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技术分析与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趋势论文_秦得舰,罗成

水稻机插秧技术分析与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趋势论文_秦得舰,罗成

1.禄丰县高峰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2.禄丰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摘要:水稻属于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种植范围较广,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将近有0.3亿hm2。经过专家多年的技术研究及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和提质增产的目标。基于此,本文以水稻插秧为研究出发点,首先分析,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特点;其次对水稻机插秧的优势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水稻机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未来发展进一步阐述。本文就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特点与优势展开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趋势

1.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特点

上个世纪中叶,我国第一台插秧机诞生了。它诞生于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所有的科研人员的努力,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台插秧机,被取名为“华东号”。此插秧机一经问世就引发世界的轰动。这款机器完美的诠释了科学插秧。它结合了插秧和育秧的技术,将水稻种植程序进行不断的升级,从而提升了插秧机的灵活性。

机械化插秧是在高性能插秧与配套育秧的技术上形成的,其进一步优化了水稻生产的程序。通常情况下,我国插秧机是由多个部分共同组成,主要有:行走系统、数据收集系统、传动系统、发动机等。这一插秧机以送秧机为核心,且具备高度准确的插秧姿势,稳定性能较高,可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秧苗插值工作。在水稻规模化的生产需求中,为机械化插秧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国不断吸收其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并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以地方发展条件,研发出适合我国的插秧机。插秧机与传统插秧机械相比,其具备很好的实用性、精准性、安全性,可以有效帮助农户提升插秧效率。此外,一些小型插秧机也具备很齐全的功能,非常便于那些缺乏专业知识的农户使用。

2.水稻机插秧优势分析

2.1改进育秧方式,提高栽插质量

在机械化插秧中,以标准化的育秧手段,可以减少培育的时间,降低插秧的成本。传统人工育秧的时间一般在十五天至二十天左右,而机械化的育秧时间只需一个星期,由此就很好的缩短了一大半的时间。并且机械化插秧可以很好的控制播种量和播种深度,非常适用于大规模企业的生产。因此,将标准化育秧和高性能插秧机进行完美结合,所展现的优势与优点受到了广泛农户的喜欢。

2.2减少用地和人工成本

一般情况下,在人工插秧中秧田和大田的比例为1:20,而机械化插秧的秧田和大田比例是1:80。由此可见,与人工插秧相比,机械化插秧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很少,可以有效控制土地的成本。另外,在人工插秧中还需要占据一定面积的水田,而机械化插秧只需要在平地就可以完成育秧工作。与此同时,机械化作业不仅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减少的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2.3减轻病虫害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很容易遭受病虫害带来的不良影响。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在绿色无公害的农业生产的提出,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化学药物的使用,会思考所用的化学药物是否具备一定的副作用。而机械化插秧的出现,一方面,不仅可以规范化、有序化的栽培水稻品种,还可以使培育的品种具备较高的抗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病虫害的发生。在加上育秧期的时间不长,可以错开病虫害的高发期,同时也降低了化学药品的使用率,减少农药残留给人们带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机械化插秧技术需要较大的行间距,可以避免秧苗因太过密集导致部分秧苗不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进而使所栽培的水稻不能完成相应的产量任务。

3.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机械插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技术需要依靠两部分相互结合来实现,一个是具有较高性能的插秧机,另一个是配套、齐全的插秧技术,高性能插秧机所培育的品种是标准化的,是一种带土的状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水稻机进行插秧时,其对秧苗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土块的面积为28cm×28cm×2cm,秧苗的高度为12~20cm;其次,秧龄为20天左右,叶子的叶龄为3-4天左右。机械插秧技术的育苗方式有硬、软盘、双模这三种分类,其中双模育秧投入的资金最少。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水稻插秧技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研发插秧机时将更多可能性都融入其中。从目前的整体发展来看,攻击不足的原因极大的限制了插秧机的发展,特别是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完全不匹配,进而无法满足水稻机械化的生产需求。因此,在研发插秧机时要将复式作业、无人和杂交稻等特点与我国水稻的生长进行紧密联系起来,针对性的创新机械插秧技术。同时,插秧机具备的手扶、智能化等功能,也可以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3.2机械抛秧技术

在水稻插秧技术中,抛秧技术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自二十世纪末之后,抛秧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如今该技术已经发展有几十年。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出芽率和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基本以稀植的方式进行栽培。机械抛秧技术的关键点主要取决于抛秧机的离心旋转作用,将秧苗直接播种到田间。所以,抛秧技术对田间的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要平整,表面要起浆。常见的抛秧机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带式、气吹式和甩盘式。无论选用何种抛秧机,都要对种子进行严格处理。且种子的处理方式与机械插秧技术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机械抛秧技术本身也有着一定的缺点,如缺乏一定的均衡性,秧苗之间的间距非常不容易控制,同时其通风性能也不是很好,容易引发一些倒伏现象发生。

当前研发的新型抛秧机和有序抛秧机基本实现了定距定点,突破了传统机械抛秧的透性不好等缺陷,能够合理控制抛秧密度,有利于水稻增产,劳动强度也得到降低,操作上更加简便。未来还需深入研究优良品种的抛秧技术,切实解决倒伏问题,扩大种植面积。

3.3机械直播技术

一般而言,机械直播技术较适用于早稻或粳稻等水稻品种,这种技术能够降低栽培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便于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栽种模式。根据直播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水直播和旱直播。前者主要是在水稻田间采用旋要简单一些,只需在平整好的田块或沟系配套完善的麦田中运行即可。播种之后也要注意灌溉水系统的稳定性,以浅水为宜,当幼苗出齐后,及时的排出水分。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水稻直播还处在发展初期,水稻直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所以可以考虑在开沟深播和施肥过程中选用直播机械,为种子的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提升出苗率。开沟覆播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抗倒伏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肥料利用率能够有效提高。

4.结语

总的来说,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研发、推广与使用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工程。由于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技术的研制过程中,理论和实际需要密切联系起来,农机农艺巧妙的结合,推动智能化机械的发展。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地形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更好的推动我国水稻种植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义,汤强.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其机具[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7):46-48.

[2]吴红梅.水稻机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分析[J].河北农机,2019(11):26.

[3]周淑芬.水稻机插秧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12):112.

[4]吴红梅.水稻机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分析[J].河北农机,2019(11):26.

[5]李从广.浅谈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时代农机,2018,45(04):158.

[6]位国建,荐世春,崔荣江,李娜.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分析及试验[J].农机化研究,2017,39(09):190-194.

论文作者:秦得舰,罗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水稻机插秧技术分析与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趋势论文_秦得舰,罗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