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探索论文_魏玉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探索论文_魏玉龙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电业局阿右旗供电分局 内蒙古阿拉善 737300)

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对现代技术进行有效利用,有助于电力系统总体技术的推进。目前,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到了一个高阶段,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高和完善,尤其是对于用电需求量比较大、环境条件复杂等地区。因此,必须从技术和人力方面不断发展和提高,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得到全面的实现。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探索

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针对电力企业的特点,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符合如下要求:快速、准确的收集、检测和处理电力系统各系统、部件的运行技术参数。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部件的技术要求,为运行人员提供调控的指令,或能够自动对各部件进行调控。实现全系统分层次、分部分的综合调控,探索电力系统优质电力系统管理的最佳方式。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不仅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能降低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率,增加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综合提高和改善电力系统运行性能。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1 电网规模的扩大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现代供电系统的能力,而且还保证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其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构成有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这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复杂性和综合性也使得整体系统得到很好的运行。由于电网规模的扩大化使得电力系统得到很好的管理,消除了现代化信息和自动化技术之间的问题。

2.2 远距离供电

目前,由于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分布领域不断扩大,包括一些环境比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都是高山峻岭,很难进行供电电线的施工,因为不仅成本高,还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合理的解决措施是建立合理数量的供电线路,通过柔性供电技术提高供电电量。自动化技术的这一远距离供电特点解决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供电和输电方面。不过,带来的困难也导致了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动化技术。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

3.1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就是在安装的过程中,把现代化的自动仪表装置与控制设备连接起来,形成双向的数字化网络。现场总线技术具有数据计算和数字通信的功能,通过控制仪表之间形成的网络系统,对现场的数据与信息进行监控,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化的控制。现场总控技术是一个开放而又分布的控制系统,通过层层的网络监控系统,实现对参数、报警、监控、显示等一系列的自动化功能。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总线控制系统就是分布式控制系统,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将设备的状态以及电量等收集到控制室的主控计算机上,然后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和分析,再对设备发出指令。

3.2 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监视与控制过程中,对于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主动的对象数据库相比于一般的数据库,具有主动功能以及对对象技术的支持。主动的对象数据库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对数据的判断和分析,以及对数据库中对象函数的控制,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与统一性,在数据的共享上,不会出现差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视和控制可以向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3.3 光互连并行处理技术

光互连并行处理技术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保护,光互连在输入和输出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会受电容负载的影响。光互连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无终端临界线长度的限制问题以及有终端线输出端密度的限制问题,同时传播的速度快,能够有效的减少时钟的扭转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光互连采用的是光子传输和电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其宽度与长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电磁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为电力系统的高速数据通讯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4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4.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将电能进行调节和分配,以为电力系统中配电和中转提供功能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对电能需求的增加,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现代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而实现电力生产的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计算机的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的自动化,使变电站内的智能设备进行相互连接以及资源共享的实现。与此同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还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监视与操控,优化了现代化高负荷变电站的设计,更提高了输电的稳定性。

4.2 配电网等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是对电网的智能化创新,通过对智能通信网络技术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的应用,对配电、输电、变电、发电等环节进行智能自动化控制,文中主要讲述智能电网中的最关键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配电网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复杂的电缆、架空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等组成,在此基础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成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技术。与原有的手工操作不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分析、制图、设备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依靠智能软件从后代软件数据库中获取信息资源,并实时的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与自动传递。

4.3 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用电量的需求增加以及对电力系统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的重要性渐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加快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主要包含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方面的技术,主要从数据采集、信道编码、通信传输技术等实现系统的远动控制自动化,有效减少了故障的发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一定程序上,也是节约资源的体现。在数据采集、信道编码、通信传输技术方面,其工作原理是不同的。远动系统的数据采集主要利用变送器技术和A/D技术来实现远动控制自动化;远动系统的信道编译码技术主要通过将信道的编码和译码、信息传输协议等信息通信信道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来加以自动化应用;远动系统的通信传输技术则主要依靠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来实现远动控制自动化。

4.4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PLC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与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这一技术利用可编程序实现电力系统内部储存的控制、运算、记录等操作指令,从而解决了传统电力控制系统内可靠性低、接线复杂、耗能高的问题。PLC在数据处理的工作中,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制表等,然后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其他智能装置,达到控制系统操作的目的。在PLC技术的应用中,主要实现了PLC的闭环过程控制、PLC的开关量控制以及PLC的顺序控制。表现在闭环过程控制中,通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对模拟量进行闭环控制,实现数字量与模拟量的转换;在开关量控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主要运用PLC的开关量逻辑控制辅助发电系统运行;PLC的顺序控制则主要通过信息模块控制工艺流程,并与通信总线连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并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资源损耗,提高了效益。

5 结语

今后,信息化、开放化和分布式是电气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电气系统自动化是现代电气的基础,随着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也取得了十分快速的发展。已经被各个领域所运用。因此,我们要全方面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水平,提升电气工程的作业,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传统的技术进行改造,有利于电力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滕建平.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抗干扰控制措施[J].科协论坛,2013,19(3).

[2]林建勋.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1:258.

论文作者:魏玉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探索论文_魏玉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