制”二战爆发时,层层深入,除指出一些国家主观上“孤立无援”,客观上英、法、美等大国有“中立自保”、“纵容、绥靖”、“祸水东引”等险恶用心外,实际上也把苏联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隔岸观火的行为,推上了历史审判台。这个观点与现行课本中“苏联中心模式”史学观相比,显然是个重大突破。这昭示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改革的现实性与紧迫性,或者说给中学历史教改提出了更为明确而艰巨的任务,有利于促进教改向纵深发展,意义深远,这是今年试题最重要的特点。

夏:第38题的逆向构思也是一个突破。它实际上属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如何看待的问题。现行教科书只讲其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等优点,突出其世界地位,其增强民族自尊、自信以利爱国的初衷是好的,但历史毕竟不是现实,如果闭眼不看我们近现代的差距,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长期以来,不少人不敢正视这一点。命题者借用鲁迅的话,道出了真谛,实属伟大创举,不媚俗,有远见。第39题命题构思也打破常规,如雨后睛空,极富现实感,教育性极强。

孙:今年的试题更全面地开拓了历史学科思想教育性的特有功能。如第5、9、19、27、28、38、39、42、43题,除考查知识和能力外,还深刻地渗透了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国情、历史唯物主义、尤其社会发展规律等各项教育内容,发人深思!试题的历史感与现实感结合得非常自然。

肖:我也觉得,今年试题虽然降低了理论要求,但却更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加强了对本学科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因而试卷整体难度并未下降,只是试卷一不回避热点问题,二更注意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功能,时代感更强,历史味更浓了。

孙:这正说明: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除加快加深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外,还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渗透思想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思想教育不应停留于口号而荒疏于教学实践。

夏:今年试题的时代感还明显地表现在增加了近现代史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内容,这符合中国历史学“厚今”不“薄古”的特点,值得发扬。另外,热点考试往往被认为是政治科的专利,历史科对之常常羞羞答答,今年历史试题一改旧态,二战、台湾等热点问题均被纳入命题范围。我认为,既然热点问题为大家所关心,富有现实意义,就没有必要回避,考比不考好。

肖:但热点问题的命题构思不能混同于政治等科,要突出历史科的特点。作为历史试题,政治、语文、地理知识能力的迁移,在命题时也应坚持这一原则。“大历史”与“大文科”毕竟有区别,不能混同。

夏:今年试题在加强历史学科能力考查方面的确取得了不少新的突破。根据修订后的能力要求,今年试卷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三部分的考查比例约为6:4:5,三部分当中各有侧重。再认、再现历史知识主要考查第1条“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能力;材料处理重点考查能力4“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如39题;历史阐释主要考查能力6“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试卷对各种题型考查思维能力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挖掘。选择题考查学科能力比重以及思维层次有较大提高,材料辨析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延伸,问答题对能力要求6的考查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在试卷所占分数比重由1994年的2/3左右提高到3/4,这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总论二:命题瑜不掩瑕,有待完善改革

谢:今年试题还有值得注意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第Ⅰ卷中十分强调对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表述,极少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再认再现题。而在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表述上,部分试题的设计又远远超过中学生的实际水平。这种命题思路,我认为值得商榷。应该肯定,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强调对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表述,是完全正确的,作为一种导向,无疑会加快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因而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操之不可过急,步子不宜过大。我认为,今年多项选择题中的部分题目,如21、30题等就过难了,它们远离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

郭:今年试题理论分量不足,也值得注意。不仅问答题如此,材料解析题中理论分析的分数也仅4分,全套试卷约10分,仅占7%左右。这使试卷能力考查的层次有所降低,立体感不很强。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理论分析上,其分数的减少,是今年试卷的一大缺憾。

夏:去年历史试题强调上理论档次,今年又转换方向集中上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的档次,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两者兼顾,效果会更好。

孙:今年试题,注意了层次性、选拔性,有较好的区分度,重在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导向主流是好的,这是大家的共识。但试题主导向存在着负效应。从命题者主观愿望看,的确想拿出一份质量上乘,且方方面面都比较满意的试题。因此,针对去年问答题存在理论上拔得过高的问题,而降低了试题的理论要求。虽然参考答案中不少内容源于理性认识,但从命题理论要求程度看,降低的幅度过大,问答题赋分44分中,理论性赋分仅占2分。由于高考的导向直接影响并反作用于中学的教学实际,如此做法对正在兴起的中学历史理论教学研究和探索,无疑是当头一棒。此外,据我所知,第43题命题意图,在考前已较为明显地流露在某些公开出版物上,无疑对高中历史教学会产生不良影响。1990年“英国政党制度”题已有这方面的深刻教训。中学历史教学迷失在这个“名人效应”怪圈中确实太久太深了,更哪堪高考的推波助澜!应当深以为戒。我们恳切希望命题者在坚持高考改革成功经验的同时,在命题的技术和策略上,努力克服其负效应,为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更快发展做出切实贡献!

