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军校学员管理要重视心理防护能力培养论文

新时代军校学员管理要重视心理防护能力培养论文

新时代军校学员管理要重视心理防护能力培养

李欣 徐健

心理防护能力不足是现代战争中军人心理损伤导致战斗性减员的主要因素,也是部队安全管理面对的紧迫课题。积极探索军校学员心理防护能力培养的路径措施,符合院校管理育人的根本目的,对于培养优秀军事人才、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军校学员加强心理防护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军人心理防护能力是指军人主动采取有效方法手段,使心理达到预期状态并保持相对稳定,同时避免或减弱其他负面心理干扰状态出现的能力。军校学员刚刚走入军营,尚未脱掉“孩子气”就要练就“英雄胆”。面对环境改变和高强度的学习训练压力,学员的心理稳定能力、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随着普惠金融工作统筹推动,2016年邯郸银监局制定了《2016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方案》和《关于金融去杠杆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等,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改革的重点领域,并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及精准扶贫为抓手,明确发展普惠金融目标责任与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渗透率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军校学员心理危机问题现状。军校青年学员大多处于心理成长的“问题年龄期”,普遍存在理想憧憬美好但耐挫耐压不够、智力发展较快而个性完善不够,“三观”基本形成但尚未成熟稳定,容易因心理压力超负荷而产生心理问题。调查发现,近年来军校学员心理预警数量比例普遍呈上升趋势,严重心理疾患数量也有所增多。学员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心理焦虑问题、挫折承受力脆弱引发的心理抑郁问题、自我再认知失真引发的心理困惑问题、情绪表达受阻引发的心理压抑问题等。尽管军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辅导机制,较好地缓解了大多数求助学员的心理问题,但极个别性格极端的学员也会出现躁狂抑郁、精神分裂等严重心理疾患,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严重问题。

(二)军校学员面临的多重压力。军校就是“准战场”,其特殊的环境氛围和充满硝烟味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刚刚“心理断奶”的青年学员而言,充满了挑战和压力。第一是学习竞争压力。军校严格的淘汰机制、与成绩挂钩的分配机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尚武环境,都使得学员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各种平台的比拼使学员的优越感很快被危机感替代,某些学员会因自我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第二是管理训练压力。军校生活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对于渴望“自由”的青年学员而言,容易产生恐惧、沮丧、无助等应激反应。另外,对标实战的育人方式,加大了学员的军事类课程的训练强度和考核难度,如“5000米长跑”等考核项目对学员的军事体能要求很高,给学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第三是人际交往压力。军校环境相对封闭,有些学员不善交往,集体观念薄弱,缺乏与他人沟通技巧,因而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导致个别学员难以在集体中找到个人定位,遇到问题不会求助、无所适从,逐渐落入人际交往尴尬不畅的恶性循环中,由此带来自卑、焦虑、不满情绪,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

2014年,太湖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水利部党组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太湖流域实际,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发展,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1]。中国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建设上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在服务上则提高服务标准、加强宣传推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我国网民主要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

二、军校学员心理防护能力培养应从顶层设计加以改进

军校学员心理防护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区别于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服务工作,要按照打仗标准加强顶层设计,让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指导思想、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都能符合实战要求,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军校学员心理防护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新入校学员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心理防护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自我认知方面出现偏差。青年学员因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出现了差距,导致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从而表现出过分的自尊、自恋或自卑、自贬的两个极端。有的甚至“钻牛角尖”“认死理”,把全部心思聚焦在某一特定事物上,割裂内心世界同外界的一切联系,导致出现意志消退和情绪失控。二是缺乏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心理调适是指个体面对应激事件和压力所采取的积极行为方式,使个体自控力得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稳定。从高中刚刚走入军校的学员,对于心理学或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还不多,或者对于心理调适方法一知半解,独自应对各种心理冲突与心理压力、维持心理平衡有相当难度,如果对这一现实问题估计不足,则可能导致一些极端事件发生。三是自我抗压耐挫能力较弱。从近几年发生的学员主动退学的案例可以看出,当代军校学员从小享受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没经历过坎坷挫折,对军校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当青春的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强烈反差时,学员心中的失落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有的甚至过不了入校军训第一关。

(二)军校学员心理防护选拔测试应从“淘汰弱者”转为“培养强者”。军人心理选拔测试是战场心理防护工作的第一步,通过优中选优,把最适合战场的军人挑选出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心理选拔测试,将为学员心理防护能力培养起到“以测促培”的导向作用。未来军人特别是战场指挥官是敌军心理打击的重点,心理防护面临着很多未知的危险和挑战,而目前军校通用的心理选拔主要用于军校招生复试,只能保证军人的最低要求,不能满足未来作战的需要。应借鉴飞行员、航天员心理选拔经验,结合特定任职岗位心理素质结构为学员设计心理选拔测验系统,军校就读期间跟踪考核,并就其心理特点给出培养和任职建议,确保能为部队培养出更加适合战场、适合岗位的作战人才。

