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态调节的可抑制次同步振荡的SVC设计论文_周维

(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南京 211100)

摘要:针对单机无穷大串补系统存在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在分析全网特征值的基础上,通过模态调节法设计相应的SVC附加阻尼控制器,并用特征值和时域仿真证明了所设计的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的有效性。

关键词:模态调节;时域仿真;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VC

0 前言[]*

由于我国电力工业大容量、远距离、跨区域输电要求的提出,电力系统中交流串补线路及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能激发系统次同步振荡(SSO),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

静止无功补偿器[1-2](Static Var Compensator,简称SVC)是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设备中较早获得实际使用的一种。它是一种快速调节的无功电源,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同时,SVC也是IEEE次同步振荡工作组推荐的用来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的装置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SVC阻尼电力系统功率震荡的研究开始得到重视,我国也有一些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如果在SVC加上一个稳定的反馈信号,SVC就能向电力系统提供阻尼,称为功率震荡阻尼控制[3-4]。功率震荡阻尼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水平,也就提高了电网的输送能力。本文在分析全网特征值的基础上,通过模态调节法设计相应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并用特征值和时域仿真证明了所设计的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的有效性。

1 SVC模态调节的设计

针对含SVC的系统,本文仅考虑单输入单输出,其输出量Δy=Δω5,输入量Δu=ΔUs,传递函数G(s)为基本的比例采样函数,主要是要得到K和T这两个参数。其设计环节其基本步骤如下:

对全网的状态方程式作拉式变换,得到:

3 结论

本文根据模态调节理论设计了相应的SV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特征值分析证明了这种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最后用PSCAD/EMTDC软件给出了时域仿真验证。

参考文献:

[1]O. Wasynczuk, “Damping shaft torsional oscillations using a dynamic controlled resistor bank”,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 Vol 100, No. 3, pp. 1096-1104, 1981.

[2]C.E.J. Bowler, “Discussion on [10]”,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 Vol 100, No. 3, pp.1103, 1981.

[3]张帆,徐政,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23):24-28

[4]张帆,徐政,利用TCR抑制发电机次同步谐振的仿真研究,高电压技术,2008,34(8): 1692-1697

[5]Xiang Zheng, Zheng Xu, and Jing Zhang, “A Supplementary Damping Controller of TCSC for Mitigating SSR”, Power &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July 2009.

论文作者:周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基于模态调节的可抑制次同步振荡的SVC设计论文_周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