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_大学论文

21世纪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_大学论文

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管理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理论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现在已经成了备受世界各国深切关注的热点问题。探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管理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无疑是我们探究中国高等教育未来走向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此,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于1996年9月26日至29日在重庆大学举行了'96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教行政部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院所的近百名领导干部及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70余篇。会议围绕“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就“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型时期的大学管理改革”、“高校教学及其管理改革”、“高等教育评估”、“高校德育管理改革”、“提高高校管理队伍素质”等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环节和关键因素,是理顺关系、建立科学机制、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解放教育生产力的根本措施。代表们一致认为,面向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能否取得重大进展,其根本前提就在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能否有较大作为,这将决定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否形成一个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全新的运行秩序。

有代表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历史沿革的全面分析,认为在我国各个不同的历史转折时期,行政体制一直是我们思考高等教育发展时关注的首要问题。它的每一次变革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并对高等教育事业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总结历史经验,可以得出这么几点启示:(1)集权与分权是贯穿于历次变革中的主要矛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应该是变革成功的关键所在;(2)在行政体制的变革中应该把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摆在突出位置;(3)必须充分重视职能转换对于体制变革的重要意义。并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改革思路。这就是:要在转换政府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自主办学为特征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但从实践进程看,这一行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尚需重点解决好以下具体问题:(1)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落实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2)尽快解决好行业性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关系的变更或调整问题;(3)尽早考虑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

有代表提出,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的高教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基本趋势不合拍;也与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企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形势不相适应;而且还造成现有高教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导致严重浪费。因此,必须加快这项改革。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可以将其概括为4种模式:“联合、合作、合并、共建”;6种具体做法: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共建共管,学校、企业或重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形成产、学、研办学体制,学校之间实行程度不同的合作办学,相互合并,重组学校,隶属关系不变,内涵发展,突破行业办学局限,扩大服务面向,加强与地方、社会的联系与合作,与国外合作办学。这些改革举措充分挖掘了办学潜力,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密切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大了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大大促进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在这些重大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新问题。例如:中央部委属学校实行部省、部市共建,以及不同隶属关系的高校合并后,经费拨款体制如何配套改革还需要完善;条块结合后,原来部委千方百计挤钱用于办学的劲头会不会受到削弱,加上一些地方是“吃饭财政”,可以拨给“共建”高校的经费很有限,会不会反而影响经费总量;“合作办学”的学校,在共享资源、互通有无中,怎么调整原有各自的规划(如招生、专业设置、学科规划等),怎么合理补偿,体现互利;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有关的综合职能部门怎么做好宏观调控,以指导各校微观改革,使教育资源真正优化配置,减少盲目性;共建高校的归属问题,有的还需理顺关系;怎么创造条件使高校真正成为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还需要从内、外部特别是外部创造很多条件。

展望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仍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代表提出,要围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府、社会、高校三方面关系的调整以及三者内部组织管理的变化,抓好中国高教制度的创新。它包括:(1)由于高教社会化、个体化趋势的增强,高校功能和结构形式要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要对社会更加开放,在管理制度上更加灵活,以适应个人需求的多样性;(2)要注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创业打基础;(3)由于多种经济体制的并存和发展,社会办学将会有很大发展,学校办学主体会更加多元化;(4)内容、形式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要适应各种岗位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的趋势并解决好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就业难度大的社会问题,应强化高中后教育培训,努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引导高校毕业生流向农村就业等。这些都将成为下个世纪我国高教管理工作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有代表提出,从我国高教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走向看,可以断言职能转换将是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面向21世纪的主要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必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高校在直接面向社会和面对市场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更多的自主权,以对内外环境的种种变化及时地作出反应;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更多样化的服务,以使自己在日益多变的环境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保持必备的办学条件。显然,这两方面的需求都是对政府单一的直接行政管理职能的严重挑战。因此,职能转换应当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体制变革的必然发展。目前,职能转换应着力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逐渐淡化政府对高等学校办学过程中内部事务的直接干预,进一步调整管理的范围和内容,由过程管理转化为目标管理;其二,加快更新和完善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当前应突出强调广泛运用立法、拨款、科学指导和信息服务等手段、方法去管理高等教育;其三,重视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行政的辅助机构或组织,这主要是指有关的咨询、审议和评估机构,这既是高等教育行政职能转换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行政进一步转换职能的必要条件;其四,高等教育行政职能的进一步转换,必将对高等教育行政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大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行政公务员队伍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二、关于转型时期的大学管理改革