(一)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应从“心理健康”转为“适应作战”。心理防护工作因作战实践而生,也必须紧跟战争脚步发展。当前军校心理服务工作主要以传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配合开展,其工作目标为稳定广大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综合素质,保持积极乐观、拼搏向上的心理状态,但缺乏“服务实战”的理念,很难接受实战的检验。近年来,美军在数场高技术战争实践中,首创了军人“全维防护”概念,让心理防护工作目标从“追求官兵身心健康,保证战斗力”提升到“各种任务情景中追求作战适应,保证战斗效能最大化”。这对我军培养学员心理防护能力带来重要启示。新的技术手段,使得现代战场杀伤力和心理摧毁力倍增,对军人心理防护能力的要求非常严格。培养心理防护能力必须高起点,从起始就紧贴实战需要,从日常心理健康保养升级为按照打仗标准强化,注重提升军校学员的战场心理适应力,全程培育心理复原力,不断强化战斗心理素质,真正应对实战需要。

(三)军校学员心理防护教育训练根本遵循应从“提高素质”转为“形成能力”。军校基本都开设了类似心理防护能力培养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来了解军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心理压力的影响,掌握缓解和消除压力的一般方法,克服不良思维,调整压力反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心理素质。但课程设置与实战结合不够紧密,授课教员往往也缺乏部队任职和训练指导经验,导致“训练”与“应用”两层皮。院校应把心理教育重点从提高心理素质转为培养心理能力,加大心理行为训练比重,通过组织一些紧贴实战的拓展项目,在真实的战争或者任务背景下有效增强学员的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将校园打造成为具有典型北方自然特色及人文精神的绿色生态型校园,亦为我校师生营造优美舒适、刚柔并济的生态功能型校园。同时,立足气候、地址等原生特征,力求打造吉林工师的校园文化旅游名片和校园文化景观品牌。

三、军校学员心理防护能力培养实现路径

军校学员心理防护能力培养系统主要包括教育系统、训练系统和防护系统等三个子系统,需要院校机关、教研室、学员队等多层级、多部门合力开展,确保工作有效贯穿于学员培养全程,融合于学员学习生活方方面面。

一是紧贴实战抓好心理素质教育。充分发挥院校优势,针对各个层次学员心理需求,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军人职业特点和实战需要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确保从理论上为学员心理防护打好基础。重视经常性思想教育对军人精神意志的强化作用,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战斗精神与锤炼军人心理素质结合起来,引导学员学习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革命英雄主义、严守军队纪律等优秀品质,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军人尚武”的价值理念,使得军人的使命感、荣誉感和奉献精神深入骨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旺盛的战斗精神催生提高学员心理防护能力。另外,军校学员进行心理健康常识和预防应激知识教育,是群体心理预防的基础。通过教育使学员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防护的常识以及心理缺陷的危害,帮助学员掌握简单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让学员在遇到心理冲击而产生恐惧、沮丧、无助等应激反应时,能够从正面了解反应的症状和特征,减轻实战时的应激反应程度,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化解。

二是紧贴实战强化心理防护训练。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重视学员心理防护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锻炼,增强学员的心理防护能力。要把心理防护能力训练与军人的战术技术训练相结合,注重增强学员的心理对抗意识。在一般心理行为训练基础上,可以设置情境开展野外生存训练、损管训练、逃生训练等复杂困难条件下的应急处置训练,还可以通过增设测谎仪、生物探测仪等心理学设备辅助开展心理素质锻炼。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火、烟、智能模拟、军事网络游戏等多种新型手段,创设近似实战的典型情境,开展战场环境训练、心理适应性训练、心理稳定性训练、心理承受力训练、心理战攻防训练等,使学员产生对临战环境的认同和适应,培养学员敏捷、灵活、准确、协调等战场心理素质。

三是紧贴实战健全心理防护体系。要建立全程全维心理防护理念,注重将心理防护贯穿学员培养始终。一要建立完备的心理选拔测试系统和心理档案系统。按照学员专业需求和成长规律设定心理标准,精准筛查心理素质不合格学员,选拔出更加适合战场、战斗心理素质优秀的学员。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应全程关注,全面跟踪学员心理发展情况,科学给出心理素质评定和培养建议。二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注重营造环境和谐、团结向上的军营校园文化氛围,让学员在正规有序、丰富多彩的军校生活中,在先进典型、身边模范的引领中,获得潜在激励和精神支持。三要建立完备的心理防护干预系统。心理防护要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积极主动走进基层、走近学员,融入教学训练每一个环节。要加强一线心理防护人才队伍培养,突出院校心理防护实用技能培训,着重灌输学员成长不同阶段心理教育课设计与讲授、心理量表快速施测与分析、小型心理训练活动设计与组织、心理咨询会谈技术、心理危机干预技巧等实操性心理防护技能等内容,确保能够及时准确识别心理问题。要整合院校和社会资源,充分发挥院校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医生的危机干预作用,及时做好专业治疗。同时构建军队院校与专业医院联合危机干预机制,对发现的心理危机人员及时跟踪搞好治疗服务,避免时机延误发生严重后果。

【作者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军官教育培训部讲师、舰船指挥系政治协理员】

标签:;  ;  ;  ;  ;  ;  

新时代军校学员管理要重视心理防护能力培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