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随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但我国当前大部分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都缺乏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认识,这样不仅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还会为后期使用留下安全隐患。因此,想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就需要提高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并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水平,最终保障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概述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材料来说,混凝土材料主要具备混合性的特点,其中主要由水和砂石以及水泥等相关材料组合而成。而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能够将混凝土中其他材料凝结,从而形成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的混凝土材料。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材料,浇筑在建筑模板上,从而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结构。另外,我国建筑行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在各个行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得到广泛运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将现阶段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保证能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并且满足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和标准,最终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健康发展。
2.混凝土的使用特性
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高,使用条件苛刻。混凝土浇筑技术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被不断的完善。混凝土的材料配比、技术应用方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抗压性以及抗渗透性。为了提升混凝土的使用价值,需要分析环境因素,了解施工材料的使用方式,分析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选择高性能的混凝土。
高性能的混凝土并不是指强度高的混凝土,性能的定义范围很广,包括土体的弹性、刚度、强度、承重性以及耐磨性。早在 10997年,国际上就有了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判断标准,将这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定义为 17MPa。在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需要分析施工完毕后,混凝土结构的密度以及抗渗透性。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相关人员对混凝土的使用标准做出研究,也对混凝土浇筑技术做出了分类。
3.混凝土技术的分析
3.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介绍
混凝土施工材料比较常见,它的材料组成包括沙石、水泥、水以及其它的添加剂。各类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合搅拌形成混凝土。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需要分析混凝土材料在建筑结构模板中的浇筑方式,分析固定塑化方式,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类别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发展历史悠久,施工方式多样,但这都离不开混凝土浇筑这一核心施工技术的应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分析建筑施工种类以及建筑物的整体结构,选择恰当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常见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主要包括小直径的钢管混凝土浇筑方法、和建筑整体结构中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在分析施工方式时,也需要了解浇筑技术的应用特点,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性。
4.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应用路径
4.1 浇筑准备工作
在进行建筑施工期间,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组织施工方式,分析工程项目中的不利因素,合理开展施工活动。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之前,需要做好施工管理准备工作,分析施工方式,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合理性。
(1)施工材料的检查与准备,准备施工材料,正确使用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管理水平。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施工技术应用合理性的重要因素,在采购材料时,需要寻找口碑好的材料供应商完成对混凝土材料的采买。在进行材料管理工作时,需要注意材料的运输方式,避免材料在运输途中出现变质问题。将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还需要做好防水防潮工作。保证材料检验水平,划分材料的等级、了解材料的使用功能和施工合格度。在分析材料的基本规格后,需要了解材料设计规范要求,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做好对施工质量监管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对基本材料规格进行核验。制定清晰的材料检测步骤,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混凝土的配置,配置混凝土过程中,需要建立正确的配置方式,分析施工要求特点,控制土料和水体的比例,保证添加剂的使用合理性。之后确立设计标准,保证设计的严谨性,以及材料配比的科学性。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需要控制好搅拌的时间,提升搅拌均匀度,降低配比误差。结合施工项目的建筑特点,调控混凝土的应用模式。
(3)混凝土的运输,配置完毕混凝土以后,需要考虑混凝土的运输因素,保证运输的时效性。常见的运输工具为拖泵和移动泵。在对混凝土运输期间,需要了解输送设备的使用方式,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及时性。分析设备使用期间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对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件进行预防。在组装运输设备时,需要做好设备的检测工作,避免设备管内出现连接意外,分析漏浆事件出现的原因以及概率,调整设备,提升设备的使用安全度。清洁清理混凝土输送泵,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流畅性。
4.2 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需要了解浇筑过程,以及浇筑技术的使用方式。首先分析建筑施工结构。对规模框架小的建筑结构进行浇筑时,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了解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分层浇筑的操作方式,采用从下至上浇筑手法,划分浇筑层次,按照顺序完成对建筑结构的构建。浇筑时也按照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浇筑原则完成施工。
混凝土分层浇筑主要适用于长度、厚度适中,面积较小的建筑结构。在分析浇筑方式时,也需要了解具体的施工情况,分析设备的使用方式以及施工要求,保证施工的便利性,保证浇筑的应用合理性。在分析混凝土浇筑方式时,需要分析浇筑过程,避免在浇筑期间出现墙体裂缝问题。
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需要重视一些浇筑细节,了解施工地点的环境因素。注意材料的保管以及施工天气对施工的干扰因素。搅拌混凝土时,检测混凝土中的含水量,保证振捣频率,减少施工裂缝出现的概率。在分析施工模式时,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浇筑技术的应用直接对施工质量造成干扰。施工时,需要建立缜密的施工管理方案。结合施工项目特点,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陈晓晴.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1):115+117.
[2]张华.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05):103-104.
[3]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8):154-155.
[4]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8):154-155.
[5]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09.
论文作者:符光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技术论文; 方式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