要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就需要对转型时期的大学管理进行专门研究。有代表提出,研究转型时期的管理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策略管理的研究方法,它适合于在环境变化很大的情况下采用。策略管理的方法一般要回答4个问题:(1)发生了什么事?(2)我们现在处于什么位置?(3)未来是什么?(4)如何从现在走向未来?简单地说就是包括分析、判断、对策、操作4个环节性要素。策略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对环境、组织本身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

就我国的大学而言,当前对办学影响较大的社会环境发生了4个基本变化:(1)党的中心工作已完成了由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2)国家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3)国家正在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并全方位地由封闭走向开放;(4)世界性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且正在快速发展。

为适应环境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次新的转型,并表现出3个方面的特点:(1)在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大学的社会主义方向;(2)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强调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和“两个转变”;(3)这次转型没有现成的模式,要在转型的实践中探索目标模式,这就决定了这一次转型会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它将伴随着整个国家改革的进程。转型时期的大学管理主要面临着3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是要适应社会变革和办学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结构调整,包括学科结构、学生层次结构、组织机构和队伍结构的调整;三是在办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要注重开发,强化效益观念,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在研究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问题时,中国高等教育的两大发展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即:(1)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式上将进一步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2)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将进一步改变原来的条块分割、学校隶属关系单一的状况,建立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前者重在提高办学效益,后者意在实现全社会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这两种发展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面目。

立足于这一背景,有代表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提出了目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学管理改革的思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主要是进行校内教育资源的配置及优化,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封闭性在管理工作上的最显著的表现。其最大弊端就在于无法实现全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不仅严重限制和影响了高校办学效益的提高,而且也造成了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现在政府积极推进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正在改变着这种情况,而这种改变也向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围绕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这个最终目标,高等学校要通过改进和加强管理工作,积极吸纳校外乃至境外的有关教育资源,并使之与校内现有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办学效益的提高;在提高办学效益的基础上,还应通过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并强化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对社会的辐射,使人们更清楚和明确地意识到高校在社会进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从而为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好地吸纳更多的教育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高校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简言之,高校管理应由过去的以对内协调为主的封闭型,转变为“吸纳、配置及辐射”3项功能并重的开放型。并提出,“适应”和“促进”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构建“吸纳、配置和辐射”3项功能并重的新的高校管理框架的立足点和改正现有弊端的基准。即:高校管理不仅要主动适应,而且要力求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是前提,但是有被动性,只有做到了“促进”,高校才真正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基于此,目前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管理队伍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工作的导向性,特别要加强管理的选择性。要通过管理工作,选择和组织一些有重大意义的项目,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同时,面对纷繁的世界,高校在吸纳社会上的教育资源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一方面要壮大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办学优势的发挥和办学特色的保持,尤其要注意保持并继续发挥高校在社会进步,特别是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有代表认为,社会的巨大变革致使我国高等教育已无法在旧有的秩序中生存与发展了寻求并建立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已成为我国高校面向未来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正是转型时期我国的大学管理所应担负的重要任务与责任。面对挑战,我国的高校管理应着力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挣脱“等、靠、要”观念的束缚,彻底转变办学观念;二是要建立开放的办学体系,拓宽生存发展空间;三是要具备“品牌”意识,以“特色+优势”战略取胜;四是要尽快完善校、院、系三级行政建制,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校办产业、后勤服务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重构自身的运行秩序;五是要建立卓有成效的管理系统。

