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后张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齐洪海

摘要: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箱梁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现浇后张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重要环节进行了逐一分析,并总结经验以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可为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箱梁施工

1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1.1地基处理

为了给后续施工创设稳定的环境,对现有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展开了承载力检测工作,基于所得结果可知其满足承载力超过300kPa的基本要求,即具备支架搭设条件。在基坑周边区域施工出一定数量的排水沟,提升区域内的水体排出效率,避免结构遭到雨水的浸泡性影响。

1.2支架工程

注重预压材料的选择,本工程中为河砂料,其需要满足重度20kN/m3的基本要求,使用特定的编织袋进行装砂处理,以梁体的结构为指导展开堆放工作,加载时以对称的原则展开,不可出现支架偏压失稳问题,共需要进行3次加载处理。当支架达到稳定状态后,便可以将预压袋卸下,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中应遵循分层卸载的原则,此后对底模以及地基的标高进行测量,进一步得到弹性变形量,绘制相应的弹性变形曲线,以此为指导展开模板预拱度的调整工作。当完成上述工作后,便需要再次对支架以及模板进行检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稳固性。

1.3模板安装

(1)放样是后续进行模板安装的基本前提,在进行侧墙模板的安装作业时,首先应对内支模展开操作,当结束钢筋绑扎作业后应随即将墙底的木屑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外模施工。当做好侧墙模板的安装作业后,便需要在木板上设置一个内支撑木装置,此举可以确保腹板厚度达到指定要求,当结束砼浇筑施工后方可将其拆除[1]。(2)若达到了指定的标高,则需要将跨中预拱度设置为抛物线的形式。(3)在展开箱梁顶板钢筋以及模板的安装作业时,有必要设置边长为80cm的方孔,要求每室的数量都以2个为宜,将支架以及钢模取出后,便需要对隔断的钢筋进行焊接处理。(4)模板安装质量验收。①要求模板与支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无论是强度还是刚度都需要达到指定标准。②增强模板安装的稳固性,在后续施工中即便受到了荷载的影响,也不会出现松动或跑模等问题。

1.4预应力钢绞线安装

(1)钢绞线下料:施工区域应干净、整洁,关于合适的下料长度,其需要等同于孔道净长与构件预留长度的总和,在下料过程中将使用铁丝对钢绞线的一端进行处理,使其被扎紧,此后在砂轮机的作用下做进一步的切割处理。(2)编束:在此过程中应遵循钢绞线相平行的原则,不允许出现交叉问题,以2~3m为间距适应铁丝进行捆扎,并做好对钢绞线的编号工作。

1.5混凝土浇筑

关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它需要得到混凝土泵车的支持,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分成2个阶段进行,第一步对箱梁的底板和腹板进行混凝土浇筑,等到其强度达到拆模标准后再进行凿毛,继而在顶板安装钢筋与模板,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箱梁顶板的浇筑。

2项目综述

某匝道桥立交工程立交共设置A、B两个单项双车匝道。B匝道全联及A匝道第一联(即A0-A1-A2-A3-A4)上部结构为钢箱梁结构,本方案主要围绕A匝道中第二联(A4-A5-A6)、第三联(A6-A7-A8-A9-A10)进行。

图1 A匝道A4-A10平面布置图

3关键工序施工方法

3.1地基处理

对地基处理时,重点是进行支架的合理施工,因为支架是该技术工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要对地基进行有效处理,使其承载力符合施工的需求,并且可以支撑桥梁上部所承受的全部压力,同时地基也不会发生变形或沉陷。

3.2预压施工

首先确定出支撑体系的弹性变形值,然后在箱梁底板铺设完成后对其进行预压试验。预压荷载可以根据箱梁自重的1.2倍来取值。在加设荷载前,应当在箱梁桥上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点,通常每跨设置4个点,分别在端部、1/4跨、跨中以及3/4跨的位置。由于桥梁的翼板也具有较大的危险,甚至还会存在部分悬挑的贝雷梁[2]。因此,这些部位也应进行预压试验,同时设置合理的观测点。在进行预压时大多通过砂袋法完成,增加荷载时首先按照设计值的60%进行,待荷载稳定之后再逐步增加预压值,最后按照设计值的120%进行试验。

3.3箱梁侧模、翼缘板底模及内模板施工

该部位的模板基本选取的是厚度为15mm的竹胶板,而支撑体系是通过16#槽钢及φ48×2.7mm钢管进行组合搭设的。其中槽钢需要与桥相平行,同时与工字钢相垂直,相邻槽钢的间距设置为1m。为避免支架在水平方向上发生较大的位移,在最边缘的槽钢外侧焊接钢挡板,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在对侧模进行竖向加固时,通常选取10cm×10cm大小的木方作为相应的加劲楞,并且相邻两个木方之间的距离为30cm;水平方向加固时,则通常是设置两排通长钢管对木方进行固定,而上下排的高度差为40cm。同时,以支架作为固定点对通长钢管进行相应的支撑,然后,在固定的立杆上,通过相应的扣件将水平钢管和通长钢管进行连接。模板连接后会产生一定的缝隙,对缝隙的处理需要通过腻子或者转筒胶带进行严密地封堵,防止发生漏浆的现象。

3.4钢筋、波纹管、钢绞线的安装

3.4.1钢筋安装

箱梁所使用的钢筋,应当严格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加工,并且要在加工棚内实行集中配料并制成施工所需的半成品,然后将其运送至施工现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绑扎安装。在绑扎时遵循从下自上的原则,先进行底板钢筋的绑扎,接着是腹板部位,最后绑扎翼缘板及面板部位[3]。该环节中所需钢筋数量、规格、直径以及钢筋设置的部位等应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来确定,绑扎时重点要保证钢筋交叉点的结实、稳定,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加以固定。另外,在绑扎时应维持一定的保护层厚度,可以在钢筋与模板之间放置合适的垫块,然后与钢筋进行绑扎。

3.4.2波纹管的安装及钢束等制作

注意将管道的轴线与锚具端头的钢板中心线相互垂直,端头钢板的性能参数也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其在外界荷载的长期作用下不发生变形。在完成波纹管的安装作业后,接着要实施钢绞线的穿束作业。在穿束前对钢绞线的伸长率、强度级别、破坏负荷等力学性能进行严格的试验,并检测其质量是否符合施工的技术要求[4]。在施工时,将每束钢绞线的端头焊接为一个锥形体,然后用塑料胶带将其包裹进行快速高效的穿束,因为胶带的光滑性可以大大降低穿束时产生的摩擦力。穿束环节完成后,应对管道的位置进行复核检查,确保其未发生较大的位移,如果位移相对过大或者管道发生破损,则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校正或者修补。如果绑扎的钢筋与钢绞线束的位置重合,则在确保钢绞线位置固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绑扎钢筋的位置。

结束语:

本文结合实际的箱梁施工案例分析了预应力施工工艺的关键点,从地基处理、模板制作与安装、钢筋绑扎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其控制要点,目的就是实现箱梁施工的质量符合实际使用的需要。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对施工工艺进一步改进,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推动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德武.大跨度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箱梁支架法分段现浇施工技术[J].四川水利,2018,39(04):63-66.

[2]方光鑫.高速公路高架桥钢筋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92.

[3]王行宾.浅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施工技术要点[J].河南建材,2017(03):130-131.

[4]许羿铭,蔡毅强,汤钧平.超高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模板支撑系统的关键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5,37(02):139-141.

论文作者:齐洪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现浇后张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齐洪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