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银行破产及其对策研究_银行论文

单个银行的失败及其应对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邻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曾引发我国学者和政府部门对国内银行系统性危机的担忧以及随后的预防性的对策研究,但是对于单个银行失败的关注却很少。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银行相比要差得多。如果以国际上通行的资本净值或不良贷款率来衡量,中国的很多银行已经处于经营失败或者接近经营失败状态。况且,我国在加入WTO后对银行已经开始实行越来越市场化的管理,银行进入和退出市场将更为常见。因此银行失败研究在我国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银行失败的界定

当一个银行不能兑付其付款承诺时,就发生了银行失败(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卷一,第123页)。或者,如果某银行被清算、在政府的监督下被另一家健全银行合并、或依赖政府的财务援助得以生存,那么该银行即为失败银行。当政府关闭一家银行时往往会顾虑该行为引发挤兑和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所以一般都会采取容忍政策延续该行继续经营(特别是在那些信息不透明、关闭银行会引发公众对金融稳定性产生强烈怀疑的发展中国家)。此时,表面良好的银行可能实际上已经没有清偿力。Chung-Hua Shen(2002)认为失败银行可以包括三类:(1)最严格的界定的一类是指被当局公告失败的银行(被公告清算关闭);(2)不太严格的界定——准失败银行,指那些暂停支付、资本化、重组或受到存款保险组织援助的银行;(3)最宽松的定义是用杠杆比率(资本加贷款准备金减不良贷款再除以总资产)评价银行状况。美国银行的临界值为0,Gonález-Hermosillo建议新兴市场国家为1.5%。

二、银行失败原因剖析

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比起其他的非银行企业更易失败,因为银行容易受到存款人的盲目挤兑的冲击,更难抵御宏观经济的负面作用。除此之外,银行公司治理、银行效率等都将影响到银行的生存与失败。

1.银行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与银行失败。(1)部分准备的银行体系本身就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银行利用可以随时要求支付的证券从家庭和企业筹集短期和活期负债,却持有不能轻易变现的资产。银行拥有少量的资本,存款的快速提取(挤兑)将迫使银行低价变现资产,从而导致银行丧失清偿力。(2)信贷扩张倾向。银行惯于狂热地扩展信用,哄抬资产价格,一旦一些项目失败,银行资产就会迅速减值,获知信息的存款人就会提款挤兑那些可能无清偿力的银行,导致银行的失败破产。(3)外生的存款和储备减少的冲击。Diamond and Dybvig(1983)构造了一个存款人流动性偏好变化引发挤兑的自我满足的模型,银行的挤兑来自预期的改变,这种预期的改变可能缘由几乎所有可能出现的因素:随机的收入报告、其他银行的挤兑、政府的负面预期、甚而太阳黑子。

2.银行的公司治理与银行失败。良好的公司治理要确保银行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有效制衡且贯穿于银行运行全过程。根据美国银行业的经验,银行的业绩和命运关键在于其董事会的质量。美国货币监理官办公室的一份银行失败的研究中认为,许多美国银行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恶劣的资产质量,他们最终耗尽了银行的资本(OCC,1988)。OCC进一步总结认为,银行资产质量和资本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失误。董事会对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银行整体功能的发挥负最终责任。董事会如果无法很好地监督管理层的活动将导致恶劣的信贷政策、不恰当的内控制度、不适当的问题贷款识别制度和无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等。

3.银行效率与银行失败。效率是决定在严重的经济危难时哪家银行失败哪家银行生存下来的一项重要因素。失败银行比健康银行有更低的平均效率值,技术无效、管理无效的银行从给定的投入中只能生成更少的产出,在竞争的市场上,无效银行利润更少、失败可能性更大。一般来说政府都不是好银行家,他们的信贷分配决策普遍不透明。而且一旦存款和贷款的很大比例集中在国有银行,存款人和债权人就不会仔细地关注银行的健康状况,因此国有银行的效率往往更差、失败可能性更大。

三、单个银行失败的预测方法预测方法

从1970年开始,银行管理机构和许多学者不断努力研究银行失败的预测方法,预测研究包含了对银行失败的因素识别,从影响银行绩效波动因素的分析中产生的实证数据提供了失败银行的解释因素,银行管理者和监管人员能够从别人的成功、失败中得到启示。而银行失败的提前获知更为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以及银行管理者的谨慎管理提供了依据。到目前为止,较多使用银行失败预测的模型和方法主要有:

1.监管机构的银行评级。评价单个银行脆弱性的传统方法和银行监管机构的工作紧密相连,银行强弱的指标以一些主要变量反映,这些变量则由监管机构的评估得出。最出名的评级系统就是美国的骆驼评级(CAMEL),其从五个方面评估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能力、盈利性和流动性。骆驼评级每个方面的评分标准为1~5分,1分最高,5分最差,加权计算综合得分。综合评分为4分、5分的银行为问题银行,将被FDIC定期公布在问题银行名单上,并受到特别的监管。1997年1月1日CAMEL发展为CAMELS,即在CAMEL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敏感度一项,但由于原来的CAMEL评级系统已经暗含有市场风险因素,因此CAMLES增加了市场风险项后并没有导致该综合评级系统的重大变化。CAMEL评级在预测问题银行方面的影响最大,但是CAMEL是一种事后的分析,所以评级结果对于监管机构的干预行动而言已经太晚。此外,由于监管评级所利用的许多信息是外界无法获得的现场监管信息。因此,研究者们努力开发可以利用公开信息的早期预警系统并以此作为监管评级的一种有力、低成本的补充。他们包括:Logit/Probit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等。这些模型都已经开发出相应的可以利用电脑大量计算处理的程序,研究者输入样本数据后计算软件就会自动报告运算的结果,所以研究者的主要工作不在于运算,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在对问题银行进行扎实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变量。