还有代表认为,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自身规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可以融入高等教育的领域不甚宽广,但这不甚宽广的可融领域却正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高等教育就没有新的活力和更快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探索并实践适合高校特点的精神激励和利益驱动相结合的竞争激励机制。因此,可以考虑采取适当的方式和途径,尝试在校际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引入竞争机制。这也是转型时期大学管理改革所应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关于高校教学及其管理改革

观念变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前提,教学改革是核心,这已成为高教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的共识。我国高校应以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步入21世纪,不仅在高教领域,而且在全社会都引起了高度重视。代表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化社会,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与协作化、科学技术发展高度专门化与综合化的双重趋势,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创造能力必将提出新的要求。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大学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即从专业教育观、知识教育观转向素质教育观,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有代表从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出发对目前教学改革的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以下特点:(1)高新技术日益向纵深发展;(2)高新技术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各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3)研究规模越来越大;(4)高新技术日益靠近经济、社会和生活。现代科技日益向纵深发展的特点要求我们只能有选择地接受最必要的前人知识,而着重展示当今的科学理论与前沿技术,培养既继承传统的科学技术知识,又熟悉当代科学概念、学科结构、技术原理和技术关键的能承担世界挑战的生气勃勃的人才;同时,要主动适应现代科技交叉与综合化这一趋势,开创新型的综合性课程和高新技术基础课程;要主动适应现代科技加速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在大大压缩传统学科内容的情况下打好基础,在大大扩充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的情况下,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动向和知识,并具有获取新鲜知识的能力,以便很快适应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社会需求。

有代表提出,我国高校目前设置的专业大多数是岗位性很强的对口专业,只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及日益丰富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应当采取“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代表提出,我国高校应当面向区域经济,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建立良性循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有代表则从人文素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位战略资源切题,认为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应当成为我国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

关于我国高校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有代表认为,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与解决是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施的关键;转变教育观念,重视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增强其自主自立的能力与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契机;加大整体教育改革的力度,使教育过程各个阶段协调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素质教育切实贯彻的有力保障。

四、关于高等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评估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虽然起步晚、历史短,但是其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我们面向21世纪,进一步深化高教改革,建构新的高教运行秩序的过程中,高教评估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有代表认为,在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之间,有若干中间环节,正是依托它们才能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的有机结合。而在若干中间环节中,处于最前沿、联系最直接、活动最经常和作用最基本的,是高等教育评估。从高等教育评估的特质看,它是学术导向和行政导向的聚合点;从高等教育评估的影响看,它是联系政府、学校、社会、市场各方面的集体点;从高等教育评估的功能看,它是维系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学校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的综合点。它既是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构成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一面镜子”,构成学校自主办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市场和社会进行选择的可靠“指南”,构成社会、市场参与办学的重要选择机制。因此,它的建立和完善,对新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必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运作现状,有代表认为,在目前尚存在着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一是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其二是缺乏权威性。为此,政府和高校必须倾注极大的关心和重视,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和支持评估专家,建立评估研究机构,制定评估方案,使高等教育评估尽快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此过程中,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市场通力协作,积极扶持和培育公认的权威评估机构。

有代表对近年来国家教委组织的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评价工作作了回顾,认为开展教学评价,从其实际效果看,确实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转变职能、实施宏观管理的有效手段;并认为对于本科教学的评价取得了一些基本的经验,也存在今后应当积极改进的地方。这就是:(1)必须有一个好的评价方案;(2)必须有一支好的专家队伍;(3)必须有科学的评估理论作指导;(4)必须有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5)抓试点是一种好的工作方式;(6)自评是基础,建设是关键,提高质量是目的。有代表从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学校内部建设“教学评估网络”,对各个管理层次实施评估,为优化教学全过程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利于推进层层重视教学质量、人人抓教学质量的机制的形成。

