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阶级斗争思想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更是马克思主义者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 《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具有较大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重温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 对深入学习习近平伟大斗争的重要论断, 强化新时代斗争精神, 积极提高斗争本领, 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伟大斗争

伊格尔顿曾经说过, “阶级之于马克思, 就如同德行之于亚里士多德。 ”[1]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 就一定不能忽视马克思关于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思想。 阶级斗争思想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革命的基调, 并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受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启发, 分析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性质, 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1 《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思想的具体内涵

在《共产党宣言》问世之前, 马克思在1844年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达过关于阶级斗争的思想。 他认为, 过去的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有限的社会, 是一个发展不完善不充分的社会。 正是由于这一发展形式的不完善, 一部分人(少数)必须靠另一部分人来满足他们自己的生产需要, 而另一部分人(多数)往往不得不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需要而被迫进行斗争。 “由此可见, 到目前为止, 社会一直在对立的范围内发展。 在古代, 是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对立, 在中世纪, 是贵族和农奴之间的对立, 在近代, 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2]因此, 只有当人类社会生产力达到很高的水平, 当人们不再为自己的生产需要而发愁的时候, 斗争才会结束, 阶级才会消失。

1848年, 马克思在给“共产主义同盟”撰写“党纲”的时候, 对阶级斗争研究的科学成果正式、 系统、 全面阐发出来。 《共产党宣言》回答和解读了现实中的阶级斗争问题。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明确指出, 阶级和阶级斗争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 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阶级间的斗争有时是隐秘的有时是公开的, 在阶级社会中, 阶级斗争会促使无产阶级加快对资产阶级社会的革命性改造, 从而让人类社会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得到改进。 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和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作用。 他们破除了封建的、 宗法的关系,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开拓了世界市场, 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创立了巨大的城市。 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随着社会大生产的迅猛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 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是无法适应如此巨大的生产力的, 当生产关系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这一制度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无产阶级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必然充当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掘墓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或者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3]

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章中, 马克思阐明了阶级斗争的伟大历史作用。 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就是夺取政权, 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治统治”, 即无产阶级专政。 并且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逐步夺取资产阶级的一切资本, 把所有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 通过努力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就明确了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1.2.3 研究实施方案 采用自身对照法,由从事相关工作1年11个月的专科护士将所选对象分别采用Excel文档管理方法与传统管理方法对每周拟接受治疗的患者名单及拟缴费名单进行管理,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Excel文档核查每周拟接受治疗患者的名单及拟缴费的名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翻阅注射单日期,根据治疗方案的间隔周期、治疗次数,结合日历,推算每周拟接受治疗患者的名单及拟缴费的名单;评估工作耗时、差错率及工作量与耗时间的关系。

2 《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 必须运用阶级斗争思想来探索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历程。

第一,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思想和阶级分析方法并未过时, 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其次, 《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也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理论之树是灰色的, 实践之树是长青的。 《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之所以能在170年后的今天依然璀璨夺目。 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一理论不但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无产阶级所用, 同时还在实践中不断的得到继承与发展。 从列宁到斯大林,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都在运用这一理论, 找到了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5]我们知道共产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消灭私有制。 而这种“自由人联合体”为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提供了客观的历史条件, 它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更是未来历史新纪元的标志。 只有当一切阶级压迫消失, 当共产主义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助推器时, 每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人类社会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马克思还严厉驳斥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种种污蔑, 对当时流行的各类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与批判, 尤其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分析批判。 认为这些空想家们虽然看到了各阶级之间存在着对立, 但他们只想用和平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并且企图削弱阶级斗争, 只是用一些不成功的、 规模较小的实验, 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创造条件。 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甚至超越阶级斗争的不切实幻想或空想不仅缺乏实现的可能性, 反而对工人运动是有一定的危害作用的, 脱离了阶级斗争, 就意味着脱离了任何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当然, 这些空想家们充满了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与向往, 一些积极的主张还是值得共产党人学习和借鉴的。 共产党人要使全世界无产者真正联合起来, 运用革命的手段, 战胜资产阶级。 只有在批判继承中不断向前发展, 才能为不断成熟的无产阶级创造出最为需要的科学理论。

3 《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思想的当代价值

首先, 阶级斗争思想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革命的基调。 一方面阶级斗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内容, 马克思通过《共产党宣言》对无产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 找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力量和现实途经。 另一方面马克思在1852年写给约·魏德迈的信中提出:“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4]这一理论是《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思想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展, 并与之共同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公开的秘密。 只有使用阶级分析法去探索, 才能更好的寻找和发现历史的秘密。 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分析社会的线索, 即阶级斗争思想, 这一思想是我们开启社会矛盾起源与变化谜团的钥匙。 《共产党宣言》也指明, 阶级斗争正是使共产主义完成从幽灵向现实转变的关键, 只有通过这一途径才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替代。 由此可见, 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是人们分析阶级社会发掘历史秘密, 正确分析与评价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思想文化成果和意识形态现象的关键线索。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 阶级分析方法就贯穿于中国的近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之中。 无论是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 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 还是从土地改革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 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 构成了过去历史时代的特征。 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教训表明中国社会革命离不开阶级斗争思想与阶级分析方法的指引。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腾飞,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硕果累累, 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魅力。 但国际国内, 尤其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 还需要与时俱进的应用阶级斗争思想和阶级分析方法, 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诸多困难和问题。

