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运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意义分析论文_丁玉皎

(宜兴市人民医院骨关节中心 江苏宜兴 214200)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护理意义。方法:选用2014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8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抽取1~68位数字,抽取到奇数的患者分至A组,抽取到偶数的患者分至B组,即每组34例患者。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分别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结果:B组患者经医护一体化护理后,骨折部位活动功能恢复评分高于A组患者,水肿、疼痛、化脓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法增强了骨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骨科;术后康复;医护一体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234-02

临床中常见的骨科疾病有骨折、骨部损伤等多种,其中骨折较为多见,且多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骨折疾病的好发人群是老年患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患者的骨质钙流失情况较严重,骨质呈现出疏松的状态,且在日常生活中老年患者易发生摔倒,因此老年骨折较为常见[1]。骨折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由于骨质断裂导致骨关节功能明显受限,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等症状[2],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在骨折手术治疗期间患者极易发生水肿、疼痛、化脓等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价值备受关注。有关研究表明,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为此,本研究中将我院的68例骨科患者按随机抽取数字的方法分至A组和B组,在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医护一体化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时间介于2014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介于52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3.82)岁。所有患者随机抽取1~68位数字,抽取到奇数的患者分至A组,抽取到偶数的患者分至B组,即每组34例患者,结果A组19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52~70岁,平均年龄为(61.1±3.09)岁;B组19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53~73岁,平均年龄为(63.4±3.95)岁。所有患者均需要手术治疗,均无严重的其他内脏功能障碍,患者无明显药物禁忌症且精神正常,自愿配合本次研究。

1.2 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按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患者手术部位的常规消毒工作,观察患者手术后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2.2医护一体化护理:(1)组建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选定医疗、护理人员进行骨科各类疾病治疗及护理知识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骨科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并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骨科疾病治疗的配合程度,为患者耐心讲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减少不良现象的发生;为患者布置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2)治疗期间定期检查患者的手术部位恢复情况,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体位并为患者调节适合患者本身的体位,告知病人家属定期为患者损伤部位进行按摩以缓解患者的酸痛和不适。(3)为患者制定符合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流程,监督患者定时下床活动以促进术后骨关节功能的恢复。(4)为患者制定符合患者本身的营养膳食食谱,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以满足患者的机体需要。

1.3 统计处理

利用SPSS软件处理本文数据,根据资料类型的不同分别选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若两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骨关节恢复情况。具体见表1

因此得出,B组患者水肿、疼痛、化脓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折是临床骨科中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行走功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老年患者是骨科疾病的好发人群,亦属于特殊患病群体,由于机体的特殊原因导致在骨折护理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也为护理工作提高了难度[4]。

随着护理工作的发展,新兴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医护一体化护理属于其中之一。医护一体化护理是根据疾病护理需要设定一条专业化、合理化的护理路线[5],为患者组建专业性医疗、护理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旨在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以患者为中心解决患者所需、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进而提高护理效果。

本文中为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将68例骨折患者分至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医护一体化护理,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得出,骨科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后患者的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水肿、疼痛、化脓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因此得出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骨科患者的护理意义重大,值得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滕达.术后医护一体化康复教育模式在骨科的应用与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13,6(34):416.

[2]范海燕. 医护一体化策略在骨科防栓病房建设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5(3):117.

[3]高金宝.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1):3520.

[4]李红英.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7,6(41):573.

[5]王艳.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4,(4):80-82.

论文作者:丁玉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6

标签:;  ;  ;  ;  ;  ;  ;  ;  

医护一体化护理运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意义分析论文_丁玉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