谢:历史学科的准确性,主要指时间、空间、人物等基本要素。我们反对以“死记硬背”方式来学历史,但对于重要的历史年代、历史事件也不能不记。高考中,更不能不考。综观今年试题,单选、多选、填空3种题型的76分之中,重要历史年代甚至重要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都占不到1分之地,其他两种题型也仅在43题中要求回答3个年代共占3分。这样命题,很可能将中学历史教学导入一个新的误区。若与今年上海历史试题做个比较,就可发现这个失误是不应该的。上海题在30道共60分的选择题中,考时间(年代或时间顺序)的占了12题,共24分。在其他题型中,也多处考查了时间。总计分数在30分以上,占全卷近1/5。当然,分值占得太多了,不妥。但上海题在着重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的同时,又十分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这种命题思路是全国历史统考试题所不及的。

郭:与去年相比,今年试题的难度也偏大了。选择题、填空题难度相对增加,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基本持平,试卷总体难度高于去年。

夏:说到整体难度偏高,我举其三大特征姑妄言之。一是逐渐能力化的特征,强调能力的培养;二是成人化的趋势,要求青少年学生的思维逐渐与成人思维接轨;三是专业化倾向,甚至是硕士、博士化,历史学专业研究生的不少考题的深度远不及高考试题,高考的难度可想而知。历史科是近年高考中分数最低的一科。按照考试理论,较为理想的难度应控制在0.55左右,而去年及今年历史试题的难度与这个难度相差甚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也会影响中学师生的情绪,产生谈“虎”色变、望而生畏的心理,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负效应。我赞同试题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这个方向没有错,问题是要适度,设计试题最好有一定的坡度。

谢:这也正是我要说的重点。现在中学历史教师普遍反映不知道历史该怎样教。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问题,一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步伐问题。坦率地说,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是不太令人满意的。以本为本、死记硬背、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仍相当普遍。由于近些年高考命题的导向,高三历史教师普遍重视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但培养的方法和手段大多不够科学,有的甚至徒有形式。这种状况当然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改变这种不相适应境地的唯一办法,只能是转变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尽可能使高中历史教学适应高考的要求。当然,高考历史命题组的专家们,也要正确估价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努力使高考命题改革步伐,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跨度上。选拔性考试,决定了试题必须有相当的难度,这一原则,应该说适用于所考的各科目,但独有历史科的难度近年来愈来愈超过了其他学科。近几年,历史答卷中很难看到130分以上的成绩,而其他科目得130分以上的答卷,却并非凤毛麟角的严重情况表明,历史部分命题远离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水平。“不知道历史该怎样教”感叹的另一面,似乎是不同程度地“不知道历史该怎样考”。这一点应引起命题专家们的足够重视。

夏:命题专家们是该注意命题与教学二者水平之间的相对平衡。当然,绝对平衡是不可取的,考总要高于教和学才有效度。这里,我也想针对今年高考命题的良好导向,就今后中学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提几点参考意见。①必须注意知识系统即知识结构,全面掌握历史知识。教学复习要从点线面上升到一定的垂直高度,形成立体知识框架。这样既能从微观上观察,又能从宏观去把握。②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以本唯本,要深挖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注意给学生一定的思维训练时间。要学生做的、说的,老师不要包办代替,这是包不了、代不了的。既要放,但又要管、又要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就会有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③适度拔高材料题的能力训练要求,注意向多选乃至单选等题型扩展,一定要注意题型互变,多加训练。④必须老老实实地对照高考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一条一条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不要因为哪年高考强调、注重什么,教学复习就跟着转。去年强调理论,下面就注重理论,结果忽视了其他,而今年高考方向一变,就只会叫冤,教训惨痛。⑤注意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特别是与语文、政治、地理科的渗透。⑥能力培养最重要,题海战术难奏效。只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中学历史教学才有出路。

肖:说得极是。作为指挥棒,今年试题的总体指向没错,中学师生应充分认识其积极意义,认真调整教法学法,加强教改实践力度,不等待,不抱怨,真正把培养历史学科能力落到实处。