《共产党宣言》像一把火炬, 照亮了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道路, 它是一面旗帜, 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方向。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公开问世的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奠基性著作, 更是运用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社会历史问题的重要著作。 这一科学分析方法不仅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思想奠定了基础, 也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第三, 必须运用阶级斗争思想来分析还存在着阶级对立的世界。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有人说阶级斗争思想在当代已经过时, 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马克思宗教论、 马克思谬误论……但真理的发展永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虽然时代和条件会发生变化, 但其真理的光芒仍然在社会主义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只要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阶级对立没有发生改变, 阶级斗争就不会消失, 阶级斗争思想在当代也就不会过时, 但决不是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 阶级分析方法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辨证统一。 理论是要用来解决实际现实问题的, 关键在于, 要使这一思想与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分析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现象和新情况新问题, 开展新时代所需要的新的伟大斗争。 邓小平说过:“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时期是否始终存在某种阶级斗争, 这里包括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复杂和困难的问题, 不是只靠引证前人的书本所能够解决的, 大家可以继续研究。 ”[6]因此,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研究《共产党宣言》, 必须植根于具体实践, 在思想上与时俱进, 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以问题为导向, 科学应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思想和阶级分析方法, 在开展新的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目标, 推进伟大事业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思想。

“你发现得好晚,我还以为你早就明白这一点呢。”威尔向她眨了眨眼,“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你没选博学派了,原来你智商有点低,对不对?”

由图3可见,随着组合捕收剂用量的增加,铜精矿中的铜回收率明显提高,而其中的铜品位则不断下降。综合考虑,确定铜粗选时Z200与丁基黄药组合捕收剂的总用量为240 g/t,此时的回收率与铜品位约为6.65和72%。

从当前的世界形势来看, 阶级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 就像《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那样, 阶级间的斗争有时是隐秘的有时是公开的。 社会主义发展在20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出现过曲折, 当今世界只有中国等5个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走出阶级对抗的时代。 无产阶级不会与企图维护旧的生产制度的资产阶级停止斗争, 所以这些国家的文明总是只有在对抗与斗争中才能走向进步。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并不是一种公正的社会, 它注定要被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代替。 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这必须要经历一个持续发展的斗争过程。 《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 对我们进一步分析还存在着阶级对立的世界, 在现实斗争中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成果表包括界桩登记表、三交点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界址点成果表、三交点成果表和界线协议书附图备考表。参考1998年陕西省各乡镇联合勘界相关成果,对边界线上的界线名称、边界点名称、编号、坐标及行政归属等内容形成不同制式表格模板,方便信息录入、管理与查询。

第四, 必须运用马克思阶级分析法投身到伟大斗争的实践中。

大樱桃是消费者喜欢的果品,近年发展效益不错。我们发现,一些生产者,特别是种植新手,习惯于沿袭其他果树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大樱桃。这种不熟悉“脾性”盲目管理的结果,会导致生产者走不少弯路。下面,总结大樱桃生长结果的基本特性,供参考。

真理都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它们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与范围, 而《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本身就包含了对自身适用范围的规定。 只要无产阶级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自行消亡, 就不能说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超越阶级斗争思想的适用范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到:“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 如果有矛盾, 就会有斗争”。 他强调,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 抵御重大风险、 克服重大阻力、 解决重大矛盾, 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任何贪图享受、 消极懈怠、 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7]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 无论在今天抑或在将来都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的重要思想武器。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的时代, 新的目标产生了新的方法, 新的方法带来了新的生活, 国家和人民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具备斗争的精神与本领。 重温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 有利于人们从前人的思考中吸取智慧, 有利于增强人们坚持在“四个伟大”历史使命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与壮志。 而厘清伟大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更是有助于我们把握和应用广义的阶级斗争思想。 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 正确把握分析并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其一, 伟大斗争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 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使命。 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其二,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虽然逐渐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状态, 但矛盾和斗争仍然会存在甚至会激化。 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 正确运用到统筹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 伟大事业、 伟大梦想的实践中。 同时也要认识到阶级斗争并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会长期存在。 当前主要是与霸权主义、 民族分裂主义、 恐怖主义及各种错误思潮等作英勇的斗争, 要敢于亮剑, 要敢于斗争、 坚持斗争、 善于斗争, 在斗争中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用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指引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前行。

[ 参 考 文 献 ]

[1]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1.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07,730-731.

[3]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39.

[4]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47.

[5]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51.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82.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The Thought of Class Struggle i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CHEN Hongjun, ZENG Qi

(School of Marxism, Hubei Univ. of Tech., Wuhan 430068,China)

Abstract:The thought of class struggl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but also the core content of Marxism. It is also a powerful weapon by which Marxists criticize capitalist society.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enjoys great historical status and value of the times. To furbish up the Marxist class analysis method is, therefore,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an in-depth learning of Xi Jinping’s thoughts of great struggle,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truggle spirit in the new era, the active improvement of the struggle ability, and a further adhe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xist class theory.

Keywords: Communist Manifesto; class struggle; great struggle

[收稿日期] 2018-12-06

[第一作者] 陈红军(1973-), 男, 湖北随州人, 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通信作者] 曾 旗(1994-), 男, 湖北武汉人,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章编号] 1003-4684(2019)03-0005-04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A

[责任编校: 裴 琴]

标签:;  ;  ;  

《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