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众需求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论文_王百坚

面向公众需求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论文_王百坚

徐闻县图书馆 广东 徐闻 524100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面向公众需求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展开了探讨,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作了综述,并给出了一系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措施,以前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0 引言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面向公共的需求,并在体系构建的实际过程中时刻注重服务对象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就面向公众需求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是大规模、有序化集存与利用人类文化发展成果之需要的产物,其依靠政府提供的相关文化立法、文化政策、文化设施等,为公民提供信息获取权、阅读权等具体文化权利,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密切,“不仅是全社会的文化设施和工具,同时也是保障公民基本信息权益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与制度”。随着国家一系列公共文化政策的出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建设有了最高政策依据和改革目标,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成为政府和图书馆界学术研究的热门课题,并付诸规划及行动。

基层公共图书馆是指县、区级以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是乡镇及农村公民,在建设覆盖全体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使命重大,“基层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及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否实现”。因此,业界围绕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必须坚持公众需求视角

十几年来,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讨与实践涉及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理念、理论、制度政策、顶层设计研究以及具体的模式建设,成果颇丰,奠定、完善了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与根本。但是,这些对基层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基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忽视了民众对图书馆的认知与需求,多以政府和图书馆怎么做了,如何去做更好为中心来“指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缺少如何调动民众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及科学、公平地使用图书馆的研究。公共图书馆建设如果不想成为一种摆设,真正实现其价值,应该更多地调研公众的需求,向他们征集对于图书馆建设的良策,建设公众需求下的基层公共图书馆。

3 如何建设公众需要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3.1 建构公众对图书馆的认知

建构公众对图书馆的认知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注重服务对象需求的第一步。王宏鑫在探索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之平桥模式中,认识到“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公众对图书馆认知的建构”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并认为“公众对图书馆认知的建构是观念冲突与更新的过程”。可见,学者已关注到公众对于图书馆认知的重要。对于公众的概念,笔者认为“公众”既包括拥有话语权的图书馆建设者,也包括使用图书馆的人民大众。图书馆使用者对图书馆认知的建构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所在,是解决图书馆的存在到底是为什么的问题。要让公众明白图书馆是文化的集聚地,是文明的处所。文化是公民丰富精神生活、富足物质生活的“发动机”;文化让人的思考深邃,使人以更理性的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的矛盾,避免冲突,挚爱和平;文化展示科技的力量,引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要让公众明白图书馆是一种生活方式。图书馆不仅是供人看书的地方,更是一个释放自我的地方,其洁净雅致的环境会让人放下生产生活中的疲惫,在书海休闲;图书馆功能齐全的设施,可使人在生产生活之余,尽情地欢歌起舞;在图书馆内阅读书籍可以获取知识、解决苦恼、摆脱无知和愚昧、增添自信和气质。

3.2 注重服务对象的宏观需求和微观需求

注重服务对象的宏观需求和微观需求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措施。宏观需求是自上而下的,而微观需求则是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的宏观需求是指民众对图书馆建设在制度保障方面的要求,自下而上的微观需求是民众自身对图书馆建设的具体需求。自上而下有了制度保障,自下而上有了具体需求的介入,就能实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有价利用;上下对接,才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完善之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农村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为例,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农民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对公共文化、大众教育、科技发展等的需求也随之变化,这就要求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在制度层面适应形势需要,不断调整规划。1950年,文化部在《关于1950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1951年计划要点》中提出“在有条件的村、镇设立图书室,发展农村图书网”,农村图书馆(室)随即出现;1981年,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及《关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几点意见》的要求,农村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与机构在集镇和村庄逐步得以建设;2002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始实施,当时是一项惠及大众的重要的文化基础工程;201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以政府主导,强调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方案,要求实现文化惠民政策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

基层民众对建设什么样的图书馆最有发言权,他们对图书馆外在环境的需求是其对图书馆建设的基本需求。据调研,基层民众不需要建设“高大上”的星级图书馆,但一定要“安静、干净、敞亮”。藏书建设是大众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核心需求。基层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一定要体现“基层”和“实用”,但也要有经典名著,以适当拔高基层民众对精神生活和素养的追求。要加强服务于特定对象的藏书建设(如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及地方文化的藏书建设等。服务是基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强调服务的重要性,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要明白服务的目的。服务前要学会交流,服务中要做好交流,服务后要保持交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不是政绩的炫耀,而是要解决人民的实际需要。

3.3 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深入了解基层人民大众,做好图书馆建设的宣传工作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注重服务对象需求的具体措施。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国家文化、社会建设政策的宣传,以使基层大众明晰文化建设的大方针,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图书馆的建设和使用中去。从图书馆界对国家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政策性研究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针对当时新的形势,国家都及时提出文化建设政策。这些政策、方针不能仅仅在管理者层面宣传,在学术界层面研究,更要真正地贯彻到群众中去。唯如此,才能体现社会的平等,保障基层大众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图书馆建设的宣传工作是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建设“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理念的宣传,充分保障基层人民理直气壮地享用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也要加强阅读指导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的宣传,使基层人民在利用公共图书馆时有的放矢,科学高效。

3.4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要体现地方特色

基层图书馆建设要在弘扬主流文化为纲的情况下,注重地方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保存和管理好具有当地特色的悠久文化。基层图书馆要建设体现地方文化的主题馆,在存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展示、传承地方创造的骄傲;基层图书馆要把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常规化,使基层大众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到当地文化建设之中,担负起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并在责任驱动下创新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在建设中要完善和发扬文化的地方特色。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应根据地方需要,因地制宜,建设主题鲜明的基层图书馆。比如,信阳市平桥区因形势需要,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切入点,实施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一体化,“突破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化、标准化、均等化、整体化等诸多难题”,促进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完善。

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只要始终坚持“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建设基层人民切实需要的图书馆,图书馆建设必然会“从承载文化、教化心灵、寄托希望的理想王国转变为必然王国”。

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如今的发展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面向广大公众的需求,并积极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以推动我国公众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学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02).

[2]阮胜利.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图书馆杂志.2008(27).

论文作者:王百坚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面向公众需求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论文_王百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