分论:不讳得失,句句关情

关于单项选择题

郭:单项选择题的题量和分值与去年相同,但难度有所增加。从题干形式看,材料式1题,次序式1题,否定式3题,填充式1题,直接提问式8,不完整表述式6题。从考查内容看,着重于时间1题、空间1题、历史事件原因目的7题、历史事件本质11题。单项选择命题总的特点是学科能力比重和思维层次提高,并着重考查对历史概念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90%的题目用“是因为”、“最主要因为”、“是为了”、“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根本原因是”、“多种原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等形式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原因、目的的理解水平,用“最准确的是”、“含义是”、“标志是”、“实质在于”、“反映出”、“提法不正确的是”、“共同之处是”等形式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本质的认识程度,而且1/4题目使用了“最”、“根本”、“主导地位”等词。除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外,在“历史阐释”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孙:前几年的单选题一般是给考生创造一个较为平缓的坡度,把考生逐渐引入能力的佳境。但今年这个坡度加大,对历史现象内涵的考查加深了。如第1、4、5、6、7、9、12、14、16、20等题,都是从历史事件的本质入手,试题提供的选项大多数不局限于教材的直接表述,而是根据考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设计出新的结论和提供新的信息,以考查考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使考生在对新的信息辨析中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类题较之去年比重加大了。

肖:是这样。今年单选题加大了对历史事件比较、历史事件本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的考查,这使题目的客观性深度加大,难度随之加强了,也就是把选择题由以死记硬背为主的题型转为以考查思维能力为主的题型,形式更新,更具生命力。

夏:逆向选择题首次用重点号加以提示(如11、13、17题),客观上避免了考生审题失误,省时省力。小小的几个圆点,包含了命题者的一番苦心。顺便指出,个别试题如第11题超出了考试范围。

关于多项选择题

孙:多选题与单选题有异曲同工之处,除增加了题量(2题)和分值(6分),尤其还大幅度增加了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题目(如第22、24、30、32题)。这些题目在选材上多由多则材料叠合而成,一改前两年的单一形式,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动感,是命题的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第22题,直接选用教材上没有的“弭兵之会”故事,生动且有创意,避免了考生对晦涩的古汉语的阅读障碍,也考查了考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可谓匠心独运。今年试题的材料式选择题以及非材料式选择题,由于重在淡化教材,深在理性认识,命题技巧提高了。

肖:今年多选题中有4个材料选择,其难度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和考查层次的提高而增大了,特别是最后一道多选,把对“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另外,今年选择题的备选答案,不局限于中学教材的直接表述,而是设计出新的结论和提供新的信息,重在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也是选择题难度增大的表现之一。

郭:今年多选题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比较题占了一半。21、25题要求比较共同点,22、30、31、32各题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现象,需要综合比较。这也使其难度明显高于去年。

谢:不过,中学教育毕竟是基础教育,在有限的课时里,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历史概念都讲深讲透讲全,似乎有些苛刻,就拿21题来说,在教“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时,究竟“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与“妇女掌握着统治权力”二者间有无区别,中学老师大都不会去深入分析。此题如果作为单项选择题,让学生从几个现成答案中选出一个不正确的表述,可能是一道好题;但作为多选题就过难了。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一些,如24、30题等。因为回答多选题是一种不定向思维,难度本来就大,如果再加上问题的设计在能力要求上过高,中学生是很难适应的。

郭:今年试卷第32题多选题中“1945年3月,他又发表铁幕演说”。时间应是1946年3月,这是不应有的知识性错误。

关于填空题

肖:填空题就我看有三种特点:①考查的都是重点知识。②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第33题的历史地理知识、第37题的南非问题,教材都没有涉及)。③重视对字形结构的考查(如第34题的“謇、熙”)。

夏:今年填空题的突破点正在学科知识的渗透,33题史、地渗透,37题则史、政渗透,且不取材于教材本身,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说明命题者动了一番脑筋。

郭:加强了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这是今年命题者挖掘题型考查功能在填空题上所作的有益尝试。

孙:不过,相对来说,命题者近年在几种主要题型考查功能的开发和命题技术上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对填空题的挖掘明显不够,留下了能力考查的“死角”,而且今年填空题仅占试题总分的约7%,为历年来最低点。长此以往,这种传统题型将失去其应有位置。

关于材料解析题

孙:今年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水平也有提高。其特点:一是增加了材料的信息量,注意了材料的跨度;二是比较注意减少考生的阅读障碍;三是材料大多为“老面孔”,第38题的材料2竟出自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本)的第173页,但却从平凡中加强了对处理历史材料和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四是命题坚持去年层次性强的思路,较好地体现了试题重在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特性,强化了考生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高级思维方式、方法,如第38题第②问的答案“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观点的提炼,真是掷地有声,其深度不言而喻。

夏:我也认为,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突破点在:一是考查材料辨析能力的广度和深度较前有所延伸,二是在命题技术上试题所设计的问题尽量全部从材料自身引出,三是每道题的若干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此题型今年命题最具特色的是前举38、39题。