五、关于高校德育管理改革

关于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代表们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许多方面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中德育工作管理环节薄弱是尤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有代表提出,由于缺乏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使得德育队伍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信心不足,校系领导对专职德育干部的使用比较随便,专职干部变成了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由于缺乏德育工作的目标管理,使得德育工作职责不清,教育没标准,检查无依据,疲于应付;由于缺乏德育内容的管理,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层次不清,阶段性不强,教育内容简单重复,整体不衔接,缺乏针对性和实效;由于缺乏德育的制度管理,致使德育工作没有严格的规范,往往时紧时松,忽左忽右,随意性极大。相当一部分学校,德育工作摆不上议程,德育队伍后继乏人,德育经费投入不足。所有这些,与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形成强烈的反差。鉴于此,迫切需要对高校德育实施严格的管理。

面向21世纪,研究新形势,关注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克服新困难,探索新路子,是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所应肩负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代表们认为,目前高校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着力于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布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以使德、智、体三育融为一体,统一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党委管德育、行政管智育的“两张皮”现象,以利于把德育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之中,以利于把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多个环节上,为形成全员德育格局,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提供组织保证。有代表提出,实施好德育工作还要从任务上去落实,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单位,使德育工作与单位的其它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单位负责人和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明确应承担的德育工作任务和责任;要建立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即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职责、定规范,使德育工作职责清楚,措施有力,效果良好。

代表们认为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有效运作有赖于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因此,目前还应着力于加强德育队伍、德育制度、德育设施、德育基地、德育教材这5大建设,同时应抓好舆论宣传工作,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健全德育工作的评估体系,注重“以评促建,以评促进”,从而使德育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六、关于提高高校管理队伍素质

面向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任重而道远,这无疑对我国高校管理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代表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必将为我国高校的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而高等学校利用这一机遇和条件的程度,则将取决于能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许多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高校管理队伍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管理者应当具备以下6个方面的基本素养。(1)要有敏感性。这一点对于大学管理者在社会转型时期把握好大学发展的机遇是至关重要的。(2)要有前瞻性。即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还要发生什么事情能有所预见。(3)要有创造性。领导者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对构思未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4)要有判断力。转型时期就好象处于十字路口,不断有机遇出现,把握好了,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把握不好,错过了机会,困难就会更大。(5)要有想象力。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很多综合的知识,有丰富的经验,对新的问题有足够的全方位的联想和思考,能够找出符合实际的、适应长远发展的方法。(6)要有承受力。转型时期的调整实质上伴随着一系列利益关系的调整,这一过程一定是很艰难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定是很大的,因此这个时期领导者应具备的承受力和坚定性应比正常时候更大更强一些。

有代表提出,提高高校管理队伍素质所采取的措施,必须符合素质要求的特点和规律。有以下主要措施:(1)转变观念,彻底纠正对管理人员的种种偏见,营造一个利于管理人员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倡导敬业精神,促其提高职业道德意识;(3)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促其精通业务,成为行家里手;(4)促其积极参与实践,强化专业训练,提高管理技能;(5)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奖优罚劣,稳定管理队伍。

还有代表对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干部的双肩挑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模式不利于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和队伍的稳定,是我国高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障碍,并据此提出了我国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的构想。认为管理干部的专业化是现代大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现实要求。随着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一法人地位的落实,许多决策性工作已经或将由政府行为变成学校的法人行为,高校管理工作的责任将愈趋重大、难度愈趋加大。这就需要一批会理财懂经济的经营管理干部,需要一批善于处理公共关系的专门人才,需要一批真正懂教育、科研规律的业务管理干部,需要一批思想政治专家,由他们组成专职化、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这是我国高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管理干部的专业化应当成为今后我国高校管理队伍建设进行改革的重要方面。

标签:;  ;  ;  ;  

21世纪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