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节能技术对覆土建筑的影响论文_肖周祺

被动式节能技术对覆土建筑的影响论文_肖周祺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州 510006

摘要:节能建筑形式中覆土建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种。覆土建筑有的众多的节能优势,其中可以运用大量的被动式的节能技术,被动式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有其局限性,不同的被动式技术会对覆土建筑的空间和形体等带来不同的影响,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要考虑到众多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了景观设计、自然光的利用和自然通风等方面对覆土建筑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覆土建筑;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

1 覆土建筑

荆其敏对于覆土建筑建筑的定义为:“覆土建筑不是单指以土覆盖着的建筑,也不是单指地下的建筑,而是指以土、木、石等大自然中的天然材料建造于自然生态有密切联系的建筑艺术,英文指Earth Sheltered Architecture。它是具有古老历史的新兴学科,伴随着环境科学发展起来的。它和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宗旨的生态建筑学Ecological Architecture有着密切的联系。”[1]

2 覆土建筑的节能优势

覆土建筑之所以能一直延续到现在,不仅是因为它和自然的完美融合,更是和它的节能优势分不开的。从宏观的角度覆土建筑的优点有:节约自然能源;用地节省;能耗需求低;保护地理环境[2]。

2.1节能

土壤的温度变化具有时间的延迟性,所以土壤具有卓越的保温特性,覆土建筑在屋顶的全部或部分墙面覆盖有土壤,减少了建筑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所以覆土建筑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那么在低纬度的湿热地区,由于覆土建筑的屋面和周边局部墙体覆盖较厚的土壤层和植物,可以阻挡阳光,因为阳光影响不到大于6cm的土壤,减少了建筑的得热,同时减少了室内气温的波动,可以减少空调的负担,同样是节能的。

2.2节地

覆土建筑可以部分或全部埋在地下,可以使建筑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的体积,并增加绿化的面积。开挖的土壤部分可以用作建筑的覆土部分,减少了土方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运营费用低

由于覆土建筑的优良保温性,建筑的空调和暖气费用大大减少。屋面的覆土层保护了屋顶的构造,延长了屋面的使用寿命,维护费大大的减少。

2.4生态景观

覆土建筑在屋面有较厚的土壤,可以种植大量的植物。在环境较好的自然环境中,建筑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实现建筑与景观的一体化。就像梨花女子大学一样,整个建筑融入整个环境,屋顶与大地融为一体,美丽的屋顶景观为学生和市民创造了优美的环境。覆土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不仅是表现在生态上,而且在舒缓人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帮助。

3 被动式技术对覆土建筑形态的影响

覆土建筑有的众多的节能优势,被动式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有其局限性,不同的被动式技术会对建筑的空间和形体等带来不同的影响,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要考虑到众多的因素,对建筑的形式和功能进行合理的设计。但也存在不少缺点,国内外研究显示,掩土建筑的技术应用上主要存在以下若干问题:1)对结构要求高2)自然采光通风差3)室内潮湿。[3]

3.1绿化与建筑一体化

在建筑的绿色技术发面,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绿化,而覆土建筑的屋面一般覆盖600mm-1500mm的覆土,十分适宜植物的种植。植物本身就具有十分多的生态作用,如增加光合作用、遮阳、吸尘、隔声、蓄水等作用,植物与建筑的配合,可以极大地增加建筑的生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覆土建筑的造型多数采用两个形式是:一是采用坡度较缓的坡从地面延伸到屋面,形成一个整体,如南洋理工大学的设计与传媒学院;二是采用平屋顶,如东京的目黑天空庭院,这样建筑可以创造出较大的面积进行绿化的种植,并且考虑到人们在覆土绿化上的各种活动。

覆土建筑又由于覆土与植物以及屋面有人行走的功能,所以建筑屋面的荷载较普通的屋面大很多。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荷载的问题,建筑的柱间跨度不宜过大,且大跨度的建筑不宜采用过厚覆土和不能种植大型的乔木,如大阪中央体育馆。

3.2 建筑自然采光

建筑的节能,首先是白天尽量少用日光灯,尽可能地使用阳光,这样是最为节省能源的被动式技术。由于覆土建筑是在地下或半地下,同时会容易产生“幽闭”心理,因此更应重视建筑的自然采光。

首先是可以侧窗采光,这种方式与地面上的建筑开窗一样,可以满足正常的室内采光和热环境要求。但由于要采用侧窗的采光方式,所以建筑不能完全在地下,大多数覆土建筑采用的一边是密实的覆土,一边是开侧窗,以利用自然光。但是又由于只有一边是自然采光,所以建筑的进深受到影响,如梨花女子大学利用的就是侧窗采光,但建筑进深不大。如果建筑进深过大,需要采取其他的方式弥补,如天窗和天井等。

第二种方法就是利用天窗与天井采光,由于建筑处于地下或建筑形体进深过大,采光无法满足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建筑在设计是就要考虑在屋面采用采光口,并且要和景观结合,以免采光口的突兀与整体不协调。如美国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就采用天光采光,一个高达40米的圆锥体矗立在屋顶上,直接插入建筑室内,巧妙的是圆锥体与建筑之间留有一条缝,光线从这里进入室内,光线没有直射入建筑,而是由白色锥体反射到室内各个地方,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光照条件,同时节省了能源。但是天窗的采光只能满足顶层的采光,想要满足更多的楼层,可采用天井或者光导管的方法。当然建筑的自然采光还可以作为建筑得热的最有效与清洁的方式,建筑的保温与得热在北方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建筑可以设置阳光间,以获得充足的热量,这也要求建筑的大部分的玻璃的朝向是向阳的,这一点在建筑设计初期选址时应该注意。

3.3覆土建筑的自然通风

捕风塔:通过捕风塔可以有效地使风进入建筑内部,但建筑体量过大需要过多的通风塔,这会对建筑的外形造成影响。覆土建筑也不应仅依靠捕风塔,还要依靠其他的通风方法,相互结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风压通风:利用风压通风是最为简单便利的方法。建筑立面必须要要有可开启的窗户,这对建筑的朝向有要求,建筑入风面要朝向常年主导风向。建筑顶部也应有排气口。

热压通风:热压通风就是利用建筑内部的温度差,即“烟囱效应”。在建筑的上部需要设置排风口。温度差越大,通风的效果越好。在建筑内部可以通过设置楼梯间、中庭或通风井等地方。如美国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巨大的锥形塔,不仅具有采光的作用,其高度还可以成为热压通风的通风井,包含了美观与节能的功能。

4 结语

能源紧张的今天,覆土建筑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覆土建筑有的众多的节能优势,被动式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有其局限性,不同的被动式技术会对建筑的空间和形体等带来不同的影响,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要考虑到众多的因素,对建筑的形式和功能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通过分析了景观设计、自然光的利用和自然通风等方面对覆土建筑设计的影响,希望对相关专业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荆其敏,张丽安.覆土建筑和生态建筑[M]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2013.

[2]杜高潮,黄克非,赵西安.覆土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性研究[J]暖通与空调,2014,4(282):13-16.

[3]曾旭东,宋东明.掩土建筑的绿色设计[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33:104-108.

论文作者:肖周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被动式节能技术对覆土建筑的影响论文_肖周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