郭:今年材料解析题题量、分值均与去年持平,而且命题特点、难度也与往年基本一致,具体表现在:①选材更灵活,更富有弹性。这种选材方法对材料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三道题目全是组合型的,至少由二则材料组成。③设问全部从材料中引出,回忆课本回答问题的现象成了历史。每题的末问都要求考生谈认识。如38题第四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39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等,这样,能否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予以利用,成了解题的关键。

肖:今年材料解析题,的确寓新难于平易。①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第38题材料2出自历史教材,材料3出自中学政治教材,第39、40题的材料在一些复习参考书中也曾出现过,且3个题所给的材料都较平易,甚少文字障碍。②但问题的设计角度新、要求高,重在对材料本身的理解领会(38题②④问,40题第③问)和信息提炼(38题第①问,39题第①问和40题①②问),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分析,得出结论(38题第④问,39题第②问),题问和答案直接出自课本的很少。换言之,今年材料解析题考查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实质突出表现在历史感上,读出历史感,就是抓住了实质,就易于理解材料、提炼信息进而概括分析,组织好答案。

谢:今年材料解析题,在总结几年经验的基础上,命题明显地成熟了。具体表现在:一、减少了阅读障碍,更突出历史学科的考查特点;二、提问的设计有层次,区分度比较强,有利于选拔人才;三、答案要点基本上取自提供的材料,全面地体现了能力要求的3、4、5条;四、答案简明扼要,便于评卷操作,缩小了评卷中的误差;五、创造了从材料中概括提炼、逐条列出有关情况的新形式,使此题型稳中有变,又有所创新。

关于问答题

谢:三道问答题的设计和答案,重视了史实的阐述、比较和概括,在理论分析方面未作过高的要求,这是比较切合中学教学实际的。命题者的初衷显然是接受了广大教师对去年问答题的意见,有意降低了其难度。但实际上,这三道题都有“看来容易答来难”的特点,特别是后面两道题的答案要求,过多地脱离了教材,因而考生很难获得较好的成绩。高考试题应该摆脱中学现行教材的束缚,应该具有超前于中学教学实际的导向功能,从而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但“摆脱”到什么程度较为合适?值得研究。问答题,它不同于材料解析题可以从所提供的材料中获取信息,组织答案,考生所思考的答案要点,只能依据教材。因此,高考历史问答题在摆脱中学现行教材的束缚方面我认为不能走得太远。第42、43题里关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特点等,在极为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要求考生对这么多教材未予明确表述的知识作出中肯的回答,是不符合实际的。从考试结果来看,今年问答题的得分率仍然偏低(人均不足45%),也证明了这一点。

夏:今年问答题的设计虽有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但仍有不足处:①答案字数偏多,要求偏严,过于琐碎。这对阅卷评分操作带来一定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题的效度。②关于中国古代史的问答题,材料与问题虽有联系,但材料似可有可无,有牵强之嫌。

孙:今年问答题既有“小切口、深分析”类(第41、43题),也有“大跨度、高概括”型。在参考答案的拟定上,进一步摆脱教科书束缚。降低了理论性要求,更符合“两个有利”原则。

肖:今年问答题设问指向明确,着眼于对事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明显减少对理论概括与阐述的要求,降低了能力考查的层次,但从答案要求上看,难度的降低幅度还是很有限的。不过,答案流露出的主观随意性倾向,似应避免,否则反而会伤害“两个有利”原则。

郭:今年问答题分值少了1分,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归纳、比较、概括能力要求提高,总体难度不低于去年。与其他题型相比,今年问答题的命题不如人意,表现在:①理论要求弱化,立体感不强。问答题44分中,理论分析的分数只有2分,明显低于去年,3道题中只有42题略具立体感,41、43两题都是平面型的,只有纵、横,缺少高度。②今年的问答题在中学课本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考生必须根据已有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判断和阐述。这本是好事,但物极必反,过分有意识地回避课本,使答案明显地带上命题者的主观见解,使考生无所适从,回答准确的寥寥无几,降低了试题的信度。43题便是一个典型。③命题技巧有待提高,这主要指41题。该题从形式上看,与去年“墨子”、“恩格斯两次论革命”相似,都是提供二则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小切口题。但是,从内容上看,材料与题问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去掉材料,题意完全不受影响。

孙:今年命题有流于形式之嫌,正表现在这里。1994年的问答题设计,采用两则材料,命题的技术、测试功能有所提高。但今年试题的第41题,尽管题目一样注意了材料的数量,但材料与题问设计契合不紧密,反而让考生阅读之后,感到无所适从,徒然增加了阅读障碍。这一画蛇添足之举,堪称今年试题的一大败笔。

标签:;  ;  ;  ;  

同步:高考与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评价研讨会纪要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