2.Logit/Probit分析。Logit/Probit模型均属于限值因变量模型:

则为Probit模型,其中φ(z)为标准正态密度函数。上式中的y为虚拟变量,取值0或1,当银行出现问题时取值为1,无问题时则取值为0。P(y=1|x)即为响应概率,表示银行出现问题的概率。是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解释变量,如资本比率、流动性和盈利性等,X则为所有解释变量的简单记法。为各解释变量的相应参数。可以用最大似然法估计该非线性二值响应模型,所有做Logit和Probit的软件包都会报告估计值及其标准误和对数似然函数值。在系数已知的情况下,将第j个银行的各值代入(1)式求得,如果大于分界值则该银行为失败银行,如果小于分界值则该银行为健康银行。Logit/Probit模型能较好地估计概率对每个变量计算相对风险,并以极高的正确性识别和预测出问题银行,为早期预警系统提供了基础,而且Logit/Probit模型比CAMEL监管评级有更强的问题银行预测能力,因为从定期的现场检查产生的CAMEL的信息内容随时间而衰退(CAMEL评级只是定期开展,而Logit/Probit模型因为利用了可以公开获得的数据而可以随时进行),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银行数量不宜少于200家,否则就会导致参数估计的有偏性。

3.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1972年英国著名统计学家Cox建立了比例风险模型,风险函数h(t)解释生存到时间t的即时失败概率,表示为:

其中,F(t)为随机变量失败时间t的累积分布函数,f(t)为概率密度函数。Cox PHM假定风险函数具有如下的形式:,其中X表示影响失败概率值的变量集,B为每个变量对失败概率影响的模型系数集,为标记基准风险概率的非参数项,它仅仅依赖于时间t。采用偏似然函数(partial likelihood function)估计B,为了计算任一商业银行的生存或失败概率,必须选择相关的时间范围并确定相关的基准概率值,然后把每个变量值输入公式,广泛应用的SAS软件就可以处理Cox PHM。

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预测银行失败,其优点在于:(1)从技术上说,Cox比例风险模型不要求概率分布的事先假定;(2)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样本容量相对地可以少些(例如Molina的研究中只有1 7个失败银行);(3)Cox比例风险模型不仅可以估计银行失败概率而且还能估计失败的时间,这样就能大大加强银行监管部门现场监管资源的配置,所以它是早期预警系统极为有效的工具。Cox比例风险模型的缺点在于它必须要有失败时间的数据,然而由于实践中存在的监管容忍,报告的问题事件时间可能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时间,因此可能影响到该模型的精确度。

四、银行失败的应对

为了避免银行失败,就要求银行结构性改革、监管当局监管改善和市场纪律约束三方面共同作用。此外还必须构建安全网以利于失败银行平稳退出市场,避免挤兑和传染性后果的发生。

1.银行部门持续进行结构性改革,并强化内部控制。当前,银行内部至少应该进行以下的改革才能避免失败:首先,银行必须继续系统地处理不良贷款,这包括了直接的不良贷款注销或者售出,只有剥离不良贷款银行才可能对未来的不良影响具有免疫力。其次,银行必须不断发现相对有利的领域并相应地重新配置资金,这是建立企业中期利润基础的一个重要步骤,增加的利润能增强银行克服未来困难的能力。再次,银行必须建立良好且有力的风险管理体系,缺乏适当的风险管理体系正是泡沫时期信贷风险过度集中和错误定价的原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银行必须强化公司治理,市场约束下的银行不仅益于其良好运作而且益于其在危机时免于被拖入困境。

2.放松管制,加强监管。传统的观念认为银行业具有自然垄断、高风险的特征,因此必须对其实施严格的管制。然而,并没有实证显示银行业必然由于规模经济而走向自然垄断,偶然性的观察表明,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单个或甚至几千银行不会统治市场。实际上,政府管制总的说来是限制银行间或者银行与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发展中国家为鼓励竞争除设立民营银行外还要更多地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一些跨国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为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设置的壁垒越低,其银行系统受危机冲击的脆弱性也较低,国内银行的效率也更高。另外,银行监管工作的目的不是保护弱质银行,而是让弱者、无经营能力的银行淘汰(不管该银行是大或小,是国有或非国有),让有能力经营的银行经营下去,优胜劣汰,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

3.充分利用市场信息的约束作用。大多数国家的政府认为市场机制并不能适当地约束银行,所以实施非市场化的监管机制,然而发达国家的实证却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在这些国家市场识别和控制银行风险行为的能力较强:银行股价与非银行公司股价一样对新信息迅速调整并发出理性的暗示,银行负债投资也理性行动,小的零售存款人在面对金融机构清偿问题时也会理性行为。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信息的作用可能要小得多。例如,在亚洲危机发生之前,这些国家的“市场指标”没有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发出多少警报。问题的存在不在于市场不能发挥作用,而在于这些国家的金融信息披露的缺乏,特别是关于借款人的信用信息非常缺乏。加强信息披露、发挥第三支柱的作用正是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

4.构建安全网。为了防止因为个别银行的破产而引起整个银行体系发生支付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网,尤其是全国性的存款保险体系。虽然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存款保险具有保证金融系统稳定的功能,然而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否有法律上的存款保险机制,政府都无法拒绝救助失败银行的存款人,所以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已是大势所趋。通过要求银行持有可吸收可能损失的充足资本金和在银行资本耗尽前解决即将失去清偿力的银行可以减少因存款保险产生的道德风险成本(Beslon & Kaufman,1996),其操作规程是:如果一家银行的资本比率低于预先设定的水平,权威机构能够而且必须在其资本耗尽前解决该机构。

标签:;  ;  ;  ;  

单一银行破产及其对策研究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