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民间艺术教育的建构(一)--“儿童民间美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学科理论建设之我见_艺术论文

构筑民间艺术教育大厦(上)——谈《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课题的理论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间艺术论文,系统工程论文,课题论文,幼儿论文,大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门学科体系的建立,一项科研成果的完善,离不开理论上的建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课题,经过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与探索,目前已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这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幼儿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在此,笔者将课题的理论建构作以概述,与广大同行共同研讨。

一、指导思想

本课题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美的规律”塑造人的观点为科学依据,以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突破口,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派“异质同构”的艺术教育观点,以优秀的、健康的、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文学内容形成的“金三角”载体为主,以民间节日、民间游戏、民间饮食文化为辅助内容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体系。课题通过“一个中心,三种活动”的教育、教学设计方案,制定立足一省一地、面向全国、幅射海峡两岸、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使幼儿通过系统的民间艺术教育,达到“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面向21世纪,实现培养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一代新人的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艺术教育思想的核心。马克思指出:“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所谓“人的生产是全面的”,是指人不仅为了自身的物质生活而生产,而且为了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而生产。“内在固有的尺度”,即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与动物相比较,人是一个丰富的拥有多方面本质的“类的存在物”,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而在这一点上,人就必然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其次,在诸多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中,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认识发展领域的研究最具影响力和价值,它为儿童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皮亚杰指出,儿童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他把这种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提出每个阶段所呈现的具体表现均是幼儿心理现象的反映,是幼儿心理表象的具体外化。不同年龄、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其心理表象是有明显的质的差异的。因此可以说,皮亚杰关于儿童认识发展理论的阶段性划分,为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打开了理论上的突破口。

第三,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整体现象,而后才会注意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而部分相加的总和又不等于整体本身,因为整体本身具有特定的质,即“格式塔”。一幅画是一个格式塔,一支曲子、一首歌也是一个格式塔,每一个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这就使心理活动具有了整体性,使知觉的表象具有了创造性,心与物之间产生了“异质同构”。我们认为,用艺术的方式把握情感并不是几个天才的艺术家所特有的,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具有这个能力,因为每个人都有格式塔的“异质同构”能力。幼儿在民间艺术教育的氛围中,不仅会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而且会受到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又次之,民间艺术内容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在产生、延续、发展的历史传承中,包容了绘画、工艺、雕塑、歌曲、舞蹈、说唱、曲艺、武术、杂技、神话、传话、童谣、游戏等数十种形式。为了便于课题的研究,结合幼儿园课程的安排,我们提出以“金三角”的主体,辅之以其它几种能够集中反映民间艺术活动的内容,构成了《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的内容体系。(见表1)

“一个中心,三种活动”是指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以单元的形式,每周在保证其它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以一个民间艺术教育内容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另外两个活动配合这个中心开展相适应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如小班下学期第六周中心活动为民间美术《染花手绢》,那么民间文学为民间歌谣《小手绢》,民间音乐为音乐游戏《丢手绢》。

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自夏商周以来,齐鲁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为《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塑材条件。因此,课题研究以山东地区的民间艺术内容为主,在认真挖掘、筛选、整理的基础上,转化为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内容,并选择全国有代表性的部分省份和地区,如南方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的边隆黑龙江地区,西北的陕西地区,取其民间艺术融入其中。

二、教育目标

根据课题的总体设计,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将本课题的教育目标分为相对稳定的方向性目标和不断调整的活动目标两大层次。

相对稳定的方向性目标是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化,而且在三年的课题实验中,教学活动设计,教育方案的制定,都要依据这一目标来进行。为了使目标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我们将其具体划分为一个总目标——三大领域目标——九个方向目标——二十七个具体目标四个层次。(见表2)

不断调整的活动目标,是课题实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在观察与反馈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后制定的变化目标,根据具体情况可划分为年龄班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见表3)。现将总目标指导下的分解层次目标做简略介绍:

(一)宏观的不断调整的活动目标

1.小班

小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主要是运用简单、典型、鲜明的民间艺术内容,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增强幼儿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朴素热爱情感,启发和训练幼儿初步地感受民间艺术美和简单的表达民间艺术美的情趣与能力。

2.中班

中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在巩固小班教育效果的基础上,要拓展民间艺术教育的内容,加强民间艺术素质教育的力度,通过基本民间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增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使幼儿逐步提高热爱民间艺术的自觉性,使他们在民间艺术教育的氛围中,进一步提高感受民间艺术美和表现民间艺术美的情趣和能力。

3.大班

大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要在有代表性的介绍和传播民间艺术的各种主要表现内容及形式的基础上,强化幼儿民间艺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幼儿能基本掌握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美术的主要表现技能技巧,能较熟练地运用民间艺术技能、技巧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强调民间艺术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知识的传递,突出民族情感、民族审美观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培养。使幼儿对民间艺术的主要种类、形式、风格和特点能初步掌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藏下热爱民间艺术的种子,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民间艺术美和表现民间艺术美的情趣和能力。

(二)微观的不断调整的活动目标

1.小班

(1)在民间音乐教育方面, 通过直观教具或教师本身的直观示范,学唱在C调的1—6之间的短小、重复、节奏简单的民间歌曲, 运用简单的打击乐进行民间音乐游戏和律动,训练幼儿能在音乐的伴奏下随着音乐正确的走步和简单的舞蹈,使幼儿初步体验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2)在民间文学教育方面,以民间童谣、谜语、 绕口令等内容为主,培养幼儿能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和能基本正确地运用简短的单复句和简单修饰成分的句子,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话,使幼儿初步感受民间文学的美。

(3)在民间美术教育方面,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绘画姿势, 正确的执笔方法入手,逐步训练幼儿能够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使用红黄蓝等三至六种民族传统习惯用色,进行初步的添画、印画和装饰性绘画。能够从事简单的剪纸、折纸、染纸、翻绳、泥工等民间工艺活动,使幼儿在初步的民间美术教育活动中,提高民间美术造型能力,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增强感受民间造型艺术美的能力。

2.中班

(1)在民间音乐教育方面,在逐渐减少直观教具的情况下, 注意选用有切分、附点及十六分音符及三拍子乐曲的民间歌曲,运用领唱、齐唱、分句唱等多种形式进行歌唱。民间舞蹈以增加基本舞步的训练为主,为深入的学习民间舞蹈做准备。同时要注意提供不同的民间音乐体裁,通过欣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

(2)在民间文学教育方面,继续注重选用童谣、 谜语等短小精巧的体裁同时,逐渐增加民间神话、传说、寓言、成语等民间文学体裁的选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够用较长的句子或前后连贯的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迁移能力,提高为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续编和仿编的能力。

(3)在民间美术方面,逐步增加民间绘画、民间工艺、 民间美术游戏等民间美术教育内容,进一步培养幼儿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民间绘画的形式进行水墨画、简笔画等绘画创作活动,能够运用民族传统习惯用色,进行简单的装饰性绘画。通过简单的连环变折纸、多层剪纸、连续纹样染纸、组合泥工等形式,加深幼儿对民间工艺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叠手绢、做手影、玩手偶、制玩具等民间游戏形式。开展初步的民间美术欣赏活动,使幼儿能够初步识别和领会年画、剪纸、皮影等民间美术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感受民间艺术美和表现民间艺术美。

3.大班

(1)在民间音乐教育方面, 应注意选用各种不同性质的民间歌曲,通过渐快渐慢、渐强渐弱或一首歌中具有不同的速度(快速与慢速)变化等具有表演要求的歌曲,发展幼儿舌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歌唱技巧。运用集体舞、邀请舞等形式,学会五至六、七个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民族民间舞蹈小组合。选取优秀的、典型的民间戏曲、器乐曲、舞蹈、民歌等内容,组织幼儿进行欣赏,提高幼儿民间音乐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2)在民间文学教育方面,充分运用民间文学的诸多体裁, 通过丰富的民间文学内容,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连贯性语言,提高自觉吸收和运用精炼、优美的民间文学词语的兴趣和能力,加强仿编、续编、扩编能力,通过欣赏,感受民间文学的艺术美。

(3)在民间美术教育方面, 系统地传授民间美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培养幼儿熟练地运用民间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美术活动。学习和正确地识别和运用民族色彩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民间工艺活动进一步训练民间工艺的表现力,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民间美术欣赏活动,提高幼儿的民间美术欣赏水平,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民间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标签:;  ;  ;  ;  

建构民间艺术教育的建构(一)--“儿童民间美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学科理论建